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扶贫车间采菇忙 撑起就业″致富伞″

双峰:扶贫车间采菇忙 撑起就业″致富伞″

扶贫车间里一工人正在采摘蘑菇。

双峰:扶贫车间采菇忙 撑起就业″致富伞″

扶贫车间里一工人正在修剪蘑菇。

红网时刻娄底3月16日讯一排排的铁架上,码放着一层层的菌包;一朵朵的蘑菇,从两端“破茧而出”,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成为人们盘中的“美味珍品”。3月15日,双峰县走马街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产业扶贫车间,10多名“娘子军”演唱着劳动“大合唱”,采摘、修剪一丝不苟,过称、包装秩序井然,一个个淌着汗水的脸上乐开了花。

走马街镇党委书记王贵祥说:“3年来,全镇的分散安置,集中安置的易扶对象,分别于2019年“十一”前全部搬迁入住。这个扶贫车间就安排位于镇区的大集中安置区,让对象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2016年,大泉村的王桂林,放弃长沙的建材生意,利用在道县学到的种菇技术,在本村创建了20亩的食用菌平菇基地。2019年7月,他将平菇种植搬进了集中安置区,建起了产业扶贫车间,极大地方便了易扶对象的就业。

“党和政府真好,为我们找到了这么好的就业门路″。正在采摘平菇的易地搬迁户夏丽芳拢了拢秀发,一边做事一边高兴地说。2019年7月,全家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房,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现在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加上扶贫政策的各种“红利”,她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活儿轻松,家里放心,比外面打工强多了,托党和政府的福!”50岁的王仁道,丈夫7年前去世,2019年搬进了光线明亮,豪华气派的新房。楼下的扶贫车间投产后,她是第一批员工,现在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

据了解,这个扶贫车间车间共600平方米,放置着14000个菌包,安置20多名搬迁户的贫困妇女就业。2月20日复工复产后,做事的员工统一佩戴口罩,消毒,测体温。扶贫车间重点管控,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场地消毒,平菇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