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武陵深處手足情 烏江之濱攜手聚力共戰貧困

德江:武陵深處手足情 烏江之濱攜手聚力共戰貧困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貴州省掛牌督戰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銅仁市唯一一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艱鉅、時間緊迫。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德江縣對口協作沿河縣產業發展,全力以赴,為共同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

選準產業發展“敲門磚

3月4日,德江縣委書記商友江率隊深入沿河縣曉景鄉、沙子街道和中寨鎮調研對口協作產業發展工作,詳細瞭解產業發展及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結合調研情況就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議。

德江縣為了將對口協作產業發展落到實處,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駐點沿河辦公,明確專班專人抓實產業發展工作。採取“企業幫扶、項目支持、幹部協作”方式,深入推進德江縣支援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產業項目落地見效,為產業項目區的貧困農戶拓寬增收渠道,幫助沿河按時高質量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德江:武陵深处手足情 乌江之滨携手聚力共战贫困

積極協同謀劃一批吹糠見米、短期見效的產業項目,助力沿河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是德江赴沿河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的“敲門磚”。

“季節不等人,這兩天就得敲定種植品種,立即組織群眾翻土,同時,派村支書一週至少駐村3天,在村裡全程指導,包括流轉土地、種植、管護等。”

3月7日早上,德江縣桶井鄉同心社區黨組織書記安俊和縣高級果樹專家溫代明在沿河自治縣客田鎮匆匆吃完早飯,便驅車去該鎮馮家村開始一天的結對幫扶工作。

近年來,德江在桶井鄉同心社區投入資金2500萬元發展茶樹菇400萬棒,發展生豬養殖84頭,肉牛養殖84頭,種植飼草129.73畝,年生產總值400餘萬元。2017年6月,被中共銅仁市委評為“全市優秀基層黨組織”。

客田鎮馮家村溝壑縱橫,可耕地少,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不明顯。縣政府黨組成員、桶井鄉鄉長熊飛一行到沿河自治縣客田鎮馮家村實地考察後,向客田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建議:“必須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採取‘村社合一’的方式,發展短平快產業,幫助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

確立“村社合一”定盤星

德江按照市級統籌,縣級組織實施的方式,充分發揮先進村資源優勢,幫助結對幫扶村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產業發展、完善組織方式、做好產銷對接,與被幫扶貧困村抱團發展、互惠共贏,集中火力開展結對幫扶,向深度貧困發起全面進攻。

德江:武陵深处手足情 乌江之滨携手聚力共战贫困

“我們在結對幫扶的4個村推進‘村社合一’試點,以黨組織引領合作制經濟發展,推動農村產業革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可持續脫貧、實現農民共同富裕。”德江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在沿河縣參加幫扶村產業發展座談會時說道。

德江將通過村級黨組織領銜發展,村支兩委人員負責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建立村社共建共管共贏發展聯合體,探索“村社合一”發展新模式。由德江平原鎮坳田村對口沿河後坪鄉斯毛壩村、德江穩坪鎮鐵坑村對口沿河思渠鎮塘堡村、德江桶井鄉同心社區對口沿河客田鎮馮家村、德江合興鎮鳥坪村對口沿河沙子街道米溪村,通過“村社合一”試點,加大產業發展、促進合作社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牽住組織方式“牛鼻子”

“我們在選準產業的同時,利用自身資源,引進龍頭企業,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形成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確保農民獲得穩定收益。”3月7日,平原鎮坳田村黨支部書記彭洪剛在沿河縣後坪鄉斯毛壩村和該村“兩委”成員交流產業發展組織方式。

德江:武陵深处手足情 乌江之滨携手聚力共战贫困

德江將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在沿河自治縣板場、思渠、泉壩、夾石四個鄉鎮支持發展“優質紅薯”商薯19號8000畝,其中思渠鎮1000畝、泉壩鄉2000畝、夾石鎮3000畝。由德江縣銘仁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種苗、全過程技術服務。產品由公司按每公斤1元回收,為產業項目區的貧困農戶拓寬增收渠道,解決群眾增收難問題。

同樣,在黑水鎮龍堡社區、新泉村、龍塘村將發展優質水稻“渝香203”2000畝。由德江縣興農米業有限公司免費提供水稻種子,全過程提供技術服務。產品由公司按每公斤3.4元回收,另外按每公斤返0.2元給村級組織,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