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输、要面子,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沉寂20年,靠数学在美国成名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执着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他人看来,他们或许是痴狂的,但这样的人心中被知识填满;他其实并不孤独,有的只是对真理奥秘的浓重探求;这样的人,也往往会做出一番成绩。

他的一生都在于数学打交道,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世界,因此他痴迷其中。他谦虚但也顽固,谦虚在于不耻下问,顽固在于对数学的追求,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益唐。

不服输、要面子,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沉寂20年,靠数学在美国成名

“不服输”,是他对真理强烈的追求。

提起张益唐的名字,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北京大学读完了本科和硕士后,又在美国普渡大学读完了博士。他的学历在变化,在提高,学历虽不能代表一切,但在张益唐身上足以证明,他对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张益唐小时候最有兴趣的是地理,其次是历史,但他又为什么会选择数学作为他毕生钻研的学科呢?张益唐对数学的兴趣是被《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启发的,他十分聪明,也十分具有天赋,他九岁时就研究出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如果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张益唐可以被称为“神童”。

不服输、要面子,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沉寂20年,靠数学在美国成名

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思索钻研着,在普渡大学读博时,他选择了十分有难度的数学专业,并且他的博士论文攻克了当时的世界性难题“雅克比猜想”。虽然他不屑于名利,但凭借这个研究,他足以震惊世界,可是他却遭遇了命运的捉弄。

由于导师的研究有误,虽然这样的事情在业内是常有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得到导师的推荐信。一瞬间,张益唐的生活陷入了低谷,为了生活,他干了所有能干的工作,但在此期间,张益唐却一直没有放弃研究数学。虽然条件有限,但他也从未放弃,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让他可以成功。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益唐去拜访朋友,在等待朋友的时候,他突然获得了灵感,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谜题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并且“一战成名”。从1992年博士毕业,到2013年闻名于世,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沉寂20年,才靠数学在美国成名。我们感动于张益唐在处境艰难之际,还在进行数学的研究,也喜悦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数学梦,这种对数学的追求,不仅源于张益唐内心对数学的热爱,也是他对真理的追求。

不服输、要面子,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沉寂20年,靠数学在美国成名

“要面子”,是他对回报祖国的渴望。

现在是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任何人的一些行为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在面对许多归国科学家的到来后,张益唐的做法似乎会给网络上的键盘侠机会,对他进行诋毁。也许我们看到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文章,会对张益唐产生一些误解,但当人们真正了解张益唐,就会知道,他是那么的痴迷于数学,又是那么的热爱他的祖国。

面对着对张益唐的众说纷纭的评价,张益唐的朋友似乎更有说服力。在张益唐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朋友说他是一个些许自负的人。当然这种自负他仅仅运用在对数学真理的追求上,因为他的梦想是追求数学领域最极致的奥秘。在这一方面,他充满斗志,他永不停歇追求真理的脚步。

为什么会说张益唐“要面子”?张益唐成名后,曾有人力邀他回国,但是他却没有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所获得的成就,远没到可以回国报效祖国的程度。他不甘心,也不愿意,停下研究的脚步,而去追寻成名带来的荣耀光环,面对铺天盖地来的祝贺他甚至会害羞,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他喜欢做的,在此之间,他很幸福,这样就够了。他淡泊名利,从未想过数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他仅仅是沉浸在数学之中;他以努力为信条,想在有限的生活里,做出更多和更好的东西,他热爱数学,想要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回报祖国。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精通它,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尽管,他不会直接改变世界,但又有多少人是把数学当成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自己必修的学科?

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始终会累,但如果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兴趣,恐怕自己就会沉浸其中。学生时期的我们应当要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我们也要跟随张益唐的脚步,让数学领域的脚步,走得更深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