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0多天確診為零,卻不復工不開學。為什麼?

wangzhan


隨著我國抗擊新冠病毒成效顯著,全國多個省市已經有連續多天新增病例和確診病例“雙清零”的情況,因此也有網友會問:為什麼不復工不開學呢?下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1. 需要推動有序復工

其實全國的疫情防控就是一盤棋,我們每走一步都需要非常謹慎,因為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況且我們目前的成績得來不易,所以下一步棋更加不能盲目地走。雖然多個省市已經“雙清零”,但疫情風險仍然存在且依然嚴峻,所以並不是不能復工開學,而是要有序進行復工開學,不能一下子就全面放開。因為復工就會涉及到勞務輸出和輸入的人員流動性問題,甚至有些企業擁有大量的外國工作人員,這些問題都需要妥善解決才能推動復工,這是各地政府都不能輕視的。也因此在推動有序復工之前,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文件,首先將各地按照風險級別來劃分,然後對於來自不同風險級別地區的外地返程復工人員,要進行復工前的身體檢查或隔離觀察措施,以確保不會出現外地輸入病例。

2. 學校是疫情嚴防的重要陣地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同時也因為孩子的免疫力較成人低,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另外學校集體上課,需要幾十個人聚集坐在教室裡面,這樣既不符合我們不聚集的防控措施,也容易交叉感染,所以推動開學比復工要更加謹慎。這無論是對於教育部門還是家長來說都是非常矛盾和頭痛的事情,一方面不能正常開學會使得學生的學業跟不上,另一方面又害怕開學了新冠病毒會在學校裡重新蔓延,所以各地的教育管理部門需要權衡利弊,現在多是先讓高三、初三等需要參加高考和中考,且年齡相對較大的學生開學,再逐步分時間段分批開學。

3. 境外形勢不容樂觀

一方面逐漸復工開學需要我們密切監控,另一方面我們更加要嚴防輸入。最近本地的確診已經呈個位數,但陸續出現了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甚至已經超過了本地確診病例。鑑於歐美等國家的佛系抗疫態度,我們就更加要嚴防死守,以防國外的疫情之火燒回到國內。

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保住現在的勝利果實,哪怕短期內不能全面復工開學,但從我們的長期利益來看是很有必要循序漸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