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微想歷史頻道,一起學習歷史,分享知識,請關注我,謝謝。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中日兩國有上千年的交往歷史。在這個交往過程中,最重要的橋樑便是中國的文明。中國文明在亞洲、即使全世界都是獨樹一幟的。日本對中國文明的態度從唐朝開始,以學生自居,謙虛地學習中國文明。在一千多年的中日文明交流中,日本學習了中國的房屋構造政治制度、教育方式、人文服飾等等。中日兩國在各自的發展中,有過軍事衝突,但總體而言,兩國之間一直處於和諧交流共存的狀態。同樣是面對西方列強的到來,中國因為戰爭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日本避免戰爭也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按理說師生關係的兩國應該會相互扶持發展,沒想到後來卻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歷史解析。

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蒸汽時代的到來,使得西方文明得到質的發展。

西方新東西到達亞洲後,中日雙方的吸收程度不同

蒸汽技術的出現、新航路的開闢、新大陸的發現,這些變化都刺激著整個人類社會從原來的古典狀態向近代慢慢轉換。西方問題的本質就是社會前進必然要導出一個新的工業文明狀態和一個商業文明形態。然而,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上,會發現手工業發達,但是始終沒有衍生出一個工業文明或者商業形態。

面對新東西的來襲,中國文明本身很大度,不會拒絕,比如東漢時期,印度佛教的傳入,並沒有受到抵制。但是,面對西方文明的進入,中國並不是完全拒絕,只是需要時間慢慢地接納。

同樣面對新東西來襲,日本就顯得完全不一樣,有它獨特的特點,比如日本既研究中國文明的大道,也研究中國文明的小伎。《論語》上的大道理日本人會搞明白,也會研究好一些小計謀。

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第一次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圖為虎門銷煙紀念館。

面對政治危機的時候,中日的認識程度不同

1793年當馬格爾尼要求中國打開國門、開放市場的時候,卻遭到了中國的拒絕,從保護本土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文明本質上是農業文明,如果西方商業進入,本國市場就會崩潰,中國農民就會流離失所,手工業者就會破產。直到1840年,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實現五口通商。結果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就一直處於“夾生”的狀態,我們看待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其實也是夾生飯。

反觀日本,比我們走的順多了,日本意識到自己沒多少根基,資源也不豐富,但是日本看到面對強大的西方資本主義,自己要麼捱打,要麼學習他們,變得跟他們一樣強。特別是1853年,美國的黑船艦隊開到日本家門口,要求美國跟日本通商的時候,日本的做法就比較明智,它要求美國給他1年的時間內部統一思想,然後在第2年簽訂條約。雖然在今天看來美日條約也是不平等的貿易條約,但是它避免了美日戰爭,為日本爭取了發展的時間和機會。

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簽訂不平等貿易條款後,中日雙方的立國戰略不同

中國自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後,換得18年的安寧狀態,卻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機遇,沒有利用好五口通商的機會,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上發展工業文明。

日本接受西方的通商後,開始迫切的要求其他國家的市場也要對它開放。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將自己的政治、軍事開始一步步移出國門,從此全世界都成了日本的市場,都是它的經濟中心,日本也順利從農業國家發展成為工業國家。

甲午戰爭爆發前幾十年,中日三個不同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基於以上中日的三個不同點,兩國在各自發展理念上越走越遠。特別是後來日本要求經過中國到朝鮮,再到歐洲市場,以及從中國南部臺灣島南亞佔領市場的時候,清政府的態度是:你要怎麼樣擴展隨你,只要不經過,只要你繞道,我都不管。這樣使得日本在對外擴張上面受到了嚴重的阻擾。

所以到了1864年,日本人通過英國領事巴夏禮帶話給中國政府,要求中國政府對日本商人開放市場,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這種“無解”的狀態,造成了甲午戰爭前二三十年,兩國關係緊張。特別是1870年,日本派代表團來中國和談,想和清政府達成協議被拒絕以後,更加刺激了日本向中國發動戰爭。

溫情敬意看歷史,微想歷史頻道將繼續為大家解讀中日甲午戰爭,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