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没能跑的过一线城市房价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美国、日本、欧洲,城市化基本上已经结束,所以房价稳定,租金回报率相对高;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房价快速上涨,房价跑到租金前面很正常。

潘石屹没能跑的过一线城市房价

(图文无关:上图为巴登文旅旗下孔明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办公所在)

而且更要命的是,现在房价还没跑完,中国的租金回报率可能还得至少等15~20年。

SOHO中国股价瞬间暴涨

3月10日早间,黑石集团被传提出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私有化SOHO中国,交易价值40亿美元,报价较上日收市价2.98元高逾一倍。SOHO中国亦公告宣布,于3月10日上午11时12分起短暂停止买卖。临停前,SOHO中国股价报4.1港元,涨幅高达37.58%。(每日经济新闻)

|DK点评| 这些新闻算是客气的。还有一些不太客气的新闻:潘石屹这一次真的跑了。黑石是美国公司,卖给美国公司,不就是跑了的意思吗?

潘石屹跑没跑?是不是真的想跑?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这主要是媒体获取流量的问题,甚至它是一个民粹问题,我们关心的是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来的“潘石屹困境”。

什么叫“潘石屹困境”?任何一个困境都由两个链条组成,第一个是认知,什么样的认知带来什么样的动作。潘石屹前些年说,中国房价太高了,这是一种认知。带来的动作变形,就是他基本不开发中国房地产了,尤其是住宅。他转向做写字楼开发、商用物业开发,而且开发后自持不卖。直接的后果,就是SOHO中国这家当年赫赫有名的企业,在各种房地产企业的排行榜中消失了。

专门做持有型房产的房企,也大有前景,因为物业会不停升值,SOHO中国现在持有了550万平方米左右的核心地段物业,而且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这种超级城市。跟那些买了地、把房子卖掉后什么都不剩的流量型房企相比,SOHO中国有大量的优质资产的沉淀。所以这一步你可以说他错了,也可以说他没错。

第二个认知是一种抱怨:我手上持有这么多的核心物业,但是租金回报率太低了。我们来看潘石屹几个月前的说法。

他说不好意思说,大概就只有2%。抱怨租金太低,又带来了一个动作变形——传闻中的,潘石屹把SOHO中国卖给黑石。

我们聊“潘石屹困境”,其实不是去评价潘石屹这个人,我们想说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潘石屹困境”,如果不正确对待,化解这种困境,有可能一再踏空,一再动作变形。

刚才我们聊的抱怨,“房价太高”和“租金回报率太低”,租金反映的是经济的基本面,房价反映的是对城市化前景的透支,透支是个中性词。

潘石屹没能跑的过一线城市房价

本文转自吴晓波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