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的苦日子來了?樓市傳來“兩大信號”,這次想翻身都難了

如果提及中國的高房價,在座的每一位,應該都能點評一番。我國的房地產經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發展了幾十年。在過去的那些時間裡,它其實也帶來了不少積極作用。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拉動了經濟的進步與發展,還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崗位。慢慢的發展成為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正如古人說的:物極必反。這般繁榮景象,也帶來了虛高的房價。


“房奴”的苦日子來了?樓市傳來“兩大信號”,這次想翻身都難了


事實上,房地產市場的特點一直是庫存有限、價格快速上漲,但在35個最大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市場條件比一年前更有利於買家。根據房地產公司的最新買賣指數,由於住房來源份額的減少,房地產市場相對較冷,買方可能比賣方更有利。

現在房價處於“虛高”。在這件事上,剛需者在這件事情上很軟弱。按照目前的平均工資水平,很少有人能全款買房。大多數剛需家庭只能用貸款買房子,存錢來支付第一次付款,然後他們承擔了幾十年的住房貸款,成為房奴。但它不是真正的家奴。

畢竟,那些有需要的人只是為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還清抵押貸款後,就不會有壓力了。房奴是為房地產投資購買房屋的人。他們不僅需要考慮貸款,還需要考慮未來的房屋銷售。即使貸款發生變化,他們仍面臨出售的壓力。


“房奴”的苦日子來了?樓市傳來“兩大信號”,這次想翻身都難了


這些房奴一直通過買房來“翻身”。然而,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趨勢來看,他們首先等待的不是自己的“翻身”,而是房地產市場的“翻身”。因為之前有兩條消息,自發布以來一直在發酵,也給從事房地產投資的“房奴”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首先,“舊改”還在繼續引發激烈的爭論,而“舊破小”的居民們殷切希望

一段時間以來,整個房地產市場一直在討論“舊改”的轉變。這種轉變的規模和強度非常大。據初步統計,中國有近16萬個老年居住區,涉及4200多萬個家庭。這意味著中國大約有40億平方米的房屋需要翻新。從1000元/m2的綜合投資來看,後面還有4萬億的投資。


“房奴”的苦日子來了?樓市傳來“兩大信號”,這次想翻身都難了


我們應該知道,在舊改的消息傳來之前,許多地方已經進行了棚改。然而,棚改是以現金形式向安置家庭提供一定比例補貼的直接方式。因此棚改裝修後的戶主在收到現金後可以成為新的買家,這將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的新買家。隨著資金的流入,房價也在上漲。

棚改的影響還沒有結束。現在房地產市場就迎來了舊改的消息。由於舊改不同於棚改,所以舊改的主要目的是翻新。舊改對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影響是,許多原本想買房的居民可能會因為舊改而放棄。畢竟,應該淘汰的房子已經翻新了,買房的念頭自然也就打消了。因此,房地產市場將減少對一波舊房的需求。


“房奴”的苦日子來了?樓市傳來“兩大信號”,這次想翻身都難了

這意味著,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將有較少的需求,為"老破小"居民購買房屋。這一波需求仍然相對較大,甚至大多數“老破小”居民都可能成為市場供應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但現在需求減少,甚至部分需求轉化為供給,這將給房奴帶來更大的壓力。顯然,房地產市場對他們並不友好。

當然,也有人說,舊的改革可能只是社會外部環境的轉變。房子的內部可能和以前的老房子一樣,但是這些老房子在設計佈局和設施上都很古老。隨著住房需求的增長,想買房的人仍然會買房子。然而,這些老房子不僅會吸引新的買家,還會浪費資源。


其次,延遲交付的樓盤越來越多,房地產的銷售量繼續下降

據報道,在中國中部的一個城市,有超過300個有問題的房地產項目。十年前,沿海城市的海景別墅開始流行。即使在一些一線和二線城市的郊區,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如交貨延遲、交房後不對版板、偷工減料等。顯然,開發商又開始恐慌了,主要是因為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持續下滑。

這很容易與2013年聯繫起來,當時商品房銷售面積從2013年2月的49.5%降至2014年9月的-8.6%。截至2014年底,銷售面積已超過7億平方米。房地產市場真的會回到2013年嗎?


房地產的核心是基於人們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資金驅動。然而,正如許多專家所說,如果經營槓桿繼續上升,這意味著大多數人購買的房子很難得到保證,交付延遲相對較輕,甚至一些中小開發商會違約或擠兌。現在說還為時過早,但今年年底應該會明朗。僅僅是因為這兩個消息的不斷髮酵,才會給那些還在等待房子升值再出售的人帶來更多的壓力,畢竟他們的路不好走了。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