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特区内最大农批市场超7成商户开业,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作为深圳原特区内最大的农批市场,福田农批市场共有1730家商户,由于零售批发一应俱全,加上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不少市民大批量采购的首选。受疫情影响,目前该市场开业率为73%。随着疫情逐渐平稳,起来采购的人流量也有所回暖,周末能够恢复到过往八成。但由于该市场以批发为主,餐饮行业尚未复苏,导致市场的交易量、交易额均大幅下滑,交易量同期下降56.74%,交易额下降45.8%。

深圳原特区内最大农批市场超7成商户开业,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深圳原特区内最大农批市场超7成商户开业,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蔬菜价格低到咋舌,省外菜品供应延迟

“两元一斤、两元一斤!生菜、油麦菜、红薯叶都只要两元一斤了!”3月18日上午,福田农批市场充斥着各路商贩的吆喝声,蔬菜的价格低得惊人。前来采购的市民较之2月多了不少,人流量在逐渐恢复。市民陈小姐家住梅林一村,因为尚未开学,作为老师的她可以在工作日来逛农批采购一番。陈小姐表示,自己经常来这里买菜,但今年蔬菜的价格让她吃了一惊,“叶菜真的很便宜,10块钱可以买5斤不同的菜回去了,这和往年节后的价格差太远了。”

一方面是菜价低迷,一方面是肉价高企。陈小姐表示,黑猪猪肉已经卖到60元一斤,自己的食谱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还做红烧肉,现在就是在菜里面加点肉丝算了,猪肉太贵了。”此外,受物流影响,一些省外菜品的供应也有所延迟,比如来自湖北的莲藕、黎蒿等在三月之前都买不到。

深圳原特区内最大农批市场超7成商户开业,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深圳原特区内最大农批市场超7成商户开业,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七成商户复工,批发量降至同期三成

如今的福田农批市场里,前来采购主要是零售需求者,因为菜价便宜,不少人都会带着大型购物袋或是拖着小推车来采购,但较之批发商,他们的购买量对推动市场交易量作用有限。

作为餐饮行业的货源端,农批不少商户都叫苦不迭。成小英在福田农批经营蔬菜生意长达26年,今年不仅生意难做,价格还低,“大部分蔬菜都只要两元一斤,售价比往年跌了40%。”成小英举例,今年新上市的空心菜、红苋菜,往年的进价都达到7-8元,但今年的进价都只要2.5元一斤,导致售价也较之以往低了不少。

由于餐饮行业尚未复苏,导致整体销量降低了三成,“酒楼配送受损严重,很多酒楼都没有开业,还有一些食堂都没有营业,所以这一大块就砍掉了40%。”好在,成小英所销售的蔬菜品种基本没有受到物流影响。“唯独来自湖北的莲藕迟迟不到货,前两天才有货。”

如果说成小英的蔬菜摊档还能依靠零售生意补给,经营猪肉生意的曾先生则比较苦闷。受疫情影响,曾先生的生意下降了50%,但猪肉的进货价比年前还贵,“猪肉年前跌到23块,现在要26块才能买到。”曾先生表示,自己长期做批发生意,受餐饮行业波及,他的批发生意基本搁浅。为了促销,原本卖30元/斤的猪肉26元出售,50元/斤的排骨也降至40元/斤。“从来都没见过这个情况,我们现在只能打特价,吸引一些零售客户。”

据了解,福田农批市场共有商户1730家,节后开业商户为1270家,开业率约73%。市场受疫情影响,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大幅下滑。深圳市福田农批公司副总经理周宏表示,自1月26日-3月9日疫情期间,该市场交易量为48944.2吨,交易额68966万元,市场交易量同期下降56.74% ,交易额下降45.8%。其中,批发和配送业务量仅为同期三成。

周末人流量恢复至同期八成,市场免租2月

1月26日(大年初二),由于疫情影响,留深市民比往年增多,对蔬菜、鲜肉、米油等农副食品需求量大幅增加。福田农批市场值守人员察觉到这种情况后,为了有效缓解广大市民的购买需求,市场管理人员连夜组织动员市场留守经营户提前恢复营业,积极组织货源进场销售。次日凌晨,市场一改往年大年初三极少档位营业的景象,有超过百家经营户响应动员开门营业,随着进入市场的蔬果货车源源不断,市场内的蔬果品种齐全、供应充足,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采购需求。截至目前,市场内未出现过农副食品遭遇抢购及短缺断货的情况,各类食品品质优良,价格也基本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随着三月疫情逐渐趋于平稳,批发市场的人流量也逐步恢复。周宏表示,目前周末人流量已接近去年同期的80%-90%。“市场的蔬菜来货量300吨,生鲜以猪肉为例,从年前初一初二的4、5头恢复到现在的100头,和日常的交易量还有一定距离,但随着疫情情况缓解,消费者会逐渐增多,我们也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以供采购。”

为了进一步恢复市场交易稳定,帮助市场经营户共渡难关,福田农批公司实施市场租金减免措施,对市场范围内所有非机关事业单位、非国有企业租户免除2020年2月1日—3月31日共2个月租金合计约1500万元;同时在市场经营户全面复工复业期间,针对当前购买口罩难的问题,及时联系口罩生产厂家帮助他们采购防疫物资,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牛蛙甲鱼未见销售,生鲜区防控更严格

福田农批市场作为市民的“菜篮子”,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建立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市场实施围合封闭管理,各出入口专人专岗,严格实行全员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后,方可进入市场。周宏表示,目前每天对市场进行全范围清洁消毒,加强市场各类垃圾管理,垃圾运输车和手推式垃圾收集车等密闭存放、运输,实行限时、定点收集、运输垃圾。

整个市场范围来看,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当属生鲜区域。由于该区域整体环境卫生相对差一些,在整体防控方面,福田农批公司要求该区域不得非法销售和加工活禽,“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牛蛙和水鱼都没有销售。”同时针对一些重点防控区域,如售卖活体动物(海产品、水产品等)的市场经营者每日收市后,要求其必须做到清除档口内鱼鳞、内脏等污物;清洁台面、地面、下水沟渠和店面周边地面;消毒及清洗台面、屠宰工具、砧板用具、档位地面。

消杀方面,福田农批市场整体消杀是每天一次,重点区域如生鲜区是每天两次。另外,市场每周两次烟炮清杀,截至日前,公司增加成本费用约160万元,包括人员加班费、购买防疫物资等费用。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