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受困的廣東賬本:春節期間營業收入損失超460億元

旅行社受困的廣東賬本:春節期間營業收入損失超460億元

3月13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了一份《廣東文化和旅遊信息[2020]第12期》報告揭開了該省旅行社行業當前面臨的困境,也反映出整個旅行社及導遊行業的壓力。

今年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立刻暫停出境及國內團隊旅遊業務,以及“機票 酒店”產品。前述報告顯示,截止2月27日,廣東全省旅行社共取消遊客團隊數32481團,涉及組團人數517391人次。以2018年數據推算,2020年春節期間全省旅行社營業收入損失466.4億元。

該報告稱,春節是旅行社行業旺季,期間的營業收入佔全年20%左右。疫情發生以後,旅行社行業是最早受疫情影響聽過停產的行業之一,也可能是最遲才能恢復經營活動的行業,其受影響的時間遠超其他行業。目前,廣東省三分之二的旅行社大多屬中小規模的單體旅行社,抗風險能力弱。全面停團後,全省5萬多名導遊及領隊人員面臨失業或轉崗。

同時,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共有旅行社3302家,佔全國旅行社數量9%,導遊及領隊人員約5.5萬人。據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統計,2018年廣東全省旅行社營業收入2332億元,實現所得稅19.2億元,就業人員超過10萬人。

資金鍊“腹背受困”

報告稱,大多數旅行社在春節前已投入大量資金,如投放宣傳廣告,批量採購航空機位、景區門票、酒店客房產品等,大部分或全部支付的資金無法回籠。而全面停止經營後,又面臨大量遊客退團退款成本開支。

這不僅是中小型旅行社的問題,大型旅行社因客流量大、長線團多,面對大量的退訂同樣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即便是採用延期消費、轉旅遊卡消費等方式,仍有相當多的旅遊者選擇即時退款,企業現金流同樣難以支撐。

人力、租金成本高企

報告稱,旅行社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的旅遊從業者如導遊領隊、計調、銷售人員都受僱傭於旅行社企業,旅行社全面停工停產後,仍需支付大量的員工工資、社保等費用。同時,旅行社企業包括數量較多的分社及實體門店,絕大部分門店屬於承租物業,企業需要支付鉅額物業租金。

行業市場前景不佳

報告認為,受疫情關聯營銷,全國各類學校停課停學,疫情後還可能利用週末和暑假時間上課,旅行社損失春節黃金週關鍵盈利期,一季度停止營業後,還將失去週末和暑假旅遊的高峰。

國際上疫情迅速蔓延,已有美國、日本、韓國、意大利、泰國等多個熱門旅遊目的地國家發現感染病例且迅速增長,多國航線停運,旅客入境受限,也給我省出境遊的市場前景蒙上陰影。多地爆發疫情使各類大型活動、體育賽事延期或取消。綜上所述,國內國際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旅遊經濟發展前景堪憂。

旅行社復工是旅遊經濟恢復的基礎

報告提出,旅行社、OTA旅遊公司處於旅遊產業鏈核心,從事客源組織的旅行企業是旅遊資源和客源的整合者,承擔著向產業鏈不同旅遊企業輸送客源的智能,是旅遊行業恢復及成長的關鍵。

只有這些企業渡過難關,旅遊經濟的恢復才有市場基礎,處於產業鏈中的航空公司、旅遊住宿、餐飲、客運企業、旅遊演藝、旅遊景區度假區等,才有客源保證和發展的支撐。為扶持旅行社及導遊行業恢復。

報告建議,支持旅行社行業及導遊行業恢復發展的政策建議。同時,繼續做好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工作。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一部署,向旅行社暫退現有繳納額的80%服務質量保證金。廣東省旅行社應退9.5億元,目前已為1231家旅行社退還質保金4.2億。下一步,應加快退還進度。

加大財政幫扶力度。調劑安排升級專項資金幫扶文旅行業困難企業紓困重點支持旅行社貸款貼息;給予減免展位費;給予廣告、推廣營銷經費補貼。同時,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行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企業員工培訓,免除註冊導遊2020年度會費。

減免各類行政性收費。免除2020年和2021年各類行政性收費,在不影響員工享受社保權益的情況下,殲敵旅行社需要承擔的繳費基數或繳費費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旅行社減免2020年一季度租金。

給予稅收返還支持。建議返還旅行社企業2019年度增值稅,退回從稅計徵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風,免徵2020年上述稅費。

3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於GDP增速的較快增長。國內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入境旅遊市場基礎更加穩固。全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

2019年,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