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近4万元给贫困户创业 ,他“赌”对了

借近4万元给贫困户创业 ,他“赌”对了

■谢伟良(左二)在实地查看疫情影响下蓝伟权养殖场情况。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驻河源市增坑村第一书记谢伟良用心做实事,啃下一个个帮扶难题

以前村民洗澡要轮着来,一到做饭高峰就没水,自筹资金深挖水井、建过滤池后,全村的饮水问题终于解决了;贫困户失业后一家生活成了问题,借钱给他打本养殖后,现在成为致富带头人……

参加新一轮“双精准”扶贫的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驻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谢伟良,带领扶贫工作队,用心用情帮扶,不到一年就为增坑村做了一系列实事,啃下了一个个难题。

挖深井建滤池,解决全村饮水难题

河源是谢伟良的故乡,同为客家人的他对帮扶村特别有感情。驻守后,他发现四面环山的增坑村仍然存在饮水安全的问题。早在2018年底,帮扶单位深圳市公安分局、保安公司就投入9.8万元帮扶增坑村修建了一个100立方米的蓄水池,通过收存山泉水来解决用水问题。然而天气干旱,水源不充足,村民饮水仍然短缺。

“中秋过后,由于干旱少雨,这里的用水就成了问题,村民每天洗澡都要轮着来,一到做饭的高峰期就没水。”谢伟良告诉新快报记者,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工作,他决心补齐这个短板。去年,他向福田区公安分局争取到5万元自筹资金,在增坑村挖了一口“福增水井”,“有了深水井,当蓄水池的水不够时,就会自动抽取地下水补充,这以后村里再也不担心不够水用了。”

考虑到地表水卫生程度较差,有不少杂质,并不安全,他又向保安公司总经理请援,获得6.8万元的支持,帮助增坑村建了一个饮水过滤池。去年底,经和平县疾控中心检测,增坑村的饮用水全部达标。

“这件事做得真不错!”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村民扎堆回村,也没有遇到缺水问题,大家纷纷赞不绝口。

扶贫工作队始终把村民的安全放在首位。疫情防控期间,在做足设卡监测等防疫措施之外,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开创了一种服务模式,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都让村民们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写下来,派专人到镇里的市场统一购买,一一送到村民手中,最大程度减少村民外出买菜感染的风险。“后来周边的村都学我们。”谢伟良说。

扶志气借本钱,贫困户成致富带头人

“只要肯勤劳,就没有扶不起的贫困户。”在驻村帮扶的过程中,谢伟良还跟自己“赌”了一把:去年,他自掏腰包近4万元借给贫困户蓝伟权打本创业,结果“赌”赢了。

蓝伟权今年40岁,3个小孩在读书,由妻子全职照顾。2019年前他一直给私人老板开车,每月工资3000元。2019年后他失业了,家里一下没有经济支柱,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唉声叹气。

做过多年社区民警的谢伟良知道后,多次入户走访,想方设法帮他恢复对生活的信心。村里需要用工时,叫他去帮忙。慢慢地,他发现蓝伟权为人忠厚、勤劳。在一次交流中,他得知蓝伟权有意愿开养殖场,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谢伟良决定借一笔钱给他打本。他知道,如果项目失败了,借出去的钱估计很难收回来了。但他决定“赌”一把,并且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就这样,谢伟良拿出3万元,借给蓝伟权做启动资金,并陪他四处寻找养殖场地。去年7月,蓝伟权的养殖场终于在隔壁村一个约30亩的闲置场地建起来了,第一批就养了1500只鸡鸭。谢伟良发现隔壁村有人想出售一头母牛和两头牛仔,他又拿出近万元买下来,让蓝伟权扩大养殖。为了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扶贫工作队还帮蓝伟权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

临近年底,蓝伟权的第一批鸡鸭可以出售了,谢伟良又协调帮扶单位福田区公安分局和保安公司采购,并发动亲朋好友购买,甚至自掏腰包买了不少送给亲人、同事。

经统计,蓝伟权2019年通过鸡鸭养殖就获得超过4万元的经济收入,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里其他村民从蓝伟权那里取经后,也纷纷养起了鸡鸭。蓝伟权经常跟村民说:“没有谢队全心全意的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

截至2019年底,增坑村贫困户16户70人全部都达到了“八有”指标,全部成功脱贫退出。谢伟良表示,目前,增坑村的复工复产工作已经开展得非常顺利。村里的茶园等产业大年初十左右就开工了,贫困户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了,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果,他充满信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曾翔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