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後是同一個祕密

今天我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在當下所有人都面臨的危機時刻,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如何化危為機,留下不一樣的聲音。


你可能立刻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要打造個人IP?企業家和網紅的IP有什麼不同?面對疫情這樣的特殊時刻,如何應對輿論,如何才能不“炒作”?


01

“悶聲發大財”的時代過去了,

這是“人設”的時代


像我這樣的70後,剛剛進社會開始上班的時候,學到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悶聲發大財。大體是說,當老闆的搞什麼名氣,悶聲賺錢就行了。


1. 過去:為什麼企業家不看重個人IP?


①我們處於市場紅利期。改革開放的前四十年,我們有人口紅利、發展紅利。誰跑得快,誰的市場就大。這時候有沒有個人IP不重要,有產品就能賣,有廣告就能賣。


②規模化競爭時代。以前,我們面臨的競爭是規模化競爭,每個企業都想著儘可能地將自己做大做強,沒有必要個性化。


③出口導向市場。我們國家在2003年加入WTO以後,變成了出口導向的國家。做出口導向的話,打不打造IP不重要,反正外國市場都不認。


2. 現在:好企業家人設有6個維度


今天,很多企業家都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聲音傳達,其實是在有意無意打造人設。


“人設”是從電影學來的語言,即你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作為企業家,我們也要思考在公眾面前的形象(這裡不是說外貌形象,畢竟很多企業家都保不住髮際線)。


一個好的企業家打造人設有6個維度:

①形象設計。成功的企業家,形象大多有識別度。

②創業故事。比如任正非的創業故事我看了很多版本,英雄版、華為版、人社版甚至是八卦版,他的形象就在我心目中飽滿起來了。

③宣傳視頻。很多舞臺上都能看到你的視頻、訪談。

④上頭條。大家不要以為只有汪峰想上頭條,我們企業家也會上頭條的。

⑤開發佈會。很多企業開發了新的產品,成立新的項目都是做發佈會,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舞臺。

⑥個人金句。凡是被記住的企業家,一定有第六個武器叫“個人金句”。比如雷軍,湖北仙桃人。一句湖北的英文“Are You OK?”,讓大家都記住了他。

3. 為什麼企業家願意打造IP?


理解了現在企業家打造人設的手段,我們反過來問,為什麼這些企業家喜歡打造人設?


① 個性化消費時代:要有價值主張代言人


請不起,找不到,那就自己上!


如今人口紅利見頂,流量紅利見頂,我們要適應國家經濟來到新常態。現在要獲得更好的的發展,不是靠做大市場,而是在有限的市場裡面精耕細作,找到自己的特色,吸引一波特別認可你、特別喜歡你的人。


② 注意力經濟時代:頭部IP分走流量紅利


需要企業家有圈粉體質、自帶流量、瞬間種草


在當下的注意力經濟時代,所有人都在搶流量。比如我今天在混沌大學做分享,最大的競爭者是誰?當然不是混沌大學其他大咖老師,而是今天晚上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所有做直播的人,有無數的網紅跟我爭奪網友的注意力。


注意力經濟時代,我們希望提高用戶對我們產品、服務的選擇,怎麼辦?

企業家要培養自己的圈粉體質。


為什麼企業家要站出來,自己做IP?因為好的IP可以讓別人當場下單。


拿我自己為例,我是一個普通話不好的人,但我沒有退路,只能站在舞臺上,自己把自己打出來。我是這個公司的防線,我不站出來誰站出來?為了把企業培養起來,對社會有擔當,我們企業家也是要付出自己該付出的代價的。


4. 要麼抓話題,要麼講故事


很多人說,難道我真的要像網紅一樣打造IP嗎?不對,企業家打造自己的IP,要麼會抓話題,要麼會講故事。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後是同一個秘密


企業家的本事在於有效整合自己和社會的資源,把一件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做成、做大、做出影響力。我們是抓到一個事情的機會,然後在這個機會里,巧妙地將自己的事業、個人品牌和產品結合起來,造勢、借勢、恆勢。


02

危急時刻,大眾期待什麼?

從“發不起工資”和“手撕員工信”說起


疫情期間,我們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刻,壓力都很大。拿我自己為例,我現在本人就在武漢,想捐款都捐不了。為什麼?因為我的U盾在辦公室,辦公室不允許我進去。而且我也發不了員工工資,因為財務的電腦也在公司裡。


這樣一個危機時刻,企業家怎麼做?這要首先從大眾的期待說起。


1. 危急時刻,大眾在期待什麼?


期待1:關心底層,公益出力。大家都覺得老闆有錢,所以應該關心底層,關心那些平常聲音不能到達的人群,這是做公益。


期待2:關心經濟,行業發聲。做企業,你也代表這個企業背後的行業。所以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應該為這個行業講話,比如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國家為行業提供什麼樣的幫助,給什麼樣的環境。


期待3:關心社會,果斷行動。企業家的能力在於他更有行動力、更有執行力,所以可以比一般人更好地調動資源,在政府還有慈善機構到達不了的地方,發揮作用。


誰能這樣快速行動滿足公眾期待,誰就會被快速關注,得到認同。但同時,流量也有負面效應,得到了流量、得到了美譽,也會得到很多的危機。什麼危機?被公眾質疑。


2. “只能撐3個月”,西貝賈國龍為什麼頻繁刷屏?


