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旅項目諮詢實戰派】,評論或私信領取項目諮詢表,稻田策劃為您出謀劃策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長久以來,無論是1.0版的農家樂,還是2.0版的農莊,多把農家菜當做餐飲的核心賣點。


不過一個漸顯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對農家菜表現得並不那麼迷戀。


當農家菜逐漸失去年輕群體的青睞,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又在哪裡呢?


湖北一家網紅級農莊,由於地緣優勢,再加上精心的內容打造,開業四五年來生意一直好得令人豔羨。

很自然地,農莊餐飲也是火得一塌糊塗。筆者去考察的一次,即便莊主陪著,在大廳等到下午一點半,還是沒排上座位。

餐飲生意火,一方面是因為客流多,另一方面得益於菜品品質。這裡請當地大廚做的農家菜味道正宗,用料也講究,無論是柴雞還是柴雞蛋,都是貨真價實。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不過前段再和莊主聊天,談起“吃不上飯”的趣事,莊主卻一臉嚴肅地說:現在再來不會了。

“餐廳擴張了?”

“不是,餐廳生意下滑了。以前週末翻檯三四次,現在最多兩次。”

“為何下滑?農莊客流減少了,還是餐飲品質下滑了?”

“沒有,客流比較穩定。飯菜品質當然有增無減,價格也沒上漲。”

“那客人不去餐廳,怎麼解決吃飯?”

“我發現去年開始,好多來的客人,都喜歡自己帶食物,尤其是家庭或者朋友組團的客人,都喜歡鋪個墊子搞類似野餐。還有好多人自己帶爐子要燒烤,我們工作人員勸阻都勸不過來。”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正是從去年開始,在我們的考察中也發現,除卻一部分單純以餐飲為主的項目,很多莊園餐廳已經呈現明顯的吸引力不足現象。以往被視作殺手鐧的農家菜,魔力正在悄然減退。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莊主面臨著困惑:週末很紅火的餐飲,全年通拉下來,事實上並不怎麼賺錢;自己沒有餐飲經驗,廚師團隊不穩定,不好管理……


事實上,很多新莊主當做盈利支撐的莊園餐飲,正在成為不少老莊主頭疼的麻煩。

那麼,在消費升級帶動的新消費趨勢下,休閒莊園的餐飲究竟該如何搞?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受限於莊園類型不同,這個問題或許沒有固定答案,我們嘗試從三個方向進行思考:


1、莊園餐飲的差異化到底是什麼?

以往,區隔于都市餐飲系,我們都把農家菜當做莊園餐飲的特色和吸引力。不過,這兩年隨著都市餐飲的多元發展,這種差異化已經變得不那麼明顯。

再加上農家菜在休閒莊園的標配化,讓其淪為行業的差異,而非莊園的差異。

那麼,莊園餐飲真正的差異化體現在哪裡呢?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在地化。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海南香世界莊園的香草豆腐

比如海南香世界,是一家以香草種植為主的莊園。他們圍繞著自家的香草,開發出從飲品到菜系的特色餐飲,受到用戶的極大追捧,多年長盛不衰。

再比如臺灣苗栗的花露休閒農場,這是一家以花卉種植為支撐的農場。園區內花草沖泡成的花草茶,以香水玫瑰為主料的香水玫瑰餐、桂花醋調拌的養生蔬果蝦等,都頗受遊客追捧。

由此可見,在地化才是真正的差異化。圍繞著在地化一產主題進行的餐飲開發,才是自己真正區隔于都市餐飲,區隔於其他莊園的差異化。

同樣是香草主題餐飲,同樣是花卉主題餐飲,即便隔壁莊園能模仿,但沒有整個莊園場景做支撐和襯托,即便菜品味道略勝一籌,恐怕也難贏得顧客的心扉。

更何況,圍繞著在地產業進行的主題餐飲開發,還能夠帶動一產二產的發展,成為三產融合的鏈接點。小餐飲帶動大產業,善莫大焉?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2、不缺吃的都市人,究竟喜歡怎麼吃?

這兩年,在傳統莊園餐廳走下坡路的同時,一些莊園的“自助地鍋”項目悄然風靡。

不去規規矩矩的餐廳吃飯,不去享受專業大廚的美味,不去享受服務員的端茶倒水,在家都不做飯的年輕人居然跑到農莊去燒柴做飯,自己做的飯明明很難吃還裝作很好吃的樣子……

這一切都看似極不合理,不過站在消費趨勢的角度,又都極合邏輯。


對於早已不缺吃,甚至不缺好吃的都市人,再美味的東西,可能都無法喚醒他們的味蕾。

於是,當成品美食這種“結果”無法令人興奮的時候,美食加工的“過程”和吃的“儀式”就成為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年輕人的追求。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什麼是“過程”?自己動手做地鍋飯,自己到地裡摘菜洗菜做火鍋,就是最初級形態的“過程”感受。

什麼是“儀式感”?近些年頗為流行的稻田餐桌、葡萄餐桌、田野裡的長桌宴等等,其實就是簡單的“儀式感”範疇。


過程和儀式感,還不只時解決“吃的”問題。

臺灣一家農場,他們會讓消費者自己動手製作麵包。整個動手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DIY,而是從麵包窯的堆砌製作、成型,到將麥子手動磨面,再到和麵製作和烤制,這“一頓飯”需要花費兩天的時間。

做一次麵包要用兩天時間?對消費者而言,感受著麵包窯的溫度,聞著自己做的麵包發出香氣,本來食用麵包這一無關緊要的動作,變得更像是一種儀式,一個難忘的記憶。

對莊主而言,讓消費者呆兩天時間,而不是買個麵包就走人,中間能有多少商業想象空間?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2019年3月31日,在浙江衢州黃壇口鄉一畝耘心農場,一場“花田春宴”圍繞五大主題,層層遞進:啜花茶·品花點,折花材·綴花景,競花豔·饗花宴,吟花詞·聽花曲,點花火·許花願。

這是一場美食盛宴、音樂盛宴、視覺盛宴、場景盛宴、體驗盛宴、田園藝術盛宴、生活美學盛宴!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2018年10月12日,以“稻田裡的饗宴之一畝耘心·稻香”為主題的稻田上的美食盛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0餘名嘉賓,活動報道的點擊率超過200萬次。


實際上,從1.0版的農家樂,到2.0版的傳統農莊,再到3.0版的休閒莊園,自然時尚生活空間的營造,為都市人提供生活美學的體驗,越來越成為莊園的核心使命。

而民以食為天的餐飲,恰恰就是生活美學的核心要素之一。餐飲的過程體驗和儀式感的塑造,也是我們打造社交情感記憶的最佳承載點。


3、任何消費新趨勢,我們都必須迎合

當數碼相機出現時候,當時的攝影器材巨頭柯達是抵制的,因為這會影響到它們膠捲的銷量。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當微信出現的時候,騰訊內部的運營商部門也是抵制的,因為這破壞了他們和運營商的關係。要知道,正是和運營商的合作,才有了騰訊的壯大。但最終的結果是,這個反對部門的老大被其他人替換。


“農家菜”吸引力漸退,莊園餐飲的下一個賣點在哪裡?


無數案例告訴我們,當新趨勢出現的時候,哪怕這個趨勢是違背自己當前利益的,我們最符合未來的選擇,也只能是迎合。

所以,當消費者更傾向於吃的過程和儀式感、更喜歡“野餐”,更喜歡享受戶外燒烤樂趣之時,作為莊園,我們是該想方設法“前堵後截”,“逼迫”他們到餐廳消費,還是該主動迎合,設計新的餐飲模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