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讀過中學歷史都知道,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太平洋戰爭的戰略轉折點,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就此從戰略攻勢轉入戰略防守,最終越打越沒落,被美國兩顆原子彈逼著無條件投降了。如果退回到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時段來看,日本人最終輸掉太平洋戰爭是沒有什麼懸念的,因為打仗說到底打的是國力,當時日美兩國的國力實在是相差太懸殊了,即使沒有這一次中途島海戰,相信美國人也一定會在後面的某個時間點迎來這一次戰略大翻轉。

但是如果回到1942年的6月份,可能當時連美國人也沒有把握說自己一定能在中途島打贏日本,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中途島海戰前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可以說是世界海戰史上唯一沒有打過敗仗的海軍,從中日甲午海戰到日俄海戰,再到偷襲珍珠港,日本都是最後的贏家。所以,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才會策劃這一場中途島海戰,試圖畢其功於一役,用一場戰鬥完成對美國海軍的絕殺。那為何最終結果卻是日本慘敗呢?關於中途島海戰,本文將從日本人的角度來談談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中途島海戰的背景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後,趁著美國太平洋艦隊無力出戰的機會,日本海軍實現了對東南亞地區的橫掃,協助日本陸軍接連攻佔菲律賓群島、馬來半島等地域,獲得了眾多寶貴的戰略資源,比如石油、橡膠、糧食等等,從而進一步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於是,日本軍方決定繼續拓展戰線,擴大海上防禦圈,以便未來更好地應對美國的還擊。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於是,日本把下一個攻佔目標設定在澳大利亞,日本陸、海軍一致認為控制了澳大利亞,就能讓英美失去反攻的最大基地,徹底斬斷英美收復東南亞的希望。因此,日本海軍又在珊瑚海附近和美國海軍進行了一場航空母艦對戰。這是人類海戰史上,首次雙方軍艦都沒有進入對方視線範圍之內就開打的戰爭,攻擊力量都來自日美雙方相隔上百海里的航母艦載機,這一戰也標誌著航母時代的正式到來。

最終,日本海軍損失1艘“祥鳳”號輕型航母和1艘驅逐艦,還有幾十架飛機被擊毀,美國海軍則沉沒1艘“列剋星敦”號重型航母和1艘驅逐艦,還有1艘“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受重傷,可以說日本海軍又佔到了便宜,這也促使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決定加快發動下一場大海戰,爭取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剩餘兵力,從而迫使美國坐到談判桌前向日本屈服,於是就輪到中途島海戰登場了。

海戰爆發的3大原因

為了打贏決定帝國命運的這一場海戰,日本海軍可以說是傾巢而動了!當時,日本聯合艦隊集結了共計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什麼潛艇、補給船,一共是350艘戰艦。它是截止當時,日本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兵。據說那一次出兵所花費的油料,就相當於日本聯合艦隊平時訓練+巡航一年所花費的油料。

為什麼會把戰場設定在中途島呢?從地理位置上講,它就是在日本到美國的正中間,所以叫中途島。那它多大呢?一共不到5平方公里。有人算過,這一次聯合艦隊出動的那些船,把甲板如果拼在一塊,都不止5平方公里。那你說中途島這個彈丸之地,為什麼一定要打呢?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1個原因,日本天皇很生氣,急於找回面子。

日本偷襲珍珠港算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導致美國短時間內根本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反擊方案,但美國政府又咽不下這口氣,同時也急需一次還擊行動來提振美國普通民眾的信心,於是美國海軍策劃了轟炸東京的行動。

相信看過好萊塢戰爭大片《珍珠港》的讀者都會熟悉這一段歷史。1942年4月,美國海軍派出一艘航空母艦,帶著16架重型轟炸機,在靠近日本海上防禦範圍最近的位置放飛轟炸機,直接突襲了日本首都東京。雖然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對整個日本社會和國民的的影響卻是非常大,大家設身處地的想想,連東京都被炸了,日本還能打贏美國嗎?而這種社會的動盪,更是引起了軍方的動盪。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熟悉日本二戰歷史的讀者基本都知道,日本陸、海軍相互視若仇寇的關係,絕對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葩。這次東京被美國海軍派出的轟炸機炸了,陸軍就開始叫囂海軍全是敗家玩意,花那麼大代價偷襲了珍珠港,結果還是被美國海軍打到家裡來了;而海軍則稱陸軍都是土包子,要不是陸軍拖後腿,日本海軍早就徹底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實現登陸了。

本來東京被炸就很鬧心了,陸海兩軍還在朝堂之上冷嘲熱諷吵個不停,結果就是天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要求海軍儘快幹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殘餘兵力,杜絕再次發生日本本土被襲擊的事情發生。於是,海軍順勢提出了中途島海戰的計劃,陸軍礙於天皇的面子,只好捏著鼻子答應協助,這才迅速促成了中途島海戰的爆發。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2個原因,日本海軍感受到了壓力,急於迫降美國。顧名思義,中途島剛好就位於日本和美國的中間位置,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前哨陣地。日本如果能夠攻佔中途島,不僅可以威脅夏威夷和澳大利亞,還能效仿美國的做法,派航母和艦載機直接襲擊美國大陸本土,這是美國無法忍受的,也是日本海軍有信心美國海軍一定會入彀應戰的底氣所在。