我們來舉一個近期非常火熱的例子。


2月1號,投中網發佈了一篇專訪文章,《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這篇文章裡,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說疫情很嚴重,2萬多名員工都不能上班,原本西貝經營情況非常好,但是沒想到這麼大的一件事,導致西貝只能發得起3個月的工資。


當下,所有線下機構壓力都很大。這一話題發出來,馬上全網的老闆、餐飲行業的老闆都去點贊。客觀來講,這也讓地方政府、國家進一步地瞭解到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壓力。


我更佩服賈總的是,西貝藉著這個勢頭,馬上就強化了外賣業務。聽完這個故事,很多人說西貝這麼困難,我去點個外賣,結果點外賣還發現了更感動的事。


西貝送過來的外賣裡還有一張安心卡。上面寫著三位員工的姓名、職位以及體溫。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後是同一個秘密


各位,你們拿到這樣一份外賣,是不是有一點小感動?很小的一個細節,說明這個企業確實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又引起了網友們的點贊。


所以,企業家不需要每天把自己的影響力打得很高大上,只要抓住關鍵時期,把企業從危機中救出來,甚至是倒逼企業轉型。西貝作為線下餐飲店遇到這麼大的困難,賈國龍代表企業發聲、代表行業發聲,並且借勢推動業務轉型,漂亮。


在整個過程中,賈總的發言有兩點特別好:


第一,為行業講真話,贏得了中小業主的支持。我要是一個餐飲店的老闆,也蠻希望有一個行業大佬講話。大佬都不行了,人們才能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第二,為員工盡責任,贏得全國網友點贊認同。賈總反覆強調員工不能開除,要想辦法自救,這也是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擔當。


3. “手撕員工聯名信”老鄉雞董事長也火了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自前兩天刷屏的老鄉雞董事長短視頻,他在家裡拍了一個短視頻。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後是同一個秘密


這個視頻亮點在哪裡?老鄉雞員工寫信蓋手印說,我跟企業要共存亡,不要工資了。結果董事長拍視頻講了兩段話,說“你們太糊塗,我的責任是照顧好你們,給你們發工資,我賣房賣車也要養著你們。”然後當場把聯名信撕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老鄉雞的老總身上是有光環的,一個企業在困難的時候依然不願意拋棄他的員工,願意給他們安全感,這是不容易的。這個視頻很快火了,人人紛紛說要去吃老鄉雞。


當然,也有人說這都是炒作。在我看來,什麼是炒作?炒作是沒有良知、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宣傳。而真正好的事情,我覺得它應該被宣傳和報道,這不是炒作。


03

火神山、動物園和在線網課


疫情期間的企業品牌,如何為社會發聲


還有另一種情況,頭部企業。頭部企業的IP不是個人IP,而是企業IP。這樣的企業是超級有能量的,要藉助企業的能量,為社會發揮作用。


隨便舉個例子,中建三局一把手在得到命令當天,從北京飛武漢建設火神山醫院。那麼多工人在疫情期間來到武漢徹夜趕工,特別了不起。所以頭部企業要打造社會責任感,我們不用關心這個創始人在做什麼,要看這些頭部企業在創造什麼,這種叫社會企業。


頭部的社會企業在做什麼?我們舉一些例子。


1. 騰訊:15億保障基金


騰訊成立了15億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綜合保障基金,3億用來採購緊缺物資,3億用來致敬戰疫人物,2億救助困難患病家庭,還有5億後備基金助力防疫科研及科普。


沒有哪個企業的錢來得容易,這是很棒的。


2. 阿里:物流、民生、政策


阿里旗下的各企業也都在關鍵時刻站了出來,比如飛豬免費退票、菜鳥物流全球防疫物資直購、盒馬鮮生不打烊不漲價等等。


盒馬還做了一件事情,我在網上看了特別感動。大家都知道武漢人很難,武漢的動物也很難。武漢動物園的動物沒有魚吃了,在網上發微博求助。盒馬看到以後,主動聯繫武漢動物園送小魚、小泥鰍。這麼大的企業能關注到小動物的需求,主動抽調資源,了不起。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京東做智能配送機器人賦能醫院。整個武漢春節期間到現在,基本只有順豐和京東在正常運營,非常不容易。


總結來說,企業影響力的打造,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在每一次重大話題和重大危機時刻,我們的出發點是:想一想,社會對一個企業的期待是什麼?是為底層發聲,為行業發聲,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我們要抓住這個出發點,結合自己的特點、自己的業務,做好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公眾也希望看到那些有擔當的、有責任感的企業活下來,做大、做強。


這才是企業、員工、社會三贏的理想結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江蘇省品牌學會觀點和立場。

有部分文章,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讀者,或者您申請了原創,但我們推送過程中並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謝謝。

江蘇省品牌學會微信公眾號長期接受投稿,支持原創,如果您有好的文章,歡迎發到我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