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改變人們消費觀念,收穫家庭幸福!


面對各種疾病,我們無能、無助、無知,總是期盼有靈丹妙藥可以問世,人們總是寄希望於先進的醫療手段,或是四處尋找名醫。然而不但妙藥沒有問世,反而生病的人是越來越多!

2020年,改變人們消費觀念,收穫家庭幸福!

據統計:中國慢性疾病人數高達5億左右,每年有2000多萬中風患者,各種癌症每年死亡人數在600萬左右,肥胖人群達到3.25億。

從這些數據,我們看到慢性病、抑鬱症、惡性腫瘤、癌症、中風、疑難雜症、肥胖等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中國人的健康的主要因素。

那威脅人們健康的殺手主要有哪些因素構成的?

無非就是一日三餐,跑步、好心情。

一日三餐

現在人們為了滿足嘴巴的食慾,什麼漢堡、快餐、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等等……

人們在沉醉於美味的時候,同時也是在花錢買疾病,這也是“病從口入”的主要原因。

2020年,改變人們消費觀念,收穫家庭幸福!

1.跑步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人的氣力變得越來越小,人也越來越“懶惰”,運動也就越來越少,現在人們工作、上班、出門必是開車、坐公交、所以導致人們的運動量變少。

而生命在於運動,跑步不但可以減肥、健美,還能促進心肌灌注,降低心臟突發疾病的危險,同時還能增加骨骼承受能力,減緩骨質疏鬆等症狀的發生,所以堅持每天跑步,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同時還能讓膝蓋年輕幾十歲!

2.好心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愛別人、信自己、自守善、懂感恩、樂善好施的方式對待別人,人就會變得很快樂,進而獲得好心情,人無羨慕妒忌恨,就不會導致心情反覆無常,進而得到道的制高點。


為什麼西醫治標不治本?


人體=有形的軀+無形的意念

食物=有形的物質+無形的物質

西醫是不斷的出現新的藥物,然後淘汰以前的藥物,它所重視的就是有形的物質,而對於不斷對於西醫藥無形的物質進行研究,同時對四氣五味、運動、精神等無形的物質也進行研究與探索。

中醫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醫學一直,中醫又叫食醫藥膳,是將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從而使得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從而提高免疫力。

2020年,改變人們消費觀念,收穫家庭幸福!

食療在歷經了中醫幾千年的傳承,同時在施膳的時候還講究:飲食法地道,居處法天道,制喜制怒的理論, 根據辨證論治、辨體施膳,因人、因症、因時、因地,才能使藥、食發揮最佳作用。

所以真正的健康來源於一日三餐,這也是食醫說:三分治、七分養!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疾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孫思邈在很早以前就提出預防各類疾病和治療疾病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食療藥膳。

因為藥膳不但可以對人體進行治療後進行補充,把它融入到一日三餐中,不但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同時對慢性疾病、體弱之人或機體陰陽氣血偏頗時適進行調理,從而讓人每天健康一點點。

2020年,改變人們消費觀念,收穫家庭幸福!

我們歷時長達17年,依託佛醫、苗醫、藏醫、漢醫等100多位教授、醫學博士組成的研發團隊,根據“藥食同源、藥食同功、藥食同效”為理論根據,經過65度酵溫釀製和與低溫“冷萃取”技術相結合,再經過特殊的“食品化炮製”,最終把 “良藥苦口”變成了“良藥可口”,以此來滿足人們普遍“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從而把藥膳搬上了人們的餐桌,真正實現了人們每天健康一點點。

如今這項技術被全國300多家店同時普及,它在不改變藥膳物質結構成分的情況下,被人體100%吸收,這不但為人體做到了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而且從根源上對於疾病通過“吃”進入到人類餐桌所引發的各類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