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可能性推理技巧:從選項入手,分析削弱型題目的更優答案

行測可能性推理當中,令同學們頭疼的往往就是削弱和加強這兩種題型,首先它們在邏輯當中佔比較大,其次同學們也往往在一些選項中糾結卻最終選擇了力度稍微弱一些甚至是無關的選項當作“正確答案”。本文中公教育專家將通過一些例題來給大家講解削弱型題目中遇到迷惑選項的時候,該從哪些角度進行分析,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例:超級高鐵與大眾的出行密切相關,它最吸引人之處,就是其運行速度遠超輪軌式高鐵列車,時速可達600千米至1200千米,甚至有很多人斷言能夠達到4000千米以上。這類超級高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列車須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氣壓管道中運行。具體而言就是通過抽取空氣達到接近真空的低氣壓環境,採用氣動懸浮或者磁懸浮驅動技術,讓列車在全天候、無輪軌阻力、低空氣阻力和低噪聲模式下超高速運行。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超級高鐵實現可行性的是:

A.超級高鐵在某些線路中無法實現低氣壓管道的密封

B.在超級高鐵運行的真空管道中維護設備將異常艱難和昂貴

C.在真空和低氣壓管道中的某些必要設備將無法使用

D.超級高鐵一旦出現失控將對乘客的人身安全帶來可怕的後果

答案:C。中公解析:分析題幹我們可以梳理出這道題的邏輯主線——通過分析超級高鐵的優勢從而認為超級高鐵在未來大有可為。此題為削弱型題目,A項指出超級高鐵在某些線路中無法實現低氣壓管道的密封,可以削弱,保留。B項指出在真空管道中維護設備異常艱難和昂貴,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超級高鐵在未來未必可以推廣實現,可以削弱,保留。C項說明超級高鐵的一些必要設備在真空或低氣壓管道中不能正常運行,也可以說明超級高鐵的概念不可行;D項說明超級高鐵在出現失控的情況下會造成可怕的後果。這道題目的四個選項其實都可以削弱超級高鐵實現的可行性。A項只是說明其在某些線路中無法實現低氣壓管道的密封,但不意味著超級高鐵就無法實現,所以此選項力度較弱;B項強調的是維護設備艱難且成本高,但這些同樣不能說明超級高鐵就不能實現;C項側重於強調超級高鐵中的一些必要設備無法使用,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必要設備,也就是說在真空或低氣壓管道中超級高鐵根本無法有效運行,也就是說明了超級高鐵不具有可行性,有力的削弱了題中的結論;D項通過一種假設,即出現失控的這種假設來說明超級高鐵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假設不代表必然發生,所以這個選項力度也是較弱的。故答案選C。

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來總結以下,對於削弱型的題目來說,什麼樣的選項力度不足:

(1)當選項當中出現“一些”“某些”“部分”“個別”等這樣詞眼的時候,往往可以削弱,但是力度不足;

(2)當選項當中涉及到金錢或技術問題時,如“這項技術對人員的要求較高”“這個事物成本很高或維護費用昂貴”等,我們需要考慮這樣選項當中的問題是否可以解決,如果可以解決的話那麼這樣的選項也是削弱力度較弱的,往往不予採納;

(3)選項通過假設一種不理想的狀況去削弱題乾結論的,由於只是一種假設的狀態,而不是必然會發生,故這樣的選項也是削弱力度有限,往往不是我們的最佳答案。

例:我們通常需要7~9小時睡眠,過長的睡眠可能意味著健康隱患。過去十多年的隨訪結果表明,每晚睡眠時間長期超過9小時的老年人,患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是同齡人的兩倍。因此,長時間的睡眠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早期生物學指標。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一些參與隨訪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睡眠狀況並不能準確描述

B.因意外或其他疾病發生大腦損傷的老年人會出現過度睡眠

C.一些研究發現,許多睡眠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也出現了老年認知功能障礙

D.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與大腦中聚集的一種蛋白有關,當人體試圖清除這一蛋白時,需要更長的睡眠

答案:B。中公解析:題幹認為長時間的睡眠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指標。A項一些老年人不能對自己睡眠狀況進行準確的描述,其實是想說實驗的初始數據並不準確,然而A選項的問題在於一些參與隨訪的老年人,這個“一些”描述的老年人到底有多少我們無法確定人數到底佔總人數的多少,所以A選項的削弱力度有限;B項指出老年人會出現過度睡眠是意外或其他疾病引發的大腦損傷導致的,屬另有他因,有效的削弱了題幹當中的結論;C項討論的是睡眠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與我們題幹當中討論的睡眠過長的人群無關;D項通過描述人們清除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的蛋白需要更長的睡眠,加強了題幹當中的結論。此題為削弱型題目,故答案B。


行測可能性推理技巧:從選項入手,分析削弱型題目的更優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