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的行为特点 第五篇,建立自信

之前我们说过,2岁宝宝有一点“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总是高估自己,觉得什么事情自己都能做好。过度自信,是一种天生的成长力量,让宝宝不畏艰难,勇敢地探索世界,快速地学习技能,健康地成长。过度自信,其实也是一种无知,宝宝的无畏,是无知者的无畏。

在3岁,宝宝开始“知道”了,她开始拥有自我觉察能力。他们开始给自己贴标签:这件事我能做好,那件事我做得不太好。虽然,3岁宝宝还不能给自己下定义——“我是个好孩子”,或者“我是个坏孩子”,或者“我是个聪明孩子”,又或者“我是个笨孩子,什么也做不好”……

但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宝宝开始有自尊心了。她的情感开始变得复杂。当有人对她说,“你表现得不太好哦!”,她或许会低下头,失落一阵子。不过这也没什么,因为挫折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个宝宝都必须经历。宝宝不能太娇气,如果她做得不够好,我们应该给她正确的反馈。给宝宝负面反馈的时候,我们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她的自尊心。

3岁宝宝的行为特点 第五篇,建立自信


自尊心,宝宝一生中最重要的资产

自尊心受挫和无知者无畏,刚好是两股相反力量。无知者无畏的力量,驱动宝宝不畏艰险,勇敢的探索周围环境;自尊心受挫,却会把宝宝从学习里拉回来,按在地上,让她开始怀疑自己。

如果在3岁之后,宝宝的自信心能取代无知的无畏,那她会获得一种崭新的内在学习动力。就像2岁时的无知无畏一样,有了内在动力,宝宝的学习就不用我们操心,哪怕是有人拦着她,她也会想方设法地学新知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获得成就感。

所以,摆在咱们家长面前,有一笔清清楚楚的账,要算一算——帮宝宝建立自信,是个一劳永逸的投资;相反,现在宝宝失去自信,未来要用无底洞式的时间投资去弥补。

一旦宝宝有了充足自信,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里,宝宝知道自己用功学习,我们不必去督促,能省下不少时间精力。有这些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我们就能实现更多生活梦想。比如,把事业做好,定期做个长途旅行看看世界,或者生个二宝、三宝。

相反,如果在3-5岁这个阶段,宝宝的自信不足,等她上了小学,缺学习动力不足,咱们再想弥补,每天再去督促她学习。到那时候,我们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远比现在给宝宝建立自信,高出几个数量级。尤其是,外部的学习动力是不牢靠的,效率很低,哪怕我们每天看着宝宝学习,她的成绩好不好,恐怕也是个充满偶然性的未知数。

3岁是给宝宝建立自信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间点,做好这件事,事半功倍。

表扬 ≠ 建立自信 ≠ 不批评

娇惯的特点是,表扬多,批评少。咱们都知道,娇惯往往没有好结果。显而易见,后面这个等式不成立:表扬 + 不批评 = 建立自信。

3岁宝宝的行为特点 第五篇,建立自信


表扬和批评,都是评价,是外部给宝宝的反馈,一个都不能缺。虽然,它们一个是正能量,一个是负能量,但给宝宝建立自信,并不是输入正能量,避免负能量这么简单。

正能量作用不当也会出坏效果;负能量用在好时机、好地方,也能带来好效果。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表扬宝宝的方法。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后面的链接看一看:表扬宝宝的正确方法。咱们今天只说怎么有建设性的批评宝宝。

目标第一

只对事不对人;只评价过程、动作,不评价品质:只说当下发生的事实,评价事情发生的过程,而不去评价孩子的能力或品质。

比如,要出门的时候,我们感觉宝宝有点“磨蹭”,可以和她说:“宝宝,今天你穿鞋子的动作有点慢,要加油啊!要不要妈妈帮忙?” 但一定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慢啊?真磨蹭!”

前面一句话里,时间被限定在:“今天”、“现在”。评价的目标是:“穿鞋子的动作”;

后面的一句话里,时间没有限定,言下之意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这样”。评价的目标是,“宝宝”。

虽然,两句话都在说一件事,但它们给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后面的一句话,给评价的目标——宝宝,贴了两个标签:“你是很慢的”,“你是在故意磨蹭,你是坏孩子”。别说是孩子了,就是成年人,听了这种评价也不好受,对吧?

试着想一想,如果有人用一样的方法评价你:“你怎么这么不会聊天啊?情商太低!” 你会是什么感受?要知道,这句话跟“你怎么这么慢啊?真磨蹭!”是一样的。很明显,它是在人身攻击,是贬低,是骂人,而不是单纯的批评,对吧?这样的评价,会严重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如果经常这么和宝宝沟通,她会觉得,“我很没用”,“我是个坏孩子”。所以,这类评价,我们要杜绝,千万不能对着宝宝这么说话。

批评宝宝的时候,我们仅仅需要告诉宝宝,她当下错在哪里,没必要把这种错误和她的个人品质扯上关系。我们要有一种态度:“我的宝宝是个好宝宝。她现在做错了,仅仅是因为她不懂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我要教会她原则,教会她方法。”


3岁宝宝的行为特点 第五篇,建立自信


讲解原则

明确的目标,可以告诉宝宝错在哪里。现在,宝宝还期待知道另一个信息——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接下来,我们要跟宝宝解释她错误的原因。

还用上面的情景做例子。宝宝出门时穿鞋太慢了。我们可以告诉她:“宝宝,我们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其他人在等着我们。如果咱们迟到了,等我们的人会很不舒服,对吧?妈妈知道你很棒,能自己穿鞋子,但现在妈妈要帮你把鞋子穿好,赶快出门。等下一次出门,你再自己穿鞋子好不好?”

制定解决方案

如果宝宝偏偏不同意,坚持自己穿鞋子怎么办?

我们可以肯定宝宝的感受和期待:“宝宝,你想自己穿鞋子,对吗?你是不是觉得穿鞋子是件很好玩的事?”,“等一会儿,咱们从外面回来之后,妈妈和你一起练习穿鞋子,好不好?”

光给出评价,说出原因还不够,我们批评宝宝的目的,是为了让她行动起来,改正错误,收获进步。所以,制定一个改进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执行才是关键。只有这么做,宝宝下次才不会再掉进同一个坑里。

如果宝宝穿鞋子慢,做事情常常磨蹭,需要改进的是她穿鞋子的速度,和她的时间观念。那么,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时间教宝宝怎么穿鞋,和她一起做练习;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含有时间短语的语言,帮助样建立时间观念。

有建设性的批评,仅仅需要上面三步:1.明确目标,对事不对人;2.说清道理;3.帮宝宝制定解决方案,并和她一起执行。

今天咱们讲了1个知识,2个观点,和1种方法:

知识:3-5岁,是宝宝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时期。

观点1:尽早给宝宝建立自信,是在培养宝宝内在的学习动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育投资。

观点2:只表扬,不批评,不能帮宝宝建立自信。关键在于,表扬和批评的目标和方法。

方法:有建设性的批评,只需要三步:1.明确目标,2.说清道理,3.制定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