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赞同吗?

未来有望山


我是南宫朴邪,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这个观点,我本人是比较认同的。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当你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就要去修饰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当你变得更好了以后,就要想着去帮助更多的人变好。

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没有钱财,精力,人脉,这个时候就要看看自身的问题,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是做的不好的。每日三省而吾身,不断的去反思和总结问题。

当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就要想着去回报和感恩这个社会,用自己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现代企业家的精神,懂得回报和感恩社会。

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你也是从山底慢慢爬到山顶的,山下的人也不要看着山上的人而感到自卑,因为终有一天,你也能爬到山定,站到和别人一样的位置,一样可以一览众山小。



南宫朴邪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句话充满了人生智慧。我们无论是“穷”还是“达”都要时刻警醒自己,履行做人的初衷,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独善其身的同时兼济天下,兼济天下的同时独善其身,不能割裂,这是我的观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而现代的含义是:不得志时追求善,得志时推广善。

穷者,就要独善其身,用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回报社会,用尊敬和理解的态度去观察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这也是兼济天下;达者,用实际的行动和博爱的胸怀服务社会,用友善和感恩的态度去分配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这也是独善其身。

比如终南山先生,他属于“达”者。他拥有能够影响社会、影响天下的能力,但钟老先生不追求名利,不贪图享受,乐于助人,过着平凡而知足的生活。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心里装着国家、装着天下,不畏艰险,第一时间赶到武汉,为控制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兼济天下的同时独善其身,在奉献中升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比如那个年近七旬在汶川地震时捐款的乞丐

,他属于“穷”者。衣衫褴褛,又脏又臭,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但他不偷不抢、不乞不讨,靠拾捡为生。他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分三次捐款444.01元,被称为“最贵的捐款”。这个时候,他很阔绰,倾尽所有积蓄,奉献着大爱。独善其身的同时兼济天下,在抉择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不管是在得志和不得志的时候,都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都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这,才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纯属“让文化插上翅膀”的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当文化插上翅膀


放在古代社会,我认同,放在如今,我不敢苟同。

此话怎讲。

这句话如果白话理解,就是显贵的时候就应该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落魄的时候就应该沉淀自我,提高修养,这是一套我们老祖宗的哲学,好吗?确实好,这些老祖宗的哲学就如同定海神针,不让社会陷入一片混乱。

但是,但是,但是,老祖宗的哲学太过圆滑,发展到如今,很容易变成了一套得过且过的八面玲珑的消极的初始原则。

比方说,自己是一名政府官员,看到不合理的时候,雄心壮志,消除疲敝,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往往改革是最困难的,那么一旦不在其位,变得落魄了,就要潜龙在渊,修身养性,那么正义呢?理想呢?

当自己的声音被淹没时,我们是不是就一头钻进书房里独善其身?我们还能不能登高一呼,去寻找真理,所以,如今我们缺乏的就是这种穷也能保持斗志的心态,穷也能振臂一呼,针砭时势的勇气。

此题如是理解


艺术世界观


非常赞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不是说你发达了必须怎么样,潦倒了必须怎么样,或者曲解为可以消极逃避的一种借口!这句话最经典的在于告诉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

这点在易经的乾卦说的非常的清楚!孔老夫子漂泊半生,都未能施展抱负,晚年非常喜欢读《易经》,他曾对经中的“潜龙勿用”一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潜龙,比喻像龙一样有德有才而隐居的人。世俗改变不了他的节操,他也不追逐功名;从世间隐退不会感到闷闷不乐,不被世人承认也不苦闷。能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人世行道;感到忧虑时,便出世隐遁。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这种君子的所为便是潜龙的德性。”

“潜龙勿用”,就是说条件尚未成熟,不易盲动。所以古人反对盲目从政的。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月满则盈,水满则溢”的道理。必须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可以做到顺势而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才是真正拥有大智大德的君子。

要知道穷与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才是根本,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陶陶陪你研究事儿


我赞同,我觉得人无论有权有势有财富,富得腰缠万贯,财大气粗,还是无权无势无财富,穷的身无分文,饥寒交迫,都要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否则,就会走向失败,甚至灭亡!永无出头之日,就会被社会和人民所遗忘、唾弃!



祈祷191866189


不说“达则兼济天下”,只说“穷则独善其身”。

在“穷则独善其身”里有三个核心字:穷、独、善。“穷”,是指暂时无法改变现状;“独”,是指独立自强韬光养晦;“善”,是指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当一个人在暂时无法改变现状、又不愿意随波逐流时,就应该选择远离喧闹的人群,转而去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找寻另一个真我。

外界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各种诱惑,已无法再让自己的心躁动不安,所有的闲工夫,都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此来充实自己并取悦自己,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穷则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是一种闭关修炼,也是一种自我疗伤。以后再不能指望别人来为自己遮风挡雨了,从此后得靠自己来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也不能再遇到点挫折或波折就怨天尤人的去找人倾诉了,从现在开始自己得学会把内心的委屈与愤怒统统都咽下。即使是遭遇到了冷落、嘲讽、背叛与攻击,自己也只能躲在无人的角落里暗自伤悲,抬起头我们依然还要在人前优雅的微笑。

“独善其身”是一种韬光养晦,更是一种积攒与沉淀。岁月,让我们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深刻,也让我们开始能耐得住寂寞。在一个人独处的日子里,我们开始学会了在没人关爱的时候去如何疼惜自己。

