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貨船失蹤之謎

多艘裝滿貨物的大船在公海上神秘沉沒。最近的一份報告揭露了潛伏在船艙中的無形危險……


SOS,SOS——

2015年1月2日清晨,Bulk Jupiter號貨輪突遇險情,船長在大難臨頭之際發出了無線電求救信號。

散貨船失蹤之謎

Bulk Jupiter

但頃刻間,他的船已經嚴重向右舷傾斜。僅僅幾分鐘,船體就徹底傾覆……

“馬上棄船!上救生船!”船長從駕駛艙向船員發佈命令。船員紛紛逃出輪機室,其他人也從各自船艙逃出。但已經太晚了。這艘大船在距越南海岸270千米處沉沒。

與此同時,一收到求救信號的越南海岸警衛隊立刻趕往該地。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他們努力尋找倖存者,但他們只找到了一人:隨船廚師。其他18人都已失蹤。

散貨船失蹤之謎

搜救位置

驚人的沉沒速度讓水手們無法及時登上救生艇……



廣袤海洋中海難頻發

Bulk Jupiter號的船員並不是唯一遭遇這種滅頂之災的。

2013年,Harita Bauxite號遇險,造成15人死亡。

散貨船失蹤之謎

HARITA BAUXITE

2011年,Vinalines Queen號沉沒導致22名水手遇險。

散貨船失蹤之謎

Vinalines Queen

2010年沉沒的Nasco Diamond號也導致了22人死亡。

散貨船失蹤之謎

Nasco Diamond

這些災難讓人難以理解:一般來說,這樣的巨型船隻不應該那麼容易沉沒!

這些遇難的船隻都有一個共同點:都用於運送散裝貨物(因此也被稱為“散貨船”)。此外,散貨船船東組成的國際幹散貨船東協會(INTERCARGO)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敲響了警鐘,其中提到了2009至2018年間48次異常迅猛的散貨船海難。

散貨船失蹤之謎

是風暴導致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Bulk Jupiter號船身長約200米,寬度超過30米。甲板上甚至可以放下兩座巴黎聖母院!這種船不可能像小型帆船那樣僅僅因為風暴就傾覆。

那又是為什麼呢?是這些散貨船太過破舊了嗎?也不是!根據INTERCARGO的報告,遇難的貨船大多數是十年內建造的。



來自內部的敵人

據撰寫該報告的專家稱,罪魁禍首就是貨物本身。

所有遇險的散貨船都負責運送鎳、鐵或鋁土礦等金屬礦物。這些礦物都被粉碎成幾毫米大小的顆粒,因為這樣做有利於去除礦物中的雜質。但是這種礦物粉末有一個巨大的缺點:它們非常容易發生一種被稱為“液化”的快速相變。

散貨船失蹤之謎

“這些礦物由較大的岩石顆粒和較小的黏土顆粒組成。”航運和海事法專家費朗索瓦·拉福克裡埃(François Laffoucrière)船長解釋道,“在乾燥狀態下,小的顆粒可以黏合較大的顆粒,顆粒之間的摩擦作用使其保持為一個整體。而一旦小顆粒被一層水包圍,它們就不再與大顆粒接觸。粉末於是變為泥漿,在散貨船的巨大貨艙中流動。”

因此,船體只要受到稍微大點的搖晃就足以在幾分鐘內傾覆。

散貨船失蹤之謎

儲存在貨艙 1 中的礦石受船身搖擺(紅色箭頭)的影響而變成泥漿。礦石泥漿像液體一樣隨船晃動而流動(橙色箭頭)( 2 和 3 )。貨物流動得非常快,從而降低了船體的穩定性,因為隨著船體的每次晃動,泥漿佔據的艙底表面逐漸減少( 4 和 5 )。這種現象不斷加劇直至顛覆船體 6 。

“有時,船員甚至沒有時間做出反應或將救生艇放入海中,這就是為何此類沉船事件奪走了那麼多人的生命。”拉福克裡埃船長遺憾地說。

INTERCARGO於2019年發佈的這份報告統計了相關死亡數據:7起由液化導致的散貨船沉船事件共造成了101名船員死亡,與其他44起因觸礁、碰撞或水道問題所造成事故的死亡人數之和相當。

這些快速沉船事件都是由於散裝貨物的含水量過高所引起的。但這些多餘的水又從何而來呢?

“首先,在鎳和鐵礦的開採或粉碎過程中都會用到水,”海洋安全專家丹尼斯·布萊恩特(Dennis Bryant)詳細解釋道,“而後,鎳、鐵或鋁土礦在港口等待裝運前都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甚至連防水油布的遮蓋都沒有,只要一場暴風雨就能讓這些礦土堆被浸透。”而位於熱帶的鎳礦生產地印度尼西亞向來不缺暴風雨!

散貨船失蹤之謎

在裝船前,礦石不受任何保護措施,例如法國濱海福斯鎮港口的這堆鋁土礦。



船長的警告

Nasco Diamond號遇難的調查報告顯示,船長最初曾拒絕啟航。他向船東發了一條明確的信息:“我們發現儲存在駁船內的鎳礦十分潮溼,含有大量的水分。我們不能出航。”

散貨船失蹤之謎

在散貨船船艙內,只消片刻功夫,礦石貨物就能變成流動性很高的泥漿。

儘管如此,這艘貨輪還是在兩天後裝船出海了。五天後,該船沉沒,帶走了船長和其他21名船員的生命。事實上,Nasco Diamond號的官員報告礦物液化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原則上,如果貨物含水量過高,船長必須拒絕出航。

但這僅僅是理論,在實踐中,儘管存在風險,船東通常堅持要求船長裝船。因為停船對船東來說就意味著損失。散貨船的船長因此要承受極大的壓力,拉福克裡埃坦言:“在巴西,甚至發生過幾次船長被武力脅迫裝船的事件。”

散貨船失蹤之謎

Black Rose 號於 2009 年沉沒。此後,又有其他六艘散貨船因貨物液化沉沒。

這樣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拯救那些真正面臨風險的散貨船船員們呢?丹尼斯·布萊恩特建議改變儲存礦石的位置。“我們應該建造一面牆,沿著長度方向將船艙分為兩半。這樣,即使某處貨物液化了,也不會波及整艘船,最多影響一半。”這樣可以降低傾斜的風險,從而減少沉船的可能。



改變船艙結構

費朗索瓦·拉福克裡埃船長認為,改變船艙構造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減小貨艙寬度,以便將貨物集中在船艙中心,這樣能使船體更穩定,雖然這樣操作礦石貨物需要堆得比較高。第一艘這樣構造的貨船Jules Garnier II號於2012年首次出航。

散貨船失蹤之謎

Jules Garnier II

從那之後,其他貨船也開始按此模式建造。但將全世界所有散貨船都更新一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大多數散貨船還很新,可以航行20到30年。這麼長時間內,像Bulk Jupiter號這樣的悲劇隨時可能再次發生。

除非相關法律變得更加嚴格,至少在亞洲國家應當如此。目前的強制要求僅涉及礦石開採時測量和記錄礦石的含水量。而惡劣天氣會使在港口等待裝船的礦石被浸溼!

港口當局應該在裝船之前測量含水量,並且有權阻止散貨船出發,以防止船員發生危險。只有這樣才能拯救更多生命……


撰文 Emmanuel Deslouis

編譯 方文圭

散貨船失蹤之謎

散貨船失蹤之謎

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