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麻煩纏身,被列為被執行人、用戶投訴退款難

315維權|馬蜂窩麻煩纏身,被列為被執行人、用戶投訴退款難


3月17日消息,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於3月16日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90179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1月,是旅遊平臺馬蜂窩的運營主體。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去年底,馬蜂窩即被傳出大批裁員的消息,裁員比例達40%。而此次疫情對於旅遊企業來說,更是一次集體“黑天鵝事件”。恰逢315期間,近來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馬蜂窩預定的出行計劃取消後,到目前為止機票、酒店等訂單尚未退訂成功。

1


用戶投訴退單退款難


受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大批用戶的出行計劃隨之被迫取消。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

新金融深度看到,截至目前攜程、去哪兒等多家在線旅遊平臺均表示,已推出應急方案和退改保障政策。不過近來依然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出行計劃取消後,到目前為止機票、酒店等訂單尚未退訂成功。

消費者陳女士表示,2020年1月16日,她通過馬蜂窩平臺下單並付款訂購了2020年1月28日至1月30日日本洞爺湖太陽宮酒店訂單。疫情發生後,1月24日陳女士通過馬蜂窩線上平臺要求取消訂單,卻遲遲沒有客服回覆,撥打客服電話也一直無法接通。

直至2020年2月21日,馬蜂窩相關客服通過電話聯繫到了陳女士,表示上傳疫情期間交通限制的相關憑證後將給予取消訂單並退款。但陳女士稱,

“我上傳了航班取消的相關憑證後,馬蜂窩仍然拒絕退款。並且沒有給出拒絕退款的相關理由。”陳女士表示,自己多次申請退款無法聯繫到平臺,從反映問題到客服介入,中間時間長達28日之久,現在平臺無理由不予退款,更是在為難客戶。陳女士要求馬蜂窩全額退款並道歉。

315維權|馬蜂窩麻煩纏身,被列為被執行人、用戶投訴退款難

據瞭解,1月23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宣佈1月24日起暫停所有國內團隊遊業務和機酒服務後,出境遊也在27日起被陸續叫停。針對陳女士反映的問題,新金融深度撥打了馬蜂窩平臺客服熱線,但電話撥通後,聽到的是一段自動語音留言:“目前平臺的客服電話量和退改申請量較大,您如需取消訂單可登錄馬蜂窩App自助操作。”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和陳女士遭遇相似的消費者不再少數。另一位葉先生表示,疫情發生後,自己2月初聯繫馬蜂窩平臺因航班取消,酒店無法入住,需取消訂單申請退款。反映後平臺無任何反饋。直至3月初才接到客服電話告知無法退款,理由是“訂單日期已過。”

消費者王先生反映,受疫情影響1月24日晚,他在馬蜂窩旅遊APP中對1月29日的返程航班申請退票,退款原因為“改變行程計劃”。然而2月1日王先生收到機票退款發現,2275元的機票僅收到87.59元。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在馬蜂窩航班訂單成功取消後,平臺存在拖延退款的現象。消費者徐女士取消航班訂單後遲遲沒有收到退款,聯繫美國聯航客服人員得知該訂單2月份就已經退款,資金已經原路退回,但徐女士表示,自己多次聯繫馬蜂窩,平臺卻一直以代理商沒有收到退款為由,延遲退款。

新金融深度在馬蜂窩旅遊APP中退改指引中看到,平臺明確通知,國內機票根據民航局最新規定,2020年1月24日0時前購買的2020年1月24日0時後起飛的航班,無論航班是否起飛,都可以在客票有效期(客票出票之日起一年內有效)內幫助申請免費退款。如有特殊航司政策,將以航司實際辦理細則為準。


此外 ,文化和旅遊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2月28日下發的《關於妥善處理疫情旅遊投訴的若干意見》明確,旅遊企業應當在扣除實際支出且無法挽回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旅遊企業對於不能退返的費用,應提供明確的支出且不可退還費用的證明材料,確保旅遊者的知情權。

2


去年來麻煩纏身


馬蜂窩以旅遊攻略起家,大量粉絲在這裡種草景點、看旅遊攻略,良好的場景也讓馬蜂窩從一個小而美的社區轉型在線旅遊服務平臺。2015年,馬蜂窩APP更名為“螞蜂窩自由行”,業務覆蓋機票預定、酒店預定、門票、用車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9年5月,馬蜂窩獲得2.5億美元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啟明資本、元鈦長青基金、聯創旗下公司共同跟投。除此以外,馬蜂窩的投資方還包括厚朴基金、高瓴資本等,截至目前已融資共約 50 億元。