人只有学会了爱惜自己,才有能力去真正的善待他人;人只有学会了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才能换位思考去好好的与人交流。越是能“独善其身”的人,越是能淡然的面对和理解自己在人生路上所遇到困境与磨难,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独善其身”使人心智成熟,心智成熟就意味着内心强大,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不管当下的自己正在遭遇什么?只要是这个人信念不倒、理想不灭,就没有谁可以轻易的击败一个真正的强者。

独善其身的人,注定会经历孤独与彷徨,注定会遇到质疑与嘲笑,这是“穷则独善其身”必然要承受的一个过程。而独善其身,又是一个人欲要内心强大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世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强者,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并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才会真正的变得强大起来。

我们在当下纵然是不能兼济天下,但务必要做到一个人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为了以后能兼济天下。


牛哥谈人生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一句古代名言,出自《孟子·尽心上》。在这句话的理解上,大多数人认为:穷时应好好学着做人,富贵显达后当思忖如何做好事、干大事、帮助别人乃至于天下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网络图片)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要在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之上,再实现个人给予社会的价值。笔者比较赞成。

一、“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有的人事业有成,飞黄腾达,或发了大财,或做了大官,那么,他们在有了权力或财富之后,就应该为造福天下百姓,济世为民。

二、“穷则独善其身”。

如果有的人命运不济、或遇人生的逆境,甚至于身逢乱世当中,那么,就要加强自我修养,做到独善其身,静观其变,待机东山再起。

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无论有权有势有财富,富得腰缠万贯,财大气粗,还是无权无势无财富,穷的身无分文,饥寒交迫,都要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否则,自己就会走向失败,永无出头之日,就会被社会和老百姓所唾弃。

狂傲私利(网络图片)

四、狂傲的自私自利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致命伤。

人,往往获得权力与财富会忘乎所以,会狂放傲慢,目空一切,做出些横行霸道的恶事来。例如欺凌弱者,打砸抢夺,不仁不义,给社会和老百姓安宁的生活带来恐惧。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这些有权有财富的人不去做“达则兼济天下”的善事,那么,他们就会在在狂傲的自私自利的误导下,走向毁灭。

五、小不忍则乱大谋是“穷则独善其身”的夺命伤。

人,往往在穷困潦倒时会悲观失望,会愤怒哀伤,即便自己没能力解决面前所遇到的问题,他们也要忍不住地去抗争,为自己的生存而呐喊疯狂,做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错事恶事来,例如明抢暗夺,偷盗抢劫,四处闹事,给社会秩序造成混乱,老百姓生活造成恐慌。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把自己的命搭上,永远也不会有翻身的那一天。

以上分析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懂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要懂得只有在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个人给予社会的价值。

勤俭持家(网络图片)

人,穷富不是主要问题,懂得如何做人,这才是主要的核心问题。人穷不要紧,要静心养性,学好本领,勤苦俭约,静待东山再起的那一天。人富也没什么了不起,骄奢倦怠,要懂得施舍,做善事,获得众人的青睐,才能立于败之地。

总之,正如清朝大臣曾国藩解读的那样:“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育人的治世名言。


言者青青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得到好处。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想的人格典范。这种观点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在物质浮躁的时代,更能显示它的重要。

现代社会许多人穷困的时候,要么好吃懒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要么我穷我有理,蚂蝗似的吸附在自己的至亲身上吸血,甩都甩不掉;要么仇恨社会,成为祸害。人格、尊严在这些人眼里一文不值,道德修养是什么东西,又不能换成钱,他们活得真的如蝼蚁一般还不自知。有的人不择手段攫取财富,一朝发达,小人得志,自私自利,为富不仁。所以君子固穷,穷不能失义,达不离道,泽加于民,显得多么重要。



阿眉的随笔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做好个人修养和品德,富贵显达后当思忖如何做好事,帮助别人乃至于天下人。

举个例子:诸葛亮出山之前,就隐居南阳,躬耕陇亩。虽不得志,但他的人生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意思是:“我没有必要在乱世中到各个诸侯势力中去扬名,追求富贵显达;在这乱世之中,我只要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能够平平安安地过一生,这就足够了”。

这是诸葛亮在穷困潦倒时的想法,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当他时来运转,遇到刘备“三顾茅庐”,真心诚意地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时,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取得“三分天下”的局面,且把整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我们更应该学习孟子这种格局,或者普普通通一辈子做个好人,或者心怀天下,等待时机成熟后,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青岛涵涵爸爸


赞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发达了就要顾及普罗大众,如果自己能力不强则照顾好自己就行。

我们看到很多富豪,像比尔盖茨、马云等富豪,甚至是歌手韩红等明星,他们都在做慈善,因为他们有能力了所以可以传递爱心。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

独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很多人不太认可。觉得无论大人物小人物都应该兼济天下。我不太赞同,我觉得一个人能力不足的时候顾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帮助。

这段时间新冠疫情,很多贫穷的老人捐出所有,很多媒体为他们高歌,可是,他们本就是弱势群体,不需要别人帮助,能够自力更生已经很好了,现在他们捐出所有,一旦自己有病有灾,如何应对?

还有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一心想着分担家里的压力,于是选择早早工作,不去接受教育,顾家的孩子是好的,可是眼里只有几百几千块的收入,却不知道先顾好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赚更多的钱,这样对家里帮助更大。

所以,我认为穷时先做好独善其身,别逞能。达时再兼济天下也不晚。

以上供你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