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Kill the pig! Cut his throat! Kill the pig! Bash him in!'" All those angelic choirboys become true primitives when they learn to hunt and kill wild pigs on the idyllic, hellish island. The Lord of the Flies – a rotting pig's head, stuck on a stick – presides.

“割破猪的喉咙!使劲打它!”那些天使一般的唱诗班男孩在学会猎杀岛上的野猪后就成为了真正的野蛮人。蝇王——那个被插在棍子上早已腐烂的猪头——默默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这是最近在给孩子们上《蝇王》阅读课时讲解的段落。

在讲解完以后,我问孩子们:

“大家有什么问题么?”

大部分的孩子们都摇了摇头,只有一个最小的孩子问道:

“老师,为什么被猎杀的总是猪?是因为猪比较笨么?”

不得不说,这是我不曾考虑到的问题。

我只能告诉她,在这本小说里,猪象征着的是那些、在战争中毫无抵抗力的弱小民众。

也许对于为什么猪会出现在小说中的荒岛上,科学家有各种各样生物地理学的解释。但是,我更想让孩子们知道,作者刻意放在小说中的这些动物,其实都有不同的意义。


东方文学中的猪


要理解西方文学中的猪,我们先回顾猪在东方文学中的存在,会让我们的理解更加深刻。人认知陌生事物,通常是靠反差或类比。家长们说对不对?

在古时的东方,人们只有在佳节或者好友到来之时,才会以猪肉宴请。

猪的本名叫“豕”(shi 第三声),是家庭的“家”字的下面部分。古人认为,猪就是家产,有了猪,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因此在诗歌中,猪肉都象征着富贵或者是重要节日。

比如,《木兰诗》中,“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图出自华农兄弟

知道木兰回来了,家里要杀猪庆祝。

再比如《三国演义》当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出处。

曹操看到吕伯奢在磨刀,以为他要刺杀自己,便将其全家杀害。到了事后才知道,吕伯奢的本意只是想要宰猪以猪肉盛情款待自己,便有了这句经典的名言。

如今猪肉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人们对猪肉的做成的各种佳肴也是赞不绝口,五花肉,红烧肉,东坡肉……

⚠️放毒警告,切勿在深夜打开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但是,当人们想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胆小,愚蠢或者肮脏时,第一个想到的却还是猪。

比如宋朝诗词《斩将》当中的“缚虎何堪责,骑猪尚不胜。”

诗的大致意思是,人家抓老虎抓不住没什么好责怪的,有些人连猪都不一定骑得上去。(这句话用来说网络上那些“键盘侠”毫不为过。)这句诗里,猪成为了反例,背上了黑锅。

还有就是最为大家熟识的《西游记》当中的角色—— 猪八戒。

尽管也算是小说的主角,师徒四人之一,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好色,胆小又怕事的角色,只会在孙悟空化缘归来时哭着喊 :“ 猴哥,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西方文学中的猪


相比之下,在西方文学中,由于猪的生活习性,它们不幸地直接成为了贪婪,懒惰等罪名的象征。比如下面这幅漫画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图中猪的原型是法国唯一被处决的国王,路易十六世。法国人认为这位皇帝贪得无厌,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这位国王却依旧花天酒地,享受荣华富贵。(史学家对于路易十六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幅漫画中描述的则是法国人民自己的解读。)

西方文学中猪的形象变化,主要还是因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著名的“智慧猪”系列巡演。这些参加演出的猪都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技能,有的会读心术,有的会报时,甚至有的还会拼写人名……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漫画家托马斯·罗兰森(Thomas Rowlandson)绘制的《奇妙的猪》

塞缪尔·约翰逊(《英语大辞典》的主编以及《莎士比亚集》的编注者)还宣称:“人们对猪肮脏不堪的印象,是对猪不公正的恶意诽谤”。

至此以后,西方人对猪不再像原来那样有巨大的偏见,而是开始大量将猪运用在各种各样的作品当中,甚至还经常于世界名著当中客串。

比如如今风靡全球的《小猪佩奇系列》中的佩奇,童话故事中的《三只小猪》以及《小熊维尼普》中的维尼的好朋友 piglet 等动画人物。

这些作品将猪的形象刻画成友好,憨厚可爱的样子,吸引了不少各年龄层的粉丝。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比如,小说《夏洛特的网》以及其改编的同名电影,以 Wilbur 这只“落脚”猪的视角,续写了一篇歌颂友谊的篇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当然,虽然地位在西方文化中有提升,但猪的文学形象也不都是好的。比如,我们开篇讲到的那一段,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廉戈尔丁先生在自己的小说《蝇王》当中,赋予了猪这个角色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这只猪来表现人本性中的恶。

原本天使般纯洁的和唱诗班成员,在猎杀猪的过程中,逐渐迷失在恐惧当中,沉迷杀戮带来的快乐,逐渐偏离文明世界,退化回野蛮部落时代。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猪的很多特点都能够被人接受,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猪是聪明的,那些所谓的“智慧猪”则更像是杜撰出来的轶事。

但是,还真有这么一篇文学巨作,为我们描述了猪有多么的聪明,多么的精明,多么像人....

那就是由著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短篇小说《动物农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动物农场讲述的是一个农场的动物因为不满农场主的虐待,在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的带领下,掀起了革命的号角,最后建立了一个“平等”的动物世界。

这本小说最大的魅力就是他以动物们为主要视角,讲述的却是这个社会中比较深刻的问题:比如阶级,比如权力等

虽然乔治·奥威尔先生在上个世界五十年代不幸早逝,但是他的小说中却预示到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令人惊叹不已。

这本书非常适合国际学校中低年级的孩子们阅读,因为它的篇幅较短,不会让孩子们厌烦。

其次,书中的内容诙谐风趣,常常惹人发笑,比如,当猪也开始用双腿走路,当驴也开始叼起来雪茄等等。当然,在笑的同时,也需要去理解这些角色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们下一期的阅读课将会通过书中个性鲜明的动物来带孩子们一起解读这篇《动物农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如果你对这门阅读课感兴趣,请私信。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可以关注我们,添加星标。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猪?| 串讲《蝇王》《夏洛特的网》《动物庄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