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慢跑”轉向“大刀闊斧”疫情驅動壽險改革提速

受新單增長難和代理人增員難困擾兩年的壽險公司,今年呈現從“小步慢跑”式改良轉向“大刀闊斧”式改革之象。

壽險業新單業務不振的問題自2018年出現。從保費表現來看,經過業務調整後,2019年有所好轉。壽險行業在2019年同比增長9.8%,較2018年同比下降3.14%,有明顯好轉,但遠不及2014-2017年平均超20%的增速。

去年受減稅政策利好、投資收益增長等正向影響,保險業雖迎來盈利“大年”,但實際上壽險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壽險新單負增長和(港股00001)代理人增員難等核心難題仍困擾不少壽險公司。

以代理人渠道為例,2018年,我國壽險代理人數量一舉登上871萬的頂點。但此後,行業人力增速明顯趨緩,部分頭部公司開始出現淨增長為負的現象,團隊更是疾呼“增員越發難”。

再以行業風向標平安壽險為例,2018年,平安壽險和健康險月均代理人數量達到132萬人,2019年降至120萬人,這一數字甚至比2017年的126萬人還低。同時代理人活動率持續下降,2017-2019年3年間,其代理人活動率分別為65.5%、62.6%和60.9%。

代理人服務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有市場研究顯示,與美國個人壽險代理人平均約6年的從業年限相比,我國參與調研公司中在冊代理人的平均服務年限僅為1.57年,最短的僅為0.54年。

業界人士的共識是,保險業粗放式高速增長階段已過去,如何建立內生髮展長效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和公司所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過去兩年來,保險公司“小步慢跑”地針對新單增長和增員等問題進行了很多探索,包括推動綜合銷售、強化優增優培、強化科技應用等。疫情之下,壽險代理人的“展業難”與“脫落高”的雙重困境進一步凸顯,壽險傳統經營模式亟待改革。

今年開始,更多“大刀闊斧”式改革開始在壽險業出現。在不少公司,以科技推動壽險經營全面轉型成為壽險經營的“最優先級”工作。

例如,向來被視為保險行業重要風向標的中國平安(港股02318),今年明確將2020年定位為公司的“壽險改革年”,預計公司將在“渠道改革”、“產品升級”以及“科技賦能”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改革調整。在增員招募方面,為了表達招募的誠意,近日平安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親自上陣線上創說會,代表100多萬平安人向新的業務夥伴發出邀約。

除了大型險企,中小型企業的線上化轉型也在加速。疫情期間,保險公司從展業到客戶經營均已被迫轉為線上化操作,一定程度上加速推進了公司科技賦能管理的改革進程。這兩月來,線上增員、開展線上視頻培訓、健康風險直播、藉助小程序“AI接單”等構成了非常時期壽險公司經營新路徑,一些保險大咖、高管也紛紛亮相線上。

總體來看,疫情加速推動保險公司審視傳統經營模式。未來,持續加大科技的投入佈局、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經營模式將成為保險公司立足市場的必然選擇。壽險改革牽一髮動全身,未來壽險公司將如何整合渠道營銷資源,構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從而進一步釋放銷售潛力,值得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