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职场中老板都希望招到的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即便招不到这样的员工,也会刻意培养:你是我最看中的,这个岗位只有你来做我才放心;这个岗位工作量没有多少,顺手就干了,再给你加200块钱……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职场:那个一人干了部门50%的量,努力干活的员工辞职了

一个努力干活的员工与偷奸耍滑的员工,一个月的工作量差别有多大?

就拿搬砖来讲,至少是一辆大卡车的区别。

在部门里,一个努力干活的人工作量能够占到部门的50%以上,一个人顶四个不是传闻,一个人的效率,积极者和消极者,差出几十倍很正常。努力干活人的成绩展示给老板,老板以为是员工的工作职责,没什么惊讶,只能看到你出错了,你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提升。对于别人,没有被看到。

就这样,一些刚进公司或者体谅老板的员工们,被老板激发的一人做了多个岗位,表面上看员工的能力是提升了,到在职场中,一人多岗到底好不好呢?

01辞职还被骂的小胡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我叫小胡,是这家公司做了10年的老员工了,老板就是以“你干活,我放心”为由,让我一人干了五个岗位。可想而知,这工作量,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后来我跟老板反馈,老板却说你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我呵呵了,然后辞职了。

其中重要两项直接停摆快一年,后面接我岗位的,也只接其中一个,而且还隔一个月辞职一个,辞了三个。

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都辞职一年了,老板还打电话过来骂我:你要辞职也不把别人教会了再走!我都无语了,别人很睿智不学我有什么办法,90后新人也牛掰,直接顶领导:我就拿一份工资凭什么做那么多!

现在想想,90后怼的优秀啊!你说何必呢,做多错多骂多,到后面不仅身体不行,经常下班的时候看着旁边的大楼,想爬上跳了,抑郁了,想不开,心里委屈啊!

02底薪高的小李

小李因为有工作经验,底薪比其他的新员工要高一些,工作能力强,老板的期望很高,部门50%以上的单子被小李搞定了。能力强,被老板委以重任,希望小李天天加班。

小李住的地方离单位比较远,白天的时候,工作效率高,别的同事还在考虑怎么做的时候,小李已经完成了。当有同事完不成工作时,提议老板,小李的底薪高,工作交给小李负责。

三个月后,小李辞职了,底薪高代表思维水平高,不是多做工作和天天加班。

03申请加薪失败的小王

小王是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干了好几个人的工作,质检,技术支持,研发,出差拓客,甚至公司的电路和电脑维修,设备维护也都是小王干。

随着物价上涨,小王感觉工资待遇不够用,小王了解其他公司的待遇,自己的工资偏低,向老板申请加薪到4500.老板不同意,说小王还需要更加努力,以后公司会考虑加薪。

小王辞职找到新的工作,薪资待遇给到5000,只负责技术,非常轻松。后来,听说老板找了四个员工来替代小王的岗位,每个人的薪资给到4000.原老板打电话让小王回去工作,小王拒绝了。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在团队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总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善于克服困难的人,却总是可以得到较容易完成的任务。

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

慢慢的,“快牛”也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绪影响下,成为团队的离心力和破坏力。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能者多劳的结果,往往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多劳多责。

你能干,你老实,那你就多做一点,是你的,不是你的,统统都让你来做,谁让你能干,能把活做好呢?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本来也没什么错,但一切只让干活,不让吃肉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只有不断增加的劳动量,酬劳却一点不增加,即使加薪也少得可怜,这就扯淡了。

能者多劳的时代已经过时,多劳多得才是王道!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人性是趋利的,没有不愿意干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励不到位!

正如任正非所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简单,粗暴,在理!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永远相信:

  1. 利益点在哪里,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在那里。
  2.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3. 只有当员工主动为自己而干,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强的。
  4. 人性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利益驱动,员工不会拼命干;
  5. 人性是懒惰的:如果员工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高薪酬,他更不会努力干!

所以:

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帮他算得清清楚楚。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设计销售、业务人员的多元化激励:如下图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业务员KSF薪酬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偏较小值。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及年终奖分配机制

只有高级业务员才资格晋升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采用根据下属业务员人数定出相对应的团队业绩平衡点(不含个人),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带团队,业务经理享有团队业绩提成分配。

2)高级业务经理:1年团队(3个业务员以上,不含本人)人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即可晋升为高级业务经理,享受更高的团队提成分配。

当然这种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础上,年终时额外进行奖励优秀业务员,每年奖励金额分3年奖励,让员工一直在公司里有预留的奖金,员工如果主动离职,剩余的奖金就不再发放,这是通过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来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没有员工是“多功能型”的,员工: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