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样的变化?

Maria同


恐龙是史前生物,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并且持续繁荣称霸地球一亿多年。在如此漫长岁月里,恐龙演化出种类繁多的品种也不奇怪,它们占据着地球的方方面面,海洋陆地空中都是它们的生活领域。与此同时哺乳动物的生存被恐龙完全压制。它们大多数只能生活在地穴中,以规避恐龙的猎杀,就像今天的老鼠一样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直到6500百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迅速灭亡。由此哺乳动物才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才会有人类诞生的机会。由于恐龙是在地球上生存时间太久,直到今天古生物学家也没有搞清楚恐龙到底有多少品种,也许我们今天发现的恐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恐龙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宁静致远WQ


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於始祖鸟化石有著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後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於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於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於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