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中醫怎麼解釋發燒的?人為什麼會發燒?為什麼有的人會高燒不退?孩子發燒真的需要打點滴嗎?關於發燒的種種問題,這一篇深度長文讓你啞口無言!!!

張仲景的《傷寒論》在漢代寫成,距今1800年了,但是它仍是中醫學的最經典的著作之一,地位非常之高,堪稱「方書之祖」。傷寒論經歷了接近兩千年的時間流傳至今,其中確有著很多深刻的中醫學原理至今仍可為我們所用。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在這本書裡面,就非常詳細的講述了各種關於退燒的方法,包括各種藥物的使用,各種基本的理論和各種退熱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我們如果很深入細緻的瞭解這本書,我們就可以很好的掌握關於發燒和退燒的相關知識和技巧。所以,在這裡我特別強調學習傷寒論對於提高我們中醫的認識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

發燒,簡單來講,就是體溫的升高,就是我們用手觸摸身體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皮膚溫度的升高,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體溫的升高就是我們俗稱的發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發燒。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皮膚的溫度實際上是由陽氣的聚集來維持的,就是說皮膚能有溫度,是因為陽氣聚集在皮膚,所以才會有溫度,包括我們正常的體溫,是一種良性的,持續的陽氣的存在狀態,正是因為陽氣的持續存在,所以才能夠讓我們的皮膚保持一定的溫度。

這個陽氣聚集過多的時候,就會造成體溫的升高,造成皮膚溫度的上升,怎麼樣來理解呢?

不一定是發燒的時候 ,比如說你靜靜的坐在這裡,你摸一下自己的手臂,會感覺到一定的溫度,然後你在室內做一些運動,比如說仰臥起坐,啞鈴操,跳跳健身操,或者去外面跑幾圈回來,你會感覺到手臂發熱,他為什麼溫度會上升呢,就是因為陽氣向皮膚聚集造成的。

為什麼呢?因為你在運動的時候,陽氣就會從你的肺臟蔓延到皮膚從而造成皮膚溫度的升高摸上去涼涼的,這也是肺主皮毛功能的失調的一種表現。

中醫裡面有一種說法叫“肺主皮毛”。

什麼意思呢?文字看起來很簡單,實際意義卻很豐富。可能很多人包括在中醫院校裡面學習的同學對於這個專業的詞彙非常的熟悉,可是未必就真正理解到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什麼才叫肺主皮毛呢?

完整的解釋就是說“皮膚的陽氣是由肺臟所管理的,同時皮膚的陰液也是由肺臟來管理的”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所以說“肺主皮毛”也必然有兩個方面。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一來是肺臟能管理皮膚的陽氣

二來肺臟也能同時管理皮膚的陰液或者叫陰氣

氣液本身是不同時間段的不同狀態,他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統一的稱為肺也可以管理皮膚的陰,那另一面是肺可以管理皮膚的陽。

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這個理解來自於《傷寒論》,雖然這是老師本人在經過對傷寒論長期的研究整理過後得出的一些規律。

正是因為皮膚的陽氣來自於肺臟的“輸布”,“輸布”的意思就是輸送和佈散。從肺臟出來以後去往全身的皮膚。我們全身的皮膚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皮膚互相連接,是沒有縫隙,從而維持了我們皮膚所有的溫度,當肺臟的陽氣向皮膚運送過多的時候,就會造成皮膚溫度的增高;如果陽氣輸送的過少,就會相應會造成皮膚溫度的下降。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中醫裡面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肺主宣發,這個裡面講的是肺臟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向外透散宣發。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肺臟的陽氣要經過皮膚外面的腠理宣發透散,透出去,散出去,這樣才能維持保證我們的肺臟功能的正常。

皮膚是會呼吸的,實際上講就是陽氣向外持續的疏散。

講到這裡,就引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受涼的時候,著涼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晚上睡覺,開個窗戶,冷風吹進來。開個空調,溫度太低了,晚上冷空氣吹進來,或者很多小孩子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早上起來就出現發燒。

為什麼會發燒?

就是因為寒氣損傷了人體。

進入到人體的皮膚表面,然後關閉了一部分的毛孔,就會導致皮膚裡面的陽氣在向外疏散的時候出現障礙,閉住了。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陽氣會在皮膚的下面持續的聚集,就像下班了,你要從公司的門口出去,有人把公司的門堵住了,那麼是不是全公司的人都要聚集在門口?

