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一谈,通过这次疫情能不能把这些校外教育组织去除掉?

平凡人生小伙


和两个因素有关。需求和政策。

先说需求:有些孩子需要补差,学校就是跟不上。大家应该知道学校上课,一大半听懂了,就讲接下来的内容了。一个班五十个人,四十个人都听懂了,老师也讲了几遍,老师不可能为了十个人完全听懂,就不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再者这十来个可能问题是千疮百孔,真的不是一节课的问题。而有些学得好的,上课的东西,人家底下提前自学,上课这些觉得太简单,没深度。所以浙江中学生都有吃小灶,也就是在外补课的需求。当然前提条件是得家里条件允许。外面补课如果一对一还是比较贵的。因为机构的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教师工资都是一笔钱,这个行业钱没大家想得那么好赚。

无论高考还是中考优质的学校是需要分数说话的,而且招聘的时候学历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岗位直接要求985或者211。简历可以收,但是不会给你机会。当然不是说不上大学就一定没出息,不上好大学就没前途,但是为人父母,并肯定不抱希望自己孩子能成马云,父母只是按照他们认为稳妥的方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

再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上学时成绩还不错,本可以去好高中,为了免学费,还有一些奖励,在一个普通高中上学。说实话,自学到一定程度,真的需要人点播。数学满分150,我自学到130就突破不了了。上课也几乎不停,因为讲得我都会。没错,我就是那个普通高中的年级第一。但是却很惶恐,害怕自己考不上目标大学。更没钱补课,听说校外补课一节课得50块,那会真穷。

第二看政策:

如果强行用行政手段关闭。这个方法简单粗暴。那么对于有需求的家长来说,人家愿意掏钱,怎么就不能交易了?当然也不会这么干,这么干就真的回到“割掉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了”。现在真实的政策变化就是在正规化发展。以前行业属于野蛮生长的时代。现在要求办理各种证,有审查,以后制度会越来越完善。所以不能因为有些人觉得贵,就直接关掉。如果这么做,我觉得保时捷也不便宜[呲牙]所以有些东西得交给市场,同时政府加以监管,规范化,这样就挺好。


西安升学政策咨询


疫情不会去掉任何一个行业,校外培训也好,补习学校也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须要有的行业。

1,这是个庞大行业,从业人员8千多万,拉动消费8千亿之多,牵一发动全局。

2,如果完全取缔校外培训,穷百姓孩子更是请不起老师,老师一对一辅导价每小时会翻10倍钱。

3,补习学校的好坏,或者真假,全是家长自己的选择,生活中人大多数人习惯假的东西。

4,补习学校补充了校外监管,帮扶家长,方便工作。

5,补习学校引导孩子学习,稳定了社会秩序。

6,如果取缔补习学校,你的孩子更会吃鸡。

7,补习学校给你孩子更好的上大学机会。

8,如果取缔补习学校,穷人家的孩子会更穷。



鄂罕牧营


不能全部去除!我认为对小型机构和没有真实实力只是圈钱的机构有很大冲击!理由有四点。

一、线上学习使得家长学生看到,线上资源真的很丰富,好老师也不少

这次疫情期间,许多头部机构都提供大量免费向上课程,请出自己的名师,一波宣传下课,确实比在黄金时间投广告效果还好,许多大机构也借机深入人心了

二、机构获得认可,资本随之追逐而来,强者愈强。

大型实力机构获得资本青睐,会进一步下沉中小城市,除了雄厚的师资,还有丰富的课程,专业的教研,家长也不傻,不会花钱还拿孩子前途做赌注,所以知名机构或者他们的网课才是最好选择,小型没实力的机构生存空间就越小了,最后有可能被收购或倒闭。

三、经此一“疫”,很多公办学校老师也走上了网络。

B站,头条等许多新媒体上,优秀老师已经崭露头角,他们的努力和优秀,让传统线下机构再也糊弄不了家长了,中学以上学生是有自己的辨别能力的,会表演还是有真本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长久,所以实力是王道,对比现原形。

四、留存的是头部机构连锁店,服务于刚需

仍然有刚需,是因为许多家庭没有时间精力,或者大了根本没有能力教自己的孩子,而民间有云“自家孩子,生来就是给别人教的”,不全无道理,习惯的养成有时失去亲人庇护,更容易上手,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没人边上盯,是会让慈母变老虎的。其辅助作用还是有存在的市场的。

所以方山认为此次疫情后,将是市场大洗牌的开始,对小而无实力的机构,威胁相当大,而最后只会留下少数优质头部企业,线上线下风生水起,这是疫情的促使,也是市场的选择,只不过提前到来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方山老师


一切都是利益的驱使,说句实话,如果我是老师,我也会用我的人脉去搞校外辅导,不用说临时代课教师的工资有多低,就说正式在编教师,一个高中老师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一个月最多7000,现在三线城市物价和房价的水平大家都知道,即使自己不在乎住老房子,但孩子结婚呢,也不在乎?钱从哪来,不搞外快怎么存钱!别说让孩子自己奋斗啥的,那是毒鸡汤看多了!