最近的一輪融資後,馬蜂窩曾宣佈未來一至兩年將會把IPO提上議程。不過,2019年馬蜂窩卻是事件不斷,麻煩纏身。

2019年4月,馬蜂窩有馬蜂窩在職員工對媒體爆料稱,馬蜂窩目前正在進行裁員,裁員人數佔整體員工數10%,遊記部門和攻略部門是裁員重點。

此次裁員或和之前的監管部門約談要求整改有關。2019年4月3日,工信部網站發佈消息顯示,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網信辦三部門聯合約談馬蜂窩,對其網站和移動應用商店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及違反“九不準”內容沒有盡到審查義務並立即停止傳輸一事進行嚴厲批評,提出立即整改要求。

2019年12月,馬蜂窩再次被網友在脈脈上爆料稱大比例裁員。裁員從 12 月 12 日開始,比例為 40%,賠償方案為 N+2,留下的員工除搜索推薦,內容中心等核心部門外,其他均沒有年終獎。

一年兩次“被曝裁員”,馬蜂窩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是基於“正常業務架構調整”的“人才引進計劃”,“今年以來,提高人效、增強戰力是組織升級的核心目標,內容增長及收入增長符合預期”,因此帶來了“一些老同事離開”。

315維權|馬蜂窩麻煩纏身,被列為被執行人、用戶投訴退款難


在外界看來,經過多輪融資後,無論是公司發展還是投資人的要求,馬蜂窩上市成為下一階段的目標,但作為依靠內容起家的平臺,如何跟商業結合,走哪條盈利模式是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馬蜂窩一年內2次裁員,產出不行,只能縮減投入裁撤團隊。

3


疫情下的馬蜂窩何去何從


前腳公司內部剛剛調整完,後腳就趕上了疫情的衝擊,馬蜂窩可以說是被前後夾擊。

據《北京商報》報道,馬蜂窩旅遊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發生後,大量遊客集中變更行程,境內外機票、火車票、酒店、門票、用車、當地玩樂等全品類旅遊產品均出現了大量退改要求,截至1月30日,馬蜂窩旅遊已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資5億多元。”

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疫情爆發後不到20天,馬蜂窩的退訂單量已達到百萬級別。“但面對退訂時整個行業的反應速度和效率非常分散,在面對疫情時反應也會相對遲緩。其他各大旅遊平臺,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局面。如何在這麼大的壓力下迅速匹配人力、財力和技術,誰都沒有成熟的經驗。”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直言,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重災區”,現在,多數景區和酒店目前都處於停業或半停業狀態。總體來看,一方面,疫情期不出行造成行業收入銳減,另一方面,旅遊業人力成本非常高,這使旅遊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且短時間內無法緩解。旅遊企業一邊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一邊面臨著集中退改造成的處理速度和時效約束,壓力可想而知。

儘管訂單退訂數量激增是所有OTA平臺面臨的問題,即使平臺全面出擊也並不能保障每一位用戶都得到及時、滿意的處理。但消費者的訴求近一月才得到回應,導致平臺用戶間矛盾激化,也暴露了馬蜂窩在供應商管理、售後客服等方面的無力之處。

2003年非典結束後,同程、去哪兒網、途牛、窮遊、馬蜂窩等在線旅遊企業紛紛成立,實現了業務飛躍及創新。“這次疫情對整個旅遊行業乃至中國互聯網業也將是一次大洗牌。在這次洗牌中,本身不夠健康、不可持續的公司可能會出局。”陳罡坦言。

但長期來看,整個旅遊業消費群體本身的消費訴求不會改變。新金融深度注意到,馬蜂窩近日發起了“雲住店”民宿直播計劃,邀請民宿商家入駐馬蜂窩直播間,分享各地特色的旅遊資源和住宿體驗。同時通過“大家一起雲旅行”、“2020硬核平安符”、“一次挑戰自我的體驗”等話題激發用戶曬出更多的旅行圖文或短視頻,分享體驗。

用戶都是用腳投票的。目前來看,接下來,馬蜂窩不管是盈利模式還是產品退改服務上都需要做全面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