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遗恨第二个“皇帝”潞王监国

弘光政权前后不到一年时间。1645年5月,多铎带领清军占领扬州之后,迅速扑向南京。

警报传来,弘光还在花天酒地,听到多铎大军来袭的消息。弘光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跌碎,愣了好一会儿,忽然醒悟过来,立即带着家眷连夜出逃。

南明遗恨第二个“皇帝”潞王监国


朱由菘逃到芜湖后,来到黄得功的军中。

黄得功在南明也算是一个名将了,但是明朝气数已尽,保护明朝难免要搭上自己性命。朱由菘来了以后,也意味着清军尾随而至,黄得功立即摆开架势,和清军在水上列阵,展开决战。

不幸的是,战争中黄得功被冷箭射死,至于放冷箭的是清军还是汉奸就无人能知了。

反正,黄得功死后,部将田维马上叛变,将朱由菘和爱妃捆起来,送给清军。第二年,朱由菘在北京宣武门外被处决。

1645年五月,逃离南京城的马士英护送太后到了杭州,不久就得到了弘光皇帝被俘的消息,于是在杭州的百官们就开始张罗找新皇帝的事情。

这一次有了上次的经验,操作起来就相对简单多了,因为候选人又少了几个,这个时候论亲疏,当属潞王朱常淓,他是神宗万历皇帝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叔,虽然辈分有点高,但是没办法,其他人的血缘都远到几代之外去了。

南明遗恨第二个“皇帝”潞王监国


朱常淓

潞王在1644年崇祯皇帝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曾经被作为皇帝候选人之一,可惜临门一脚被小福王朱由崧联合江北四镇抢了先,现在朱由崧被俘虏,那么朱常淓成了唯一的候选人,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然而,这个时候,朱常淓本人却不同意了。一年前还想做这个皇帝,怎么一年后轮到你了却不愿意了?看看当时的形势你就明白了,一年前的1644年,满清还在剿灭大顺军,而一年后的1645年,清兵已经消灭了李自成开始南下,并且占领了南京城,就快达到杭州了,这个时候当这个皇帝,明摆着就是要背锅啊,会被当成出头鸟成为清朝的重要打击对象。

南明遗恨第二个“皇帝”潞王监国


1645年6月形势图

潞王不傻,精得很,所以百般推辞,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是你想辞就能辞的,太后下旨要潞王继位,而且在杭州的官员们也纷纷上书要求潞王即位。无奈之下,潞王只好与六月初八出任监国,他还是留了一手,先做监国,这样将来还要下来的机会。

潞王监国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与清朝议和,想割江南四郡给清朝作为议和的条件,然而,这个时候四个郡根本没有办法满足清军的胃口了,清军很快就逼近了潞王的驻地——杭州。

六月十四日,清兵攻破杭州城,很多寓居此地的明朝藩王都成了清朝的俘虏。七月,逃出杭州城的潞王也向清朝投降,后来被连同弘光皇帝和其他十几位藩王被押付北京,最后以“意图谋反”罪被清廷下令处死。

潞王监国,仅仅持续了六天,曾经被史可法称为“贤王”的潞王甚至连福王朱由崧都不如,不仅没有能力守土,甚至连一点骨气都没有,作为南明的监国居然主动投降,实在没有半点羞耻心。

潞王的投降,给南明造成了更大的后果,导致了后续继承人上更大的麻烦,从而引起了南明的内讧,进一步的削弱了原本就已经很虚弱的小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