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同学记住这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认识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名和躯体、心理症状。如果矫正了这类认识,就能改善情绪反应井肖除症状。

黄同学记住这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

高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学生。自上初中以来,由于贪玩,学习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都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思维迟钝,注意力澳散。这样下去,甭说考重点高中了,恐怕正常中考也如不了。请帮帮我吧!

黄晓杰

黄晓杰同学:

你好。从你来信的情况看,你是得了“考试焦虑症”。所谓“考试虑症”,是指由于担心考试失败而引起生理方面的许多不良反应。如有的表现为乏力烦躁、不愿与人说话、快乐不起来;有的表现为眩晕,头痛、弱视、心悸、出汗恶心:有的表现为多思、不能控制思维失眠:有的表现为反应缓慢、学习效率低、忘事;有的表现为神经过敏感情冲动因小事而大动肝火;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食不甘味;有的表现为很自卑,觉得事事不如别人。这些心理病症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1988年,10个韩国中学生因为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能取得优良成绩,在“不成功便完蛋”的压力下全部自

杀为什么会发生“考试焦虑症”呢?大致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生理和病理方面:主要有考前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过度疲劳,或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考前因心理紧张,食欲不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大脑供血;也有的女生适逢月经期,因身体不

适而造成“怯场”。

黄同学记住这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②心理方面:首先是心理压力过大,这常常是因

为家庭或学校对考生期望水平过高,或提出不恰当要求,以及对考

试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其次是考生缺乏自信心,有严重的自卑

感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③考试本身方面:例如考

试形式与考生认识结构差别过大,考生难以理解题意;考题难度过

大,考试时间偏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考

场通风不良、采光不足;考前准备不充分,如文具不齐备等。

为了有效地克服考前焦虑不安和考时“怯场”现象,希望你能

做到以下几点中的端正思想认识。现代心理治疗十分重视人的认识对情绪和

行为的影响,例如著名心理治疗学家艾力思曾指出:人的认识直接

影响情绪。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认识(或观念)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反

应,进而产生各种躯体和心理症状。如果矫正了这类认识,就能改

善情绪反应并消除症状。因此,为了能克服考前焦虑不安和考时怯

畅现象,首先必须要端正思想认识。以参加中考为例(对初中学生

来说,中考也许是最为“严格的考试了),你应该认识到,中考的目

的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录取学

生的一种手段,它和平常的考试也差不多,只不过在考试纪律、阅

卷评分等方面稍微严格一点而已。退一步想,即使考不取,也没啥

了不起,因为“物上无名,脚下有路”,到了高中还可努力嘛!况且,

考试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机遇性,不能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的

水平。当然,正如心理治疗学家所强调的那样,“矫正认识不能仅仅

把道理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而是应该将它们真正地接受,变成自

已的思想内容,并在考前准备和临场考试中自觉地贯彻,才能收到

明显的抑制紧张的效果”。

2、调整竞技状态。良好的竞技状态对运动员临场创造好的运动成绩很重要,对考生来说,也是如此。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

考生在临考前拼命“开夜车”,睡眠不足,又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

动,大脑由于缺氧而导致终日昏昏沉沉,复习效率很低;有的考生

不懂得交替复习的重要性,长期只哨一门功课,这种单调的刺激使

大脑

皮层某一部分长期兴奋而引起保护性抑制,头脑也整天糊糊

涂涂;还有的考生对考试缺乏信心,个别人甚至感到“绝望”,这种

心理状态使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和提取能力都大为降

低。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指出:对自己的记忆缺乏信心,也是记忆

力下降的原因,而绝望情绪则更会使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大为降

低。为了克服考前紧张和考时怯场的现象,类似于上述的种种不良

竟技状态,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3、掌握考试方法。考生即使在考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

碰到棘手的难题也在所难免。有些缺乏考试经验的学生,碰到难题

后立即紧张起来,有的还一味在难题上苦苦思索。这不仅浪费了许

多宝贵的时间,而且连后面那些自己会做的题也来不及做。一般说

来,拿到试卷后应先大致浏览一下全卷,将自己认为可以做出的题

目标上记号。在正式答卷时应先易后难,以逐步增加喜悦和信心。

黄同学记住这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与此同时,学会遇到难题进行适当的自我安慰也很重要。例如,倘

若这道题自己做不出来就可以想想别人也未必能做得出来,这样

想想就可能驱散原有的心理压力了。即使碰到“失忆”现象,也不要

转不过弯来,要相信“失忆”是暂时的,可以跳过去先去做别的题

目待别的题目都做好后,心里有底”了,紧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皮层的抑制就可能得以解除,这样,回过头再来做这道题目时,失

去的记忆也就可能会复苏了。

4、调控紧张情绪。心理学家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原则

和方法,例如:①调整呼吸法。当心理感到紧张时,可以多次作深呼

吸,或采用“呼吸守点法”,即双眼只看一个固定的目标,同时深而

均匀地呼吸,久之,便可稳住自己的情绪。②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就是通过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的

机能得到改善。例如,可以对自己说:“我一定不要慌!”“没有什么

了不起的,我一定能考得好!”还可以有意识地想象一些愉快、舒语

的情境,这些都可以起到减轻或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

5、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考前过分紧张,以至不能入睡,或者考

时因紧张而出现尿频、腹泻等症状的话,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服用

些镇静药物和维生素B、维生素C片,这对于解除心理紧张和消

除神经系统疲劳也是必要的。

可以肯定,你不是智力差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如你所说是“由

于贪玩”,所以建议你特别要注意提高自制力,培养学习兴趣,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相信你会后来居上的。

你的老师:高原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