這時候是不是門口聲勢很好大,人群躁動,表現出一種想衝出去又衝不出去的感覺,被困住的感覺。人體也會出現這樣的反應,陽氣就會大量的聚集在輸布的通道毛孔的附近,從而造成一種陽氣的持續聚集。然後肺臟會對這些陽氣重新進行調配,調配到其他出口。

但是,陽氣對周圍陽氣的佈散就會引起皮膚溫度的升高,從而導致體溫的上升。閉的陽氣停留在皮膚得程度和量會越大,人就會出現體溫38度,甚至燒到39、40度,這就是不同程度的陽氣在皮膚聚集所導致的。

這種持續的發熱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表證,表的意思就是在體表的意思,除了發燒之外還會怕冷,為什麼?因為是寒氣,寒氣從皮膚的毛孔進入到皮膚的下面,它不一定就停留在表面,由於寒氣要進來,所以引起一種寒顫,怕冷的現象,合起來就是惡寒發熱,就是怕冷和發燒都存在,這就是感冒的一種表現。

在中醫學裡面把他叫做傷寒表證,所以張仲景寫的這個傷寒論為什麼這麼重要,傷寒的額意思就是陽氣被寒氣所傷,從而引起各種各樣的病。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發燒實際上就是這其中的一種。

正是因為傷寒講的就是發燒,包括我們以後要講的便秘啊,腹瀉啊,這些每天都會碰到的問題。所以說掌握之後,對於我們的養生保健。回到剛剛說的問題,講到了這個傷寒表證,講到了發燒的基本原理。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的人會高燒不退?

我們講,寒氣閉住了毛孔腠理造成陽氣持續不能向外輸散,這時候就需要使用發汗劑,或者叫辛溫發散藥。

我們在中醫學裡面有個非常有名的方劑叫麻黃湯。我們吃的很多的感冒藥都有麻黃鹼 這個成分,麻黃鹼就是從麻黃中提取出來的作為一種成分濃縮之後作為一種西藥,這些都是來自於麻黃。但是我們中藥裡面不講究提煉,我們更講究原生藥材,因為我們講究搭配,比如說麻黃湯裡面還有其他藥物。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那麼這種辛溫發汗的藥物,入肺經然後能夠幫助肺臟的陽氣向外輸,這個是最關鍵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在用的很多退燒藥吃完之後都有一種效果,就是出汗。只有出汗才能退燒,結合上面的內容,我們就知道其作用原理就是通過出汗,讓肺臟的陽氣通過毛孔,向外宣散,加速宣散。

通過這樣的引導以後,陽氣不在聚集在皮膚的表面,從而導致體溫的下降,皮膚的溫度就下來了,這才是退燒的一個基本原理。

除了這個寒氣閉住毛孔會引起發燒之外,其次傷風也是會引起發燒的。風,在中醫裡面屬於陽邪,我們剛剛講的寒邪是屬於陰邪。那麼這種屬於陽邪的風邪,進入人體後就會傷到陰。陰氣重就會傷陽,陽氣重就會傷陽。那麼這個陽邪傷到陰液也會引起發燒。

陰液受到損傷之後,陽氣就會聚集,特別是風邪,進來以後也會造成體表溫度的升高。但是他跟寒邪入侵皮膚的不太一樣,風邪主疏洩,就是能擴張毛孔,不止讓你發燒還能讓你出汗。而且他是直接閉住,不讓它(陽氣)出來,所以傷寒是沒有汗的,而傷風是有汗的,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區別。

所以這就是我們中醫學傷寒表證,中風表證是不一樣的。一個傷陽,一個傷陰,那麼傷風表證,除了要把風邪趕出去之外,還要維持這個陰液的平衡。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那麼我們剛剛講,肺主皮毛,肺不僅僅管理皮膚的陽氣,還管理皮膚的陰氣。傷寒論裡面又有一個著名的方子桂枝湯,它就是專門用來平衡在傷風感冒後陰液失調的,也是專門用來治療傷風感冒的,這兩個方子是非常有名,一個叫麻黃湯,一個叫桂枝湯,想在很多方子都來源於這兩個最基礎的方劑。

正是因為發燒都要分傷風感冒,傷寒感冒,或者是其他。今天我們不推開講。要想只用一兩副藥就解決感冒發燒,就需要準確的辯證論治,也就是把證辨準了,才能用正確的藥物去給與治療,這樣才能做到立竿見影,不然辯證錯誤,後面引導出來的方藥也會是錯誤的。中醫所說的理法方藥,理都錯了,更別提後面的方藥了。

這裡就提一個問題,有一些人發燒之後,喜歡打吊瓶打補液,說:“郭老師,我不用你這個方子,我去醫院打兩瓶補液,燒不就退下來了嗎?”沒錯。有些人是可以通過打補液得到緩解,是可以打到退燒的效果的 為什麼有部分人是可以通過打補液起到作用的呢?