隔着屏幕看天下


去除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问题,必须放在教育不进入市场的大前提下,一小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解决。

疫情总会过去,然而教育进入市场之后的种种弊端,虽经广泛讨论却不仅解决不了,而且愈演愈烈。

先厘清一下目前教育进入市场的一些现象。一是师范生收费,毕业后不能直接进入教职需要自找门路并考核,其他大学生也可经考核进入,因为学校缺教师,公立学校办成如同一个企业或者公司。二是教育部门批准了大量民办学校与课外培训机构,让教育在市场上凭财力和人才展开竞争,公立学校自然处于劣势,而其他教育机构只管赚钱,对教育质量的冲击易而易见。三是公立学校因为义务教育的原因取消了留级和重读制,担心增加义务教育的经济开支,逼迫所有学生必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考上好的高中,而高中只有三年必须争取考上好的大学,于是产生了大量需要补课和重读的学生,于是大批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学生苦逼样,家长支付高学价,乱象丛生。

如果教育进入市场的弊大于利因而必须改革能够达成全社会共识,使教育脱离市场,形成公立为主,私立为辅的大格局,则教育的健康发展壮大有望了。

当然必须跟进一系列顶层设计推进的改革措施。比如高等师范院校恢复免费培养师范生直接充实平衡中小学师资,提高稳定教师队伍;改革中高考制度,允许留级和重读,消除起跑线焦虑,同龄学生不挤在同一年中高考中,使补课市场不存在;引导民办学校办到经济困难地区弥补公办学校不足,发挥民资办学潜力,而不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与公办学校竞争逐利。

教育改革当然不像上述这么简单,这里只是发表一个个人意见罢了。


乡下人1个


题主听起来好像对校外教育组织非常的痛恨呢。还好这个题目不是针对在校的老师,看来题主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为什么把疫情跟校外教育组织联系起来呢,如果这些校外教育组织有作奸犯科的话,不用你说,相关部门都会取缔他们,特别是那些早期吹嘘得很厉害,后来收了钱就倒闭的,还有那些说公办学校和在校老师教育出不了效果的人,还声称课外教育组织非常有效果的那些人。

其实课外教育组织的存在不是不好,而是一定要监管好,前一段时间不是出现了12万的辅导费换来两百多分的高考成绩吗?后来这件事情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样子了,虽然说给了钱去辅导不一定就会出成绩,也不能够拿个成绩不好,就去找辅导老师和学校算账,但是现在课外教育组局教育机构真的太泛滥了,而且效果和做法毫无底线,收费特高,而且会找一些没有资质的老师来教学。课外教育组织怎么讲都算是一门生意,你也不可能把人家的生意给砸掉,关键是要规管。如果管不好就会出乱象,就像现在这样子。


中小学英语精修


其实如果在校老师各个能力出众,把课讲好讲透会有培训机构存在吗? 每个行业的出现肯定有原因,疫情中,线上讲课为什么有一部分孩子听不懂?

还有就是 优秀的老师面对五十多名学生也不能保障全体都会,所以很多家长才会选择补课!

很多学科的考试不单单是课堂知识那么简单,大部分是知识面的展开,对于爱学习的孩子应该没问题,因为孩子会主动思考研究,而这些孩子往往在班级的比例占的很少,也就是说一部分孩子是逼迫式非主动性,灵活性更谈不上,所以单一课堂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

再有课外培训是自愿的,作为家长你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多了解,孩子是什么状态,该怎么学,如果孩子能主动学习,还有其它的存在了吗?

任何事情都是先找自身原因,自己解诀好了,其它外在因素都不会受影响!



圣冰朗读


有什么可痛恨的,你爱上不上啊,你不想上可以啊,但是你不能阻挡别人上辅导班啊!你看那些精英家认真培养孩子的,哪个不是花钱请最好的老师额外辅导呀,别被西方什么减负,快乐教育那些词给骗了,那是西方国家提供的廉价公共产品。


用户5038227661162


很肯定的说不能。

首先,对于兴趣教育这方面除了少量私立学校和贵族学校,国家全日制教育是不开设的。所以,这些学习内容只能社会教育机构弥补。

其次,对于文化课教育,都是筛选制的。不可能兼顾到每个人,即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学的一样好。势必会把学习能力强学的好的学生筛选出来,而差的学生一点点淘汰掉。而学校教育每天时间是固定的,成绩差点的学生必然会流入各种辅导班二次提升。

再次,校外培训机构灵活性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正规学校教育比不了的。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李阳疯狂英语,诸葛学堂等等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式很独特,其授课方式要求新、奇、怪。有的像说相声,有的像精神催眠,但这些在正规学校教育内是不允许出现的。

所以,综上所述。疫情期间虽然所有老师都在开直播课,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影响的也只是网络直播课,等疫情过后,校外机构依然会红红火火的开门揖客。


仰望星空没有星


带着偏见提问而已。

基础教育公平与精英教育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大多数人都在呼吁基础教育公平,但上流社会不想后代平凡是骨子里的思维,你以为他们没办法突破所谓的公平吗?他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学习发展吗?

所以,还是好好做好自己,努力进步,家族的一代一代是接力赛,不是同一起跑线跑五十米[抠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