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赐之剑,武安君遂自杀。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资治通鉴》

作者为何要把这句话放在开篇?因为秦人怜之的怜,很有趣,秦人为何要怜白起?其实不难想象,因为白起对秦国的功绩是众人皆知的,所以对于他的死,秦人觉得可怜,白起的一生,实在太著名了,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五万赵军的事几乎妇孺皆知,他是英雄么?对于秦人是的,而他的故事,对我们只是历史,作者不想聊他活着时候的事,但是可以聊一聊,白起之死。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范雎杀白起于咸阳十里之内是秦昭襄王五十年,而芈月死于秦昭襄王四十二年。也就是说在宣太后死后,昭襄王还重要了白起八年才杀他,这个时间是很有意思的,前文讲芈月篇的时候,作者说过,白起是芈月一派的人,按照正常套路,芈月一派内斗失败之后,理论上白起也应该不被重用,束之高阁都算是最好的结局,可为什么白起还是被重用了?乃至有了长平之战这样震慑古今的战绩?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作者有几点推测:

第一是兵权问题,白起戎马一生,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这是芈月失势之后,白起并没有遭到罢黜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立场问题,同流而不合污,在那场内斗里,白起也许根本就没有参与的资格,毕竟是母子舅甥兄弟之间的权力内斗,白起虽然是芈月派,却属于武将也参与不进去。

第三内斗的真实性,关于芈月与昭襄王的政治斗争,抛去一些细节问题,其实更像一场权力的更迭,而白起就是芈月留给昭襄王的班底。

第四白起其人,抛去白起的战绩不谈,细细的研究了一下他的行为,他不像是一个懂得政治的人,而更像一个单纯的武将,连政治都不懂,更不谈什么揣摩帝王心术了。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作者的推测并不是共存的,互相之间也有矛盾存在,但有时候看待问题还是要辩证地看,综合的看,这样才能看出不同的东西,作者多次说过,没有一段历史经得起仔细推敲,所以对错不必在意。

作者最倾向的一个观点,就是白起的为人,他像一颗天生的将星,为战而生。他不懂得政治妥协,乃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恃宠而骄,数次称病挑战帝王的尊严。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史记》

为了研究白起之死,作者特意找了史记原文的这句话,我们姑且认为这句话是真实地,那么这句话就有了他的真实意思,白起横剑在脖子上说,我有什么罪对于秦王,而要被刺死?

良久,这个良久也很有趣,为什么,因为要刺死白起的人不会等他很久,必然要催促他尽快自刎,而白起的话却带着幻想与失望,他说:“我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就是我的取死之道啊。”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白起至死都以为他是死于鸟尽弓藏,却哪里知道,他那些分析胜败,称病抗君,才是他的取死之道。综合这两个记载,作者认为白起是一个单纯的武将,并且爱惜羽毛,他称病抗君的原因,也许就是他的原话,明知必败,所以他不去,他不想赢了一辈子最后吃败仗。只是他没想过,他会被刺死,他还在渴望再次带兵,一统天下。

试想一下,白起如果再聪明点,不那么爱惜羽毛,只要他兵权在手,天下哪里有可以刺死他的君王?可惜白起至死都没有认清事实。

瓦罐不离井上破,可白起终究没死于阵前


本来今天想聊战国四君子的故事,但是忽然发现《资治通鉴》基本结束于白起之死,而后引出吕不韦和异人的故事,但在吕不韦之前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人没讲到,一个作者认为的战国第一猛人田单,力压白起,功盖吴起的田单,另一个就是杀白起的范雎。田单之功震古烁今,范雎之毒,亘古少有。不过这就是下一个故事了。

有喜欢历史,喜欢《资治通鉴》的朋友,请关注作者,作者将以年为单位,陪着诸君看一看这本千古史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