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刘谨的贪腐不归路

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从正德元年到五年,刘瑾操纵朝政、贪婪专权,是明代擅权乱政最严重的权宦之一。

孝宗时,曾侍奉太子。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最终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官宦刘谨的贪腐不归路

明武宗(1491年-1521年)是位极具个性的皇帝。两岁被立为皇太子,少时聪慧,却玩物丧志,称帝后,更是无心政事。

刘瑾每天向皇上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皇上玩得开心就开始重用他,他却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都送往京师,然后他从中贪污大量银两。

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如果他向你伸手要钱,你就必须给他,否则就会迎来凶狠的报复。有一个人刚升迁,刘瑾便向他要“贺印钱”,那个人不肯给,刘瑾马上就下令让他下岗回老家。

刘瑾受起贿来是多多益善。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后来刘宇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

官员们向他行贿后,必然要加重剥削百姓,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好反抗。

安化王朱寘鐇于正德五年四月发布了一篇檄文。他宣称,他集结了一支军队,要为朝廷清除太监 刘瑾,然后他列举了刘瑾的罪行。

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将信将疑,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

官宦刘谨的贪腐不归路

第二天,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查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武宗大怒,把亲信刘瑾果断凌迟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