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努力期待復甦的深企 停滯之後如何“重啟”

那些努力期待復甦的深企 停滯之後如何“重啟”

那些努力期待復甦的深企 停滯之後如何“重啟”

開欄語

助力城市復甦,為深企加油打氣。今日起,南方都市報推出《復甦者·城市公益行動計劃》特別報道,動員與連接社會各界資源,為深圳城市復甦提供切實的政策信息支持、行動樣本智力分享、深度調研的公共建議等實際行動上的支持。

特別報道將以公益公開課、深度新聞、智庫報告等形式呈現,對話政策制定者、約訪企業掌門人、走訪企業工廠,搭建平臺,集眾智、聚群力,建言獻策,助力深圳各行業儘快走出疫情影響。

三月,南國的木棉花正開得燦爛,廣東有句俗話,木棉花開,春已歸來。

進入三月,木棉花如期而至,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城市正加速復甦重啟。深圳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餐飲、商場、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正在積極自救,製造業科技企業也試圖化危為機,謀求轉型升級。

在這個特殊時期,深圳市政府加速城市復甦重啟,先後出臺了“惠企16條”、“科技支撐16條”等政策措施,在減租免租、減稅降費、科技抗疫等方面給到企業實打實的助力。經初步測算,“惠企16條”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其中財政支持超100億元。

A

被逼著“數字化重構”實體零售店咬牙挺過關

二月初,還在江西老家的張遠,臨時開啟了晚間直播,吸引了近兩千人前來觀看,絕大部分是天虹百貨的粉絲。在天虹員工的身份背後,張遠以“南竺學長”的暱稱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他是小紅書的博主,也是有著4年直播經驗的主播。

“疫情期間,每天四五場直播,都放在晚間八點到十點的黃金時間,平均算下來一場也有3000人次的觀賞,轉化率在18%。”天虹百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意味著一場直播下來就有約540張單成交。而在最近的一場內衣品牌直播裡,兩場合共4小時的直播,就創造了15萬的銷售額。

直播帶貨,擁抱雲端,開啟雲逛街,成為線下零售、商超的在疫情期間的必然選擇。

相形之下,高度依賴現金流的餐飲行業在疫情中承壓更大。短期內要公眾恢復堂食信心,這是一個緩慢進程。當下,餐飲商家紛紛發力外賣訂單的情況下,如何尋求更多增量?深圳餐飲是連環升級自救策略,農耕記玩起“淨菜配送+視頻教學”,甘棠明善旗下的探魚則在外賣預訂上突出其自熱器皿的討巧設計。

緣何想到這樣的玩法?農耕記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馮國華表示,抖音、直播火了不少家裡製作美食的博主,市場對於在家做出下館子的美味有需求。點外賣還是有消費者擔心不安全,若因此二次加熱口感會變差。

“順的時候長個,不順的時候長根”,甘棠明善的董事長兼創始人王力加這樣說,體現出餐飲企業在自救復甦下的韌勁。

透過現象看本質,無論是零售業直播帶貨,還是餐飲業“淨菜配送+視頻教學”的電商到家模式,其背後是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消費場景加速數字化重構。

B

危中有機制造業科技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3月14日上午,走進位於深圳南山區的達實大廈,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達實智能”)副總裁黃德強剛參加完一場直播——深圳“小湯山”醫院建設的物聯網技術創新應用。

深圳“小湯山”醫院的手術室由達實智能負責設計建設,基於達實智能的智能空間管控系統,能夠很好地實現病人和醫護人員相互隔離。達實智能是一家用15年時間登陸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從工業自動化起步,後來做建築智能化,公司發展始終和智能化相關。在疫情期間,這家公司負責武漢雷神山、貴州將軍山等多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醫院的應急手術室、負壓隔離病房的設計建設。

黃德強表示,疫情推動了公司互聯網化的管理,比如線上辦公、直播等嘗試。從短期來看,醫院項目可能會受半個月左右的影響,復工會慢一點。但長期來看,公司佈局的醫療板塊會長期向好,加速了技術的迭代。

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在製造業科技企業中尤為明顯。鄭國榮在深圳創業11年,如今他是深圳市艾特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艾特訊”)的董事長兼總裁,這是一家深耕在無人工廠和智能裝備製造領域的企業。

“中國傳統制造業經過這次疫情,會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我們就是從事智能化設備開發和製造的公司,這對我們是一個大機會、大機遇。”鄭國榮告訴南都記者,危機也是重新收攏人心、形成凝聚力的一個最好時機。危機可以讓企業重新回到一個“守道創新”的路上,很多時候企業會偏離行業軌道,或者說產品有些偏,藉著危機可以讓公司在一些沒必要的產品方向上舍棄,能夠回到正軌上來。

“越是危機,越是要調整聚焦主業,砍掉旁枝末節的業務,不要亂做。”此外,鄭國榮還表示,危中尋機,順勢而為:進行組織架構的優化和提升,提高部門之間的協作效率;加快研發、市場、項目、工廠生產等環節的信息化建設;調整業務模塊和產品創新,在產品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成本化上做得更極致一點;調整和供應鏈的合作模式,將零部件、模塊、整機組裝外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C

痛點與挑戰 供應鏈危機與人員流動困境

2月中下旬,醉翁亭創始人宋紅陽為了給員工籌錢發工資,不得不賣房、賣公司,他形容自己已經是跌停板了,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只有認慫。

這家有著22年曆史的餐飲老店,扛過了非典,卻倒在了這場新冠肺炎的疫情上。對於宋紅陽而言,開店無堂食、開中央廚房也無足量訂單,關店意味著只有房租的虧損。日虧過萬,甚至是月虧千萬,成為餐飲行業最真實的寫照。

