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就業齊鳴說 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近幾天,湖北省、武漢市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都在個位數,疫情阻擊進入關鍵時刻,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而這個時候,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也到了非常困難的時刻。

眼下,中小企業應該如何看待大環境?危機之中,如何堅守破局?湖北之聲、湖北經廣推出專欄《復產就業齊鳴說》,來聽齊鳴對話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

復產就業齊鳴說 企業如何

齊鳴:我們把一旦發生影響極其巨大、完全顛覆長期歷史經驗而事前卻根本無法預測的重大事件稱之為黑天鵝。如今黑天鵝的陰影幾乎籠罩了所有的中小企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佈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近九成企業賬上資金撐不到三個月。如何應對這次"黑天鵝"危機?國家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扶助政策,湖北省更是在2月8號出臺支持小微企業18條之後,3月14號又出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30條,其中哪一些可解燃眉之急?

葉青:3月14日出臺的《湖北省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簡稱"30條"),是對之前《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簡稱"18條")之外,補充了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在湖北省的落地執行條款。其中有這麼幾條值得重點關注:

1、加強對防疫重點企業的財稅支持。

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並可按月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對承擔疫情防控運輸任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支持企業直接融資。

2、國家、省級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有上市意向的,優先納入我省上市後備"金種子""銀種子""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進行重點輔導培育。

3、自3月1日起,中小微企業可連續6個月按3%的標準繳納住房公積金。

4、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其他條款,截止時間都是2020年12月31號,因此湖北省企業家在2020全年度都應該研究關注的。


齊鳴:通常我們說起中小企業,他們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徵,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說他們是經濟的中堅力量毫不為過。經濟環境對他們的生死存亡至關重要。

疫情會持續影響之後的大環境嗎?從數據的角度,您如何看待目前國內經濟大環境?

葉青:我們可以看看2003年非典時期的經濟狀況,當時暴發在5月份,影響的是第二季度的經濟。當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還是11%,第二季度跌到9%,第三季度恢復到10%。這次疫情也是一樣,第一季度影響最大,專業機構預計GDP增長會降到3%,我覺得這個預測比較可靠。但到第二個季度,應該就恢復回到2019年4季度的6%,第三、四季度應該沒有影響。我認為短期會有困難,但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齊鳴: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危機對於企業來說是風險也是機遇,在危機中迸發的力量,可能是之後進一步發展的新空間和原動力。

葉青:四個方向值得企業家們思考:

1、到家經濟:最突出的是餐飲疫情之後,外出聚餐預計短期不會恢復,如果企業提供食材到家、菜餚到家甚至是廚師到家提供服務,一定會形成新的增長點。此外還有到家試衣、到家理髮等等,都會有上升空間。

2、無接觸經濟:企業如何能做到無人但提供服務。比如這次疫情中碧桂園向武漢捐贈的兩套無人餐廳。

3、線上辦公:遠程開會、線上辦公等平臺。

4、健康經濟:醫藥、生物、醫院等,尤其是家庭醫生、全科醫生等,國家會有政策扶持,可能迎來爆炸式的增長。

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期,IBM為了保護員工,決定從零開始發展海外市場,結果真的打開了海外市場,成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2003年一場非典,讓阿里、京東、新東方等找到了新的方向一飛沖天。事實上,每一次危機,都是企業發展質量的壓力測試。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風雨之後我們必將擁抱彩虹。


主持:齊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