深度長文|中醫是怎麼認識發燒的?

打進去的這個液體,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葡萄糖,一種是生理鹽水,那麼這兩種物質本身,在中醫裡面都屬於陰的範疇,那麼加上液體,被稀釋的鹽和糖,含有水的成分,合在一起,統統歸在陰液的範疇,而肺臟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肺朝百脈,就是我們全身的血脈最後都會回到肺臟,要朝向肺臟去流。

這樣一個意思。不管你從從哪裡去輸液,最後都會回到肺臟,這個實際上就是給肺臟增加一些陰液,你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們講中醫學始終是要講陰陽的,就是一個調整陰陽平衡的學問,在處理發燒的時候,肺臟的陰陽平衡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大量的液體補充肺臟,就會潛藏肺臟的陽氣。大家注意,你發燒的時候,陽氣大量聚集在體表,打了補液之後,就會引起肺部的陽氣的潛藏 陽氣收住了,不再往皮膚去,或者本來在皮膚的陽氣撤了回去,因為陰陽要平衡。

肺臟裡面的陰液多了,那體表的陽氣就得回撤,你就會發現,經過打吊瓶之後,肺臟的陽氣回收之後,體表溫度就下來了,你就退燒了。所以很多人樂此不疲,總覺得應該打吊瓶,因為立竿見影, 可是你不知道體表的邪氣沒有驅散的話,陰陽平衡也只能維持一時。今天打了吊瓶,陰陽暫時平衡了,但是再繼續下去,由於體表的邪氣沒有祛除,很快陰陽又會失去平衡。

持續失調,人會怕冷,可是你很快又會怕冷,甚至怕風。陰陽又再次失去平衡,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打了吊瓶退了燒,下午又發燒又來打吊瓶,以為持續打吊瓶會好。這時候就產生了問題,持續的向肺臟輸送陰液,雖然經過一段時間,邪氣在體表一直停留,逐漸來回折騰之後,這樣反而好的慢。

有時候醫生說不用啊,但是還堅持要打,這就不對了,醫生會識別到底需不需要繼續打吊針。

體表邪氣在體表有停留時間的,可能過了六七天,人體正氣上來了就把邪氣驅散掉了。過度的補液又造成了新的問題,肺內的陰液開始過度的積聚,所以你開始咳嗽了,開始有痰了 ,之後你會有疑問,為什麼燒好不容易退下來了,為什麼又咳嗽了,所以這個跟肺臟的陰陽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以說,並不是打吊瓶打補液就一定能夠退燒的,有一些人老是要求醫生給他打消炎針。 消炎針一般都是抗生素,就是在鹽和糖裡面加入抗生素,從中醫來講,抗生素都歸為清熱解毒藥,這種要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打擊人體的陽氣,消解掉人體大量的陽氣。

能夠平衡很多聚集在皮膚體表的陽氣,能夠退熱,實際上也是損傷了自己的陽氣,這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所以在補液打了幾天之後,就出現了其他的一些症狀,是咳嗽,咳痰的症狀。

因為陽氣損傷過度,所以說真正要退燒,特別像這種傷風感冒,傷寒感冒引起的發燒,不是要馬上打吊瓶,而是吃一些宣透的藥讓肺臟的陽氣正常的向外宣散,通透了自然了就好了,不需要進入後面的流程,不需要去打吊瓶。

那麼今天我只是簡單的講了發燒的一些基本原理,還有關於傷寒感冒傷風感冒引起發燒的基本原理和解決辦法,首先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思路,以後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有大概的一個思維框架,不至於病急亂投醫,盲目的要求醫生開一些不必要的藥物,現在打補液要非常慎重。不要盲目的要求醫生,比如特別一些孩子發燒,家長就非常緊張要求醫生趕緊給孩子打補液退燒。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