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2020年已經過去了3個多月,本來應該是萬物復甦的陽春時節,我們卻被迫關在家裡,等待著新冠疫情全面戰勝的消息。

面對時不時傳來的境外輸入病例,不知何時解禁的封閉隔離,我們的臉上除了憤怒、麻木就是迷茫,還有如坐針氈的焦慮。

老年人可以不出門,孩子讀書可以上網課,而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馬上要還不上的房貸、車貸,該如何解決?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有很多焦慮的網友說,別到時候疫情沒把我們帶走,生活卻要把我們推向深淵了。

我們要工作、要養家,中年人心思沉重,這份迷茫和焦慮一眼望不到盡頭。

1、

這兩個月來,多少中年人,無比痛苦地發現,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

多少中小企業、個體戶、創業者,從“春節放假通知”變成了“鋪面出租或轉讓”。

原本已經疲憊不堪的中年人,看著銀行卡里面越來越少的數字,面對房貸、車貸無奈地搖頭。

因為疫情的長期隔離,相處時間增多,離婚登記處又多了無數對怨偶。

經濟壓力、情感失和,這糟爛的生活,還要不要人活了?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來到這樣釜底抽薪的時刻,人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無能,不得不直面那個脆弱的自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老祖宗智慧的總結告訴我們,苦難和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人的一生,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災、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都是人生的常態,是許多人一生的必經之路。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忙於工作、交際、娛樂,從未去思考得更多,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打斷了我們所習慣的生活,更迫使我們於外界拉開距離,回到了自我。

2、

雖然生活現實殘酷,但很多人已經沒有了生活。

全國數萬人確診、3千多人死亡,無數的白衣戰士奮鬥在前線,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拋在腦後。

全球的疫情形式也越來越緊張,人類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蔓延性災禍。

那些冰冷的數字背後,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孩子,已經永遠無法團聚。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2月16日,湖北電影製片廠員工常凱一家四口相繼去世,只用了12天,新冠肺炎就讓一個幸福的家庭消失在了天地之間。

常凱的遺書讓人淚目:

廣告親朋好友以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常凱對自己一生做了總結,黯然與兒子和剩下的親朋告別,不知道他遠在英國的兒子,面對家人接連的離世,該如何面對這空蕩蕩的家,如何接受這人生沉痛的打擊。

無論如何,比起這些在不明不白、不甘心中死去的人,在恐懼中等待治療的人,還有不顧安危治療病人的醫護人員,我們這些等待著的中年人,還有相對的安穩、安全感去焦慮生活,還有生命去焦慮生存。

只要還活著,我們就是幸運的人;只要還在家中待著,我們就是被保護的人。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在這場疫情中,以微薄之力不為國家添亂,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保存自己的實力,假以時日,我們一定都可以東山再起!

東西可以全部失去,但只要有人,就有重頭再來的希望,我們的老人孩子需要我們,不是要過多好的生活,首先是要我們平安健康地活著!

3、

哲學家周國平曾說,從頭開始是人生經常可能遇到的境況,大至地震、戰爭、國破家亡,小至喪偶、失戀、破產,身上一文不名。

他建議說,最健康的心態應該是忘記你曾經擁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損失,就當你是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你不是坐在廢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來到一片空地,動手重建。

如此,你雖破產但仍是一個創業者,你雖失戀卻是一個初戀者,你孑然一身的地方就是你人生新的起點。

所以,我們現在經歷的損失、打擊都是暫時的,就算最後失去了一切,只要活著,我們都可以勇敢地從零開始。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既然什麼都可以失去,我們還有什麼值得焦慮?

只要勤勞努力、心存希望,這一切都會成為過去。

李嘉誠曾經有句話說得好,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除了死亡,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苦難和艱辛,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有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重新綻放笑容。

4、

生命不在明天的未知之中,生命就是今天的點點滴滴。

如果在家裡堅守陣地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是我們不可更改的事實,我們只能選擇珍惜當下的生命。

焦慮讓我們既看不到未來,也過不好當下,我們人生的每一刻都處在惶恐之中,從來都不曾祥和寧靜。

我們越感到焦慮,生活就越糟糕,疫情當前,我們要首先戰勝自己的恐懼,放過和焦慮交戰的自己。

做當前最要緊的事,列出自己能做的有意義的事,可以暫緩我們的焦慮。


房貸還不上、孩子上不了學、老人要贍養,中年人的焦慮如何安放?

國家需要我們守秩序,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內心,冷靜、穩住情緒、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五千年的榮辱興衰、五千年的災難交替,都阻擋不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崛起!

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流淌著不屈服於命運的血液,都有著不怕吃苦、不怕捲土重來的勇氣,在這個異常關鍵的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振作起來,絕對不可以垂頭喪氣!

打起精神,讓我們戰勝自己內心的焦慮,保存力氣、蓄勢待發,只為家國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