人力和租金成本的固定支出,是餐飲行業現金流壓力的兩座大山。平常時候採購是成本大頭,但這與營收成正比,進貨依據銷售來釐定。如今,營收為零,人力成本就成了大頭。“餐飲對疫情到來的反應最敏感,而恢復卻是最緩慢的,因為消費者的心理恢復還要很長時間。”王力加說道。

疫情期間,企業面臨的痛點、難點不僅僅是現金流困境。鄭國榮的公司通過向供應鏈夥伴外包零部件、模塊、整機組裝等環節,亦是變相打響了“保供戰”,與上下游企業建立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在產業鏈上,我們上游的產業鏈開工不足,甚至不如我們,因為我們上游的供應商規模比我們還要小。我們的產業鏈是一個倒金字塔結構,我們的客戶是小米、華為、OPPO、三星等,但是我們上游是由千千萬萬小微企業,如鈑金廠、標準件工廠等構成的,它們普遍偏小,因此得不到重視,開工率都非常差。”鄭國榮說道。

今年開年,艾特訊便調整了年度目標,“我們今年本來規劃5.2個億的營收,開年之初就打了八折,大概4.2個億左右”,鄭國榮說,由於歐洲也受到疫情影響,公司也面臨對方砍單,而公司每年的出口也佔了營業額25%到30%。

2月13日,艾特訊深圳公司正式復工,復工率不到20%。同時公司有50名湖北籍員工,約佔總人數的15%。鄭國榮表示:“湖北籍員工出不來,有個別員工還是蠻重要的崗位。現在我們的人到國外出差,出不去。還有北京的研發想來深圳交流,又擔心回去後隔離,人員的流動還是一個比較大的痛點。”

D

規上工業企業開工率97.5%

疫情發生以來,記者注意到,深圳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撐企業抗擊疫情。

2月8日,深圳印發《關於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企16條”),從減免物業租金、減輕工商企業用電成本、幫助企業穩定現金流等方面用十六條舉措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共渡難關。

經初步測算,“惠企16條”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其中財政支持超100億元。

2月28日晚,深圳再發布《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五大方面31條具體舉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全年經濟發展。在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方面,《措施》要求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工作制度,選派年輕幹部“一對一”駐點重點企業(園區),協調解決防護物資、用工、產業鏈等問題。

3月2日,深圳市科創委印發了《關於強化科技支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分為五大部分16條具體內容,被稱為“科技支撐16條”。16條舉措從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全方位科研保障、助力抗疫復產、加大惠企力度、便利化舉措等方面,全力支持抗疫情促發展。

而政策紅利亦持續釋放,據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截至3月11日,深圳規上工業企業已開工10038家,開工率97.5%,人員復工率68.7%;外貿百強企業、批發零售百強企業、重點物流企業復工情況良好。

深圳一系列 支持企業措施

●2月8日

“惠企16條”:從減免物業租金、減輕工商企業用電成本、幫助企業穩定現金流等方面用十六條舉措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共渡難關。

●2月28日

《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五大方面31條具體舉措,要求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工作制度,選派年輕幹部“一對一”駐點重點企業(園區),協調解決防護物資、用工、產業鏈等問題。

●3月2日

“科技支撐16條”:五大部分16條具體內容,被稱為。16條舉措從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全方位科研保障、助力抗疫復產、加大惠企力度、便利化舉措等方面,全力支持抗疫情促發展。

觀察

疫情危機加速行業洗牌,考驗企業數字化能力

鄭國榮指出,危機會加速行業洗牌,對於那些前瞻性比較強、規劃比較好的企業,它們大概率會活得很好,但對於那些在這些方面做得不好的企業,可能它們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鄭國榮的公司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規劃了10年戰略。他向南都記者坦言:“做什麼產品、面向什麼行業,每年的規劃如何。實際上我們都很清楚,資金儲備、債券、股權等方面都做了比較好的規劃,所以資金和團隊都很穩定。”

同時,在他看來,深圳的企業高度市場化,大浪淘沙,遇到的生與死比疫情嚴重得多。“這個困難是大家共同的困難,我們還是每天在觀察,困難對於每家企業,是不是都是一次機會呢?怎麼做才能化危為機呢?”

而對於零售行業而言,要充分擁抱線上,還存在數字化賦能的門檻。如何擁抱線上,這本身是個慢功夫,構建數字化有無速成法子,或許需要社會、行業、政府各大力量的傾注。線上平臺主動開放線下通道,線下先行者主動分享經驗,官方及各界強勢輔助,這樣的例子在深圳零售界已有例子。

實際上,在疫情面前挺住的品牌,早在幾年前就已經作出數字化的嘗試。天虹在2018年就開啟直播的嘗試,蘇寧、京東、有贊也早已搭建數字化經歷,妍麗則開啟視頻電商的深度合作,百果園則在內部有專門的線上團隊操刀。

對於普通企業而言,如何覓得良機,自建線上平臺的法子顯然並不適用。主動搭上線上第三方平臺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數字化平臺如何去選擇?我們企業自身的線下積澱怎麼能夠跟線上產生聯動?”有零售品牌表示,員工在第三方平臺的業績如何計入後臺系統是一個問題,同一時間即便進入了平臺自身擁有的鉅額流量池,如何在眾多商家林立的場面裡找到突破口,找到自己的精準流量,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統籌:南都記者 程洋

採寫:南都記者 陳盈珊 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