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地產業務:生態優化、產業升級》學習體會

本次課程劉總從新冠病毒對中國的整體影響、從產業生態的角度研判了疫情對園區經營行業的影響、趨勢和應對措施等方面全面解讀了此次疫情下與產業地產業務的生態優化。

疫情之於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猶如園區之於產業生態體系,作為園區的運營與建設單位來說,要建立健全園區的管理體系、增值服務體系,樹立對客戶的真正的服務意識。

從目前的疫情發展角度,因為新加坡的民眾素質,全員意識,新加坡控制好,目前來看,日本亦取得很好的控制,同樣,企業管理猶如疫情的控制。要提升整個園區的整體意識,如何通過運營建立起園區的素質與意識,個人覺得要從打造園區特有的園區生態文化開始。

從目前全國的復工形式來看,普遍存在優先復工規模以上企業,然而在實際產業生態規律中,並不是規模以上,整個產業就可以運作,整個產業並不是斷裂的。中國產業門類齊全,相對於全球來說抗疫有優勢,以此推之,園區也是產業生態,不能只靠大企業,要更加註重全產業,應對危機。這就要求我們對前期的產業規劃與招商上下一定的功夫。

對於園區來說如何幫到企業?服務痛點,也就是服務的價值!衛生防控體系就等同於孵化服務體系,其對應的萬億市場等同於服務市場,對於園區來說,其真正的商業模式是否能走通,區別於二房東的關鍵也是產服能力。

此次疫情對產業的影響,要體現在智能製造,電商,5g,機器人等行業領域勢必有大機會。辦公方式轉變勢必會對聯合辦公及園區帶來影響,從空調,電梯設置、空間設置、空間選擇等等。對於園區來說,專業專注核心業務。細分產業,做產業生態,聚焦,專注,提升。找獨角獸都是偽命題。

產業地產未來產品形態也會帶來改變,比如聯合辦公。重資產的產業園怎麼算資產的帳,追溯上一個層面根本決策,做長線思維,大資金就持有,資金配置問題。還有就是產業配住宅,是為產業而做的住宅,打動政府就實實在在做產業,不能產業未做,住宅已售罄,這是一個產業邏輯的問題。有產業思維,商業地產核心商業,產業地產也一樣,符合產業客觀規律,不是手段。


《產業地產業務:生態優化、產業升級》學習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