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扶投公司多措並舉強力推進食用菌扶貧產業全面復工復產

近年來,山陽縣將食用菌作為十大脫貧產業之一在全縣範圍內重點扶持推廣,縣扶投公司作為全縣食用菌扶貧產業園的實施運營管理主體,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抓好食用菌建設運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高站位、強措施,全力抓好食用菌產業發展,今年開春以來,正是春耳生長的有利時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企業停工、工廠停產,對該公司正要復工復產的春耳運營工作帶來極大挑戰,面對嚴峻形勢,該公司克難攻堅、統籌謀劃、積極協調,研究方法措施,制定復工預案,多措並舉強力推進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復工復產,取得了不錯成效。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保落實。為了確保食用菌扶貧產業園規範運營、科學管理,縣扶投公司確定一名副總統籌抓協調,相關部(室)負責人具體抓落實,各經營業主共同抓推進,每週深入基地檢查指導木耳生產運營管理工作,瞭解經營業主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答覆並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與縣委縣政府和主管部門溝通對接,爭取扶持政策,協調專家技術團隊現場指導、手把手教學,增強了園區的組織、技術、管理團隊力量,為春耳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強化運營管理保產量。縣扶投公司實施的7處食用菌扶貧產業園,規劃建設730個標準化食用菌大棚,承擔著全縣食用菌扶貧產業集中發展重任,園區能否順利運營決定著該縣木耳行業的發展,為了確保完成使命,縣扶投公司提早謀劃、科學實施,2019年年底在與山陽和豐陽光公司達成300萬隻菌包合作意向的基礎上,縣扶投公司又帶領相關專家特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實地考察食用菌包工作,詳細瞭解了其食用菌種養經驗技術,在菌包供應上又與當地生產商達成200萬隻的合作意向,做足做實做好了春耳運營前的一切準備工作。由於疫情影響,年前達成的500萬隻菌包難以抵達山陽,為了抓住春耕春播有利時節,確保食用菌產業不受疫情影響,該公司通過積極協調,打通道路限制關卡,全程實時物流跟蹤,最終精選的500萬隻食用菌包如期抵達目的地,及時組織人力將其入園進棚、滿負荷運營,並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各經營業主進行集中培訓,讓其掌握核心技術;目前春耳長勢良好,預計4月中旬全部達產達效,屆時可實現木耳幹品產量50萬斤,產值可達1500萬元。

三是強化疫情防控保安全。在園區疫情防控上,縣扶投公司要求各經營業主要制定疫情防控處置預案,強化疫情防控宣傳,對外來人員和園區務工人員做好疫情排查,每天定期對園區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園區設施進行消毒;要求經營業主要將園區的廢棄菌包、生活和建築垃圾等物件及時清理運走,防止菌種的交叉感染,做實做好園區的一切安全措施;要注意棚內溫度溼度的監測工作,及時通風保溼,為春耳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四是強化就業扶持保增收。由於受疫情影響,大多數農戶外出務工受阻,縣扶投公司要求經營業主在園區招工上優先考慮疫情影響貧困戶,對其進行疫情排查後,儘快讓其進園務工,增加勞務收入,避免返貧現象發生,開年以來,園區累計帶動就業人數達780人以上,其中貧困勞動力320人,人均每天可實現增收在80至150元以上。

五是強化督導檢查保效益。縣扶投公司領導每週親臨園區檢查指導復工復產情況,採取一個員工包抓一個園區的督導檢查機制,細化責任、強化考核,對因指導不力、工作不實、措施不當導致食用菌產業園運營受損的員工嚴肅考核,在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經營業主需要解決的問題並現場答疑解難;要求經營業主加強設施安全檢查管理,施行24小時人員值班制度,確保園區安全規範運行。(張文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