雖然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並順利佔領了東南亞大部分區域,但以山本五十六為首的一批海軍高層並未被暫時的勝利迷花眼,他們對於日美國力的差異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也知道日本不可能真正登陸美國大陸,最佳方案就是拿下中途島,然後以此為跳板,攻佔夏威夷群島和澳大利亞,讓美國失去反攻基地後,逼迫美國坐到談判桌前,和日本共商平分太平洋勢力範圍的事宜,正是這種如意算盤才催生了日本海軍的中途島海戰計劃。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3個原因,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賭性太大了。論遠見和威望,還有在日本國內的功勳和聲望,山本五十六基本上是日本海軍第一人,基本沒有海軍軍官敢於去質疑他的作戰方案。不過,山本五十六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好賭,這不是指賭博的“賭”,而是指他在處理軍國大事的時候,喜歡不走尋常路,總想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之前偷襲珍珠港就是出自山本五十六的手筆,但沒有炸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所以他不太滿意,就想著再來一次類似珍珠港這樣的戰役,一次性把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航母全部消滅,徹底奠定日本海軍的獨霸地位。這種性格的好處是贏就通吃,壞處則是敗就難以翻身。而此前一直賭運亨通的山本五十六基本早已忘記自己也會輸這回事了,所以,他才會操盤弄出了這個讓自己遭遇軍事生涯滑鐵盧的中途島海戰。

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既然兵力優勢巨大,並且又有山本五十六這樣的老油條精心設計,為何最後日本海軍卻是以慘敗收場呢?這就不得不提日本海軍在作戰計劃中出現的3個巨大漏洞。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1個漏洞:山本五十六的胃口太大,浪費日本海軍的兵力優勢。日本海軍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表面目標,當然就是佔領中途島,為下一步攻佔夏威夷群島做準備。但實際上,山本五十六還有一個深層的目標,那就是藉機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於是,他在策劃整場戰役的時候,明明有8艘航空母艦的絕對優勢兵力,卻硬生生分成了3份。其中,2艘航母往北逼近阿留申群島的美國海軍基地,發動佯攻,試圖讓美國太平洋艦隊分兵;南雲忠一率領4艘航母主攻中途島;山本五十六本人親率超級戰列艦大和號以及剩下的2艘航母躲在距離南雲忠一300海里之外的海域,作為伏擊美國海軍的伏兵和殺手鐧。

山本五十六的戰略設想當然是很完美的,但這也導致了一個戰略漏洞的產生,那就是他在這場戰役中想要達成的戰略目標太多了。稍微理智一點的人都明白,專注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好辦法,想得越多往往會錯得越多。偏偏山本五十六這樣的智者被自己的賭性矇蔽了雙眼,只想著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反而一個目標都沒能達成。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2個漏洞,日本海軍錯誤估算了日美雙方的兵力對比。日本海軍通過之前的珊瑚海大戰,擊沉擊傷美軍航母各一艘,他們按照本國的維修能力估算,美國受傷的“約克城”號航母至少要3個月時間才能再次出海作戰,所以在預設的戰爭中,日本海軍認為他們面對的只有2艘美軍航母,派出4艘航母迎戰絕對是穩贏不輸啊!

但是,令日本海軍沒有想到的是,“約克城”號航母跌跌撞撞開會夏威夷基地後,海軍僅僅用了68個小時就完成了航母的大修,雖然達不到完好無損,但已經能夠繼續出海作戰了。正是漏算了這艘航母及其所載的70多架飛機,最終讓日本海軍吃了大虧。這裡面還涉及一個細節,那就是日美航母的艦載機數量。日本出於愛惜心理,每艘航母搭載的飛機數量並不滿,反倒是美國家大業大,敗家慣了,航母上飛機隨便塞,單艘航母的艦載機規模,美國是遠超日本的。這也是美國多出70來架飛機就能重創日本航母編隊的一大主因。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發動戰爭的3大原因和導致失敗的3大漏洞

第3個漏洞,日本海軍制定作戰計劃時,完全把美國海軍當傻子看待。以山本五十六為首的日本海軍,制定出來的中途島海戰計劃自然是負複雜而精妙的,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海軍必須全都按照日本事先預想的那樣反應,否則整個戰役就會徹底脫離計劃。結果就是,美國海軍從一開始就完全脫離了日本海軍的預料,根本原因在於美軍早就破譯了日本海軍的發報密碼,已經提前知道了日本海軍的攻擊目標是中途島,早就做了多手的準備。這裡就舉一個例子,山本五十六開戰前在中途島和夏威夷之間部署大量潛艇,以便明確瞭解美軍航母的行蹤,精準地進行伏擊。但是,美國海軍破譯了日本的計劃,在日本海軍行動前,就把包括“約克城”號在內的3艘航母全部預先佈設在中途島附近,提前給日本海軍設置了一個伏擊圈。大家說這樣的戰役,日本海軍怎麼可能贏?

結語

現代化戰爭早已不是古代紙上談兵的模式了,而是變成了一個大熔爐,需要無數的金錢、資源和人才作為燃料,才能順利啟動並穩定運行。而日本在這方面完全跟美國沒法比,即便能夠憑藉一些小手段暫時佔據些許優勢,但只要美國放開對戰爭的掣肘,爆發出來的國力優勢能在瞬間將日本碾壓成灰,就像丟在日本本土的兩顆原子彈那樣。所以,即便日本真的打贏了中途島海戰,美國也是不可能坐到談判桌前和日本談判的,反而會更早地激活美國的戰爭潛力,讓日本敗得更快速,從這個角度來說,山本五十六應該慶幸他當時打輸了中途島之戰,才讓日本軍國主義多苟延殘喘了一些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