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Hello~大家好,我是南黎!

冷战开始,北约与华约成立,双方都各自发展着自己的军备。而北约这边出现了“步枪三巨头”,分别是FAL、G3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M14。它们统一使用的都是“老大”给安排的7.62×51mm NATO步枪弹,很明显,这在二战中间威力子弹出现之后,“三巨头”们明显有些落伍。那么我们本期就和大家聊一聊作为“老大”用的M14战斗步枪吧~

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M14在上世纪中叶年左右被投入使用,那时美国人对大威力步枪子弹还是十分喜爱的。并且它“父亲”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号——M1加兰德步枪。M1步枪在二战中的战绩我想自然不必多言,所以美国人就把.30-06步枪弹截短,化作了我们熟悉的7.62 NATO子弹给新秀——M14步枪使用,用来替换美军装备的M1加兰德、BAR勃朗宁以及M1卡宾枪,M14的内部结构也与M1加兰德步枪几乎相同。

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M14使用的内部结构名为长行程导气式活塞+枪机回转闭锁。这个结构较为简单,就是在枪管里面开一个孔,让部分燃气回流到孔里,孔里放一个活塞,燃气回流的力会撞到活塞上,活塞就会向后退,同时带动栓柄旋转再后退,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流程。论可靠性以及精度而言,M14步枪在“三巨头”之中是非常好的了,可以做到远距离高精度射击。但是嘛....别人为什么要和你玩远程呢?

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我们可以找一下M14与其他三位的不同之处,没错,就是M14的握持方式依旧和二战步枪相同,也就是它没有手枪握把。所以若是说三位哪个最不适合全自动射击,那就是M14了,大家虽然都使用了全威力步枪子弹,但是M14再没有手枪握把这个缺点,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是真的要上天了。所以说越战时的M14,大部分都被锁掉了全自动模式,只能进行半自动射击。这就像是M1步枪加了一个BAR的弹匣一样,面对中间威力子弹的AK系步枪的突击,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在美国人大骂了一句“What the f**k is this?!”之后,军方表示:“全威力子弹去死,小口径真香。”立马换上了AR系的小口径步枪,也就是M16突击步枪(M15:"那我哪去了???”)

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但是时代归时代,设计归设计,也许M14生不逢时,但是优点还是摆在那里。到了现代,M14早已脱胎换骨,成为了M14增强型战斗步枪(EBR)。因为小口径子弹比较短小,长♂度完全不能与7.62全威力步枪弹相比,所以AR系的步枪在射程、穿透力方面就弱于作为全威力子弹的51(mm)弹了(不是7.62×39,是7.62×51,别看见7.62弹就吹)。400里开...哦不,是400米开外小口径步枪伸♂不到的地方,M14都能伸♂到底,甚至躲在掩体后面的敌人,都无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

轻武器:曾经三巨头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被“唾弃”的M14步枪

那这里有人会问了,再远一点的敌人呢?M14表示:“这个...(捂嘴)”炮:“这个不归它们管,兄弟们,抄家伙!!!”

好了,本期的M14就先给大家扯到这里,本文章内容不是那么专业,有问题欢迎指出,喜欢的话就点一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