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境外输入有漏洞,绝不能让病毒卷土重来

今天,《环球时报》转发了一篇文章,说一个乘坐国内航班出差的乘客,发现同机100多名乘客中,从海外回来的有70多个。


这里的风险主要有三个:


第一,飞机上太拥挤了,本来最后几排是用来作为隔离区的,最后因为航班减少、合并,这里最后也坐人了;


第二,飞机上有70多个从海外回来的乘客,我的猜测是,他们入境时经过测量体温确认没有发烧,就被允许转乘国内其他航班了,这个太危险了;


第三,全程其他乘客并不知道有这么多海外回来人员,很可能因此放松警惕,比如在飞机上如下取下口罩喝水、吃饭,直到下飞机工作人员收护照时,其他乘客才知道这一情况。


当事人说,得知这个这些情况,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说实话,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峻,在不“封关”的前提下,防输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所谓防输入,要防住实在是太难了。这是科学问题,也是概率问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现在防输入抓得很严,但漏洞还是有,这样下去,一旦漏掉一个,造成社区传播,又要前功尽弃了。


钟南山院士昨天说,新冠病毒的R0值在3左右,流感也只有一点几,新冠病毒传染性太强了。


1918-1919年全球大流感,曾经前后爆发了三波,持续了两三年。


在这期间,人们一度以为疫情得到控制,还出来聚集、庆祝。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个人建议:


1、封关,至少对于高风险地区,立即禁止个人入关;


2、包机撤侨,机票已越来越贵,对海外留学生和其他人是个极大的负担;


3、所有境外人员,下飞机立即隔离,进行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有漏检风险),特别强调的是,必须就地隔离,不可转机或转乘其他交通工具。


4、测体温基本没什么用,很多体温枪因为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经常乱报数字,我最近经历了很多次。更重要的是,一些无症、轻症或者不发烧的感染者,测体温根本测不出来,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我不想引起大家恐慌,但我近期趁着口罩供应没那么紧张,我已经开始分阶段补充库存了。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


1、思想上要重视,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疫情如果卷土重来,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根本不严重,但等到我们每个人都看到时,已经晚了;


2、自律,能不出差尽量不出差,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乘坐公公交通工具,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


3、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恐慌,但可以分阶段补充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其他物资不用抢购,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短缺。


春天来了,但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我们依然处在特殊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