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近年來,在歐美被稱為男性健康第一殺手的前列腺癌,在中國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在中國男性十大腫瘤發病率中從以前的第9位上升到第5位,在某些地區,如上海,其發病率居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首位,已然成為中國男性健康的一大困擾。

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由於前列腺癌在早、中期,甚至晚期都可能缺乏明顯症狀,因此現在大多依靠檢測血PSA濃度篩查,但這顯然不夠,因為即使能早期發現,細胞癌變已經發生,無法逆轉,只能花大力氣進行治療。漏診的人往往到非常嚴重時才去醫院,早已喪失最佳治療時機。面對癌症這一醫學難題,世界各國的醫學專家一直在努力尋求破解之道,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在發病前進行基因檢測,若為高風險人士,可以提前預防。那麼,基因檢測預警前列腺癌到底可不可靠呢?

BRCA基因與前列腺癌

BRCA即乳腺癌易感基因,目前有1和2兩個位點。這兩組基因能產生抑制腫瘤細胞的蛋白,殺死人體細胞更新過程中出現的癌細胞,阻止腫瘤形成。如果BRCA發生突變,則可能失去抑癌功能,那麼乳腺癌的發病機會就會明顯升高。

BRCA基因由於是在乳腺癌中首先被發現的,它和乳腺癌的發病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才被稱為乳腺癌易感基因,但其實,它與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據歐美的研究資料顯示,家族中有人攜帶突變BRCA2基因的話,那麼他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4.65倍,若自己攜帶,則65歲前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7.33倍。

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前列腺癌並非單一基因導致

可能有人馬上躍躍欲試,想檢測自己到底是不是乳癌、前列腺癌等的高危者了吧?

然而,流行病學調查早已表明前列腺癌的發生與基因有莫大關係,各國科學家,尤其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展開了大量研究探索,證實前列腺癌患者體內都有過量的ETV4、ETV1、ERG基因,它們都可能導致前列腺癌變。而且,它們與其他基因融合,某些基因的突變、易位如BCRA突變等,也有可能導致癌變。

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日本的科研人員在人染色體上找出了5個前列腺癌易感基因。我國在前列腺癌基因上的科研也有一定成果,早前南京醫科大學就有科研人員通過對近4000例國內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比對,發現中國人群特有的3個前列腺癌易感基因,擁有這些基因越多,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就越高:僅存在其中一個,風險比普通人高1.42倍,如果3個同時存在,則風險要高2.26倍。廣西醫科大學附一院醫生也曾對4800多例前列腺癌患者與7000多例正常人的基因樣本展開分析比較,發現了另外2個前列腺癌易感基因。

由此可見,雖然研究不少,但結果非常多,不能統一,以後或許還會有新發現,也就是不能準確指出哪些基因會導致前列腺癌的發生,因為前列腺癌基因在不同種族,甚至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基因檢測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準確性可想而知,還不能依賴它作為診斷標準。

待這些研究完善,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只需要通過抽取血液、毛髮、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樣本,交給醫護人員進行基因型檢測,就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基因序列差異,瞭解對癌症等疾病的易感性,並採取針對性的防禦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其發生。

預防性切除不可取

前列腺是人體最小的器官之一,重量不足50克,卻對性和生殖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前列腺滿布神經,是性敏感部位,能激發性衝動和性興奮;前列腺液是精子排出體外後的營養來源;前列腺液某些成分可幫助精子穿過子宮頸黏液和卵細胞的透明帶,促使精卵結合;前列腺液還可促進精液的液化,中和女性陰道中的酸性,提高精子的成活率,兼具殺菌的功效。因此,比起女性乳房,前列腺對男性的作用更重要。

前列腺癌在美國黑種人中的發病率最高,達228.5/10萬,其次是西班牙人和美國白種人,144.9/10萬,就中國人來說,發病率僅為10/10萬,即使增加7倍多,也遠遠未達到歐美的發病率水平。前列腺癌還是一種進展非常緩慢的腫瘤,即使不治療,平均病程也能達10年左右,完全可以通過常規體檢發現再進行積極治療。因此,為預防發病而切除前列腺對中國人來說有點杞人憂天。

事實上,即使確診為前列腺癌,也非個個都需要採用根治性切除前列腺這一手段,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惡性程度較低,患者高齡、身體狀況差等,就多采用非手術治療方式,使用藥物對抗雄激素或阻斷其合成,即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另外,手術肯定伴隨巨大痛苦,也常合併併發症,如尿失禁、排尿困難、性功能障礙等,手術必須慎重,切除如否,必須科學選擇。

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更適合中國人的預防法

儘管基因缺陷會增加患癌風險,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癌,據研究顯示,有20多種因素能導致和促進前列腺癌發生,也就是說,癌症往往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僅僅歸結於基因。例如,居住在美國的亞裔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低於白種人,這是基因的作用,但明顯高於亞洲的本土男性,就是環境的影響。

基因就像槍膛裡的子彈,如果沒有外在不利誘因作為“扳機”,子彈就沒有威力,除了拿掉子彈,還可以主動避免觸發扳機,防癌於未然。對於前列腺癌來說,可能觸發槍膛的“扳機”包括吸菸、飲酒、離婚或喪偶、老齡、經常飲高脂牛奶、多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等。

診斷前列腺癌,基因檢測靠譜嗎

即使不攜帶易感基因也非萬事大吉,東西交流日益頻繁,西化生活方式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都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日常生活少吃富含動物脂肪的食物,不要經常飲用高脂牛奶,保持規律性生活,加強體育鍛煉,避開汙染的環境,不吸菸,不酗酒,多食用綠葉蔬菜、水果和豆製品,40歲後定期檢查,有病及時治療,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造成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