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泥鰍生態養殖.訓培實用技術.記練飛立志養泥鰍“鑽出”致富路

近日,筆者在松溪縣花橋老區鄉大浦老區村的下田自然村看到社員正在裝車外運臺灣大泥鰍。在該社副理事長兼技術總監練偉的帶路下,筆者邊走邊看、邊問邊拍攝泥鰍養殖情況,詳細觀察了商品泥鰍養殖塘,泥鰍種苗養殖塘,還察看了泥鰍種苗培育池,溫室大棚種苗孵化池等。據練偉介紹,塘裡飼養的都是引進的臺灣泥鰍,給我留下印象最好的是周邊生態環境非常優美,山泉水質非常優良,山壠田土壤非常肥沃,是非常理想的泥鰍生態養殖基地。

泥鰍養殖的行家裡手……練飛練偉倆兄弟

練飛練偉兄弟倆創辦經營的“飛達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是“福建省農村青年致富種子工程”項目、“南平市老區青年致富奔小康‘種子’”,南平市關工委表彰的“優秀種子”。它是一家集種苗繁殖、生態養殖、水產加工、市場銷售融一二三產業於一體的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是養殖臺灣大泥鰍、本地青鰍《圓鰍》。臺灣大泥鰍與傳統養殖的泥鰍相比,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產量高,適應氣候能力更強,經濟價值更高等優點。臺灣泥鰍相比傳統泥鰍,克服了環境的影響,不僅適合閩北地區大面積的養殖,從水花到成品泥鰍,養殖5個月即可上市,而且個頭大,平均可達2兩重,最重的可達到半斤以上,臺灣泥鰍一般畝產達3000斤,最高可達5000斤。

目前巳經建成了集泥鰍親魚培育、苗種孵化、苗種育成、成鰍養殖一條龍的泥鰍繁殖、養殖基地,年產各種規格種苗數千萬尾,產品銷往國內許多地區。獨特優質的苗種,給廣大客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兄弟倆還著手培育青鰍苗(俗稱本地泥鰍),克服重重難關,最後也獲得成功。青鰍經過幾代優選,繁育的種苗生長速度大大提高。該基地的泥鰍苗,經人工繁育後,成活率也大大提高,可適應各種人工自然生態環境。精心飼養每畝利潤可達萬元以上,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現建有泥鰍苗種培育池,溫室大棚水泥孵化池近十餘畝,其養殖孵化設備等配套設施也相當的完善,其養殖區域已輻射周邊幾個省份的十餘個縣市,推廣養殖面積數百畝,年生產泥鰍寸片苗種近3000多萬尾,泥鰍繁育水平在閩北已經處於前列,成為閩北特種水產養殖的科普養殖示範基地。現有員工13人,水產技術員9人,養殖基地上百畝,年銷售產值超千萬元。

合作社有個新宗旨 免費提供三種服務方式

一是對引種戶均免費培訓養殖技術,提供整套的養殖技術資料,規模達到1畝以上的養殖戶均免費納入高產淡水泥鰍養殖服務體系,免費享受服務體系會員式管理和長期提供養殖技術服務,必要時可派專業技術人員上門幫助解決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技術問題。

二是對養殖服務體系會員長期免費提供全國各地的市場行情和具體銷售價格,提供區域需求量和缺口信息,免費為群體會員在中國水產品行情網上發佈產品推廣信息,解決偏遠地區養殖戶的銷售困難,確保養殖一戶、成功一戶、致富一戶。

三是合作社的專業泥鰍養殖技師,可根據全國各地養殖戶的實際情況,免費為養殖戶制定合理的養殖模式,全程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服務,真誠為養殖戶排憂解難,解決後顧之憂,提供堅實的泥鰍養殖技術保障。

該基地在專注福建本地市場開拓的同時,為國內超過百家大中型泥鰍養殖戶提供了各種優質泥鰍苗,真誠、用心、專業的服務贏得了廣大養殖戶的信賴和好評。

獨闢蹊徑的培訓模式……六個特殊為鰍業發展做奉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依靠誰?不僅要依靠科技人才的創造,而且還要依靠勞動者素質的提升來創新。飛達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創辦者練飛、練偉兄弟倆一心撲在松溪鰍業的發展上面。為了不斷壯大發展松溪鰍業,他們在“養殖百畝泥鰍,年產值超千萬元”的基礎上,創新松溪鰍業新動能,獨闢蹊徑的培訓模式。從今年的3月1日到4月23日在松溪縣花橋鄉大浦村下田自然村舉辦了3期別開生面的飛達泥鰍養殖技術培訓班。培訓班的宗旨是:“只要堅持,夢想一定能實現” 。參加3期培訓班學員來自全國共88人,其中來自外省22人(有廣西、江蘇、浙江、江西),佔總人數25%;本省其它地市29人,佔總人數33%;本南平市、縣37人,佔總人數42%。如圖5、6、7(練偉提供)。參加培訓班學員有六個特殊:學員特殊,都是專程來學習泥鰍養殖技術的;學習地點特殊,就在泥鰍養殖基地裡;授課內容特殊,自編的泥鰍的一生;講課方式特殊,互動互相提問題,解答問題等;住宿用餐特殊,純農家萊;掌控效果特殊,多媒體授課,內容更豐富直觀。大家都恨不得多問多學,一口氣把養殖泥鰍的知識全部學會,裝進頭腦裡,攝入手機相機內;帶回去紮下根,動起來,養起來,變成錢,肥起來。

為了把培訓班辦得更好,飛達養殖專業合作社,自籌了6000多元資金購置了多媒體播放器、音響等講課教學器材;自己動手、動口上課,與學員緊密聯動,親情互動;自力更生,抱團組群,創新發展松溪鰍業;自創形式,把一、二、三產業融合,共同闖市場,並在省會福州市內相繼創辦了三家“乾柴烈火”(松溪鰍業)泥鰍館連鎖店,生意紅紅火火。

通過獨闢蹊徑的培訓模式,與學員們建立了橫向聯繫,簽定了上百畝的鰍苗供應鏈,建立了養鰍學員群的連接鏈,加深了今後諮詢管理的聯繫網絡。帶動農民養殖戶110多戶,帶動養殖面積1000多畝,2016年可望新增產值1000多萬元,可新增利潤200多萬元。目前是我省特色淡水漁業的精品園,省規範化繁育基地和松溪縣科普示範基地。正在與省級科研單位聯手開展相關泥鰍罐頭的精深加工研究,可望取得突破。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六

圖1為練飛在南平市關工委“種子工程”“兩優”表彰會上代表“優秀種子”發言,圖2為練飛(右一)接受央視七科技苑欄目組專題採訪,拍攝了《健美泥鰍養成記》,並巳在央視臺抪過,圖3為經常舉辦培訓班合影留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