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哪些诗?

月盈红袖


你喜欢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那些诗?

王维写的山水田园好诗实在太多,每一首读来都令人难以释怀。我思来想去,实在是难以取舍。现把下列几首推介给大家。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呜,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颂歌。诗人将春天的景象,娓娓道来,让人在平静的心境中,品味生活的滋味。

①(春天来临)斑鸠在屋顶上鸣叫;村边的杏花,开得雪白一片。

②(农人们)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树;(有的人)扛着锄头去查看泉水的通路。

③归燕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能识别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

④(诗人对着充满生气的春天,本想开怀畅饮,可是)面对着酒杯,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客居在外的人,无缘享受这如此美丽的春天,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这首诗让人喜爱的原因:

谁说描写的春天气息很浓!但诗人只是不急不慢的,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不仅如此,诗人仿佛在倾听春天的脉络,追踪春天的脚步。 诗人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明天的美好。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描写诗人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看到仕途艰险,便想超脱这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

①(自已)中年后烦厌尘俗,而奉信佛教;晚年隐居在中南山边陲(的辋川别墅内)。

②勃勃兴致来的时候,往往独自一人游玩;遇到美好快乐的事,独自一人赏景怡情,自我陶醉。

③(随意而行,不知不觉中,竟)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地就此)坐下来,欣赏云雾的玄妙变化(参悟世事的无穷变化)。

④偶然在林间遇到闲游的村居老汉,与他谈笑聊天,忘了回家。

这首诗让人喜爱的原因:

诗人以独特视角,描述出“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表现诗人那种天性的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谰动远空。

裏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是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被后人赞赏为:“诗中有画”。诗人把绘画的手法融入诗中,使形象变的鲜明,色彩也更绚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把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客观的景物表现出来,把诗人怀抱的情绪熔铸在意境之中。写景同时也在抒怀。

①汉江横卧在楚塞以三相水相接,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②汉江滔滔远去,好像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的青山,迷迷茫茫,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③(眼前的)岸边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浪拍云天,天空也为之动摇起来。

④襄阳(自然临江的地方)风景风物很好,我将留下来和山翁醉饮。

这首诗让人喜爱的原因: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景色描绘出神入化,以形写意,笔轻墨谈。情景交融,心情怡悦,乐观的情神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栾家漱》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这首诗主要描写王维的的庄园辋川别墅的自然风光。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溪水溜泻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在目,鹭鸶常在此觅食。

①在飒飒的秋雨声中,(栾家濑)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

②(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鹭鸶展翅惊飞。

这首诗让人喜爱的原因:

诗人巧妙地从宁静中表现出一种“骚乱的惊慌”,又以“骚乱的惊慌”,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安逸恬适的生活情境。表现出诗人处在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中,己走出政治漩涡,在追求理想的境界。


沿流溯源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鸣九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之一。我喜欢他的清灵孤寂,自然洒脱。把自己设身于大自然中,用简朴直白的字句表达了自己孤单并不孤独,心静豁达,融于自然的真性情。同时,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不满的间接泄愤。表达了宁愿归去 不染尘埃的超高境界。

我最喜欢的是下面几首,他分别代表了王维喜静,惬意,恬静和高尚。

一、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用衬托笔法,描写了山林的空寂幽深。

二、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与环境融在一起,内心并不孤独,而是舒适的。

三、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雨后,浣女来归,像一幅画,和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人恬静惬意,无边遐想。

四、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现状是孤寂悲寥的,自己一心寻道无果。但是仍信心满满,刻苦钻研。可见,诗人内心是坚定的,抱负是永存的。

生而不逢时,寄情于万物。融身于自然,不屈于苟且,这是何等的高人境界!

我爱王维的诗,更爱他的精神……




诗酒逍遥客


王维的田园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写山空寂和林幽深,但诗人却能够用简朴直白的字句描摹如此感人。两联都用衬托笔法,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感受那自然恬静之趣。虽然没人知道,明月却知,偏偏有月光洒在他身上,自然与人是那么契合。诗人虽然独坐但并不孤独,内心是舒适的。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董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是唐朝大诗人王维所写的诗《画》。“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自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静心者方能品之。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更靠近了,一切的妙处都是因为“无声”,无声得醉美了心灵。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之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近境是画中的美,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想起,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一叶孤帆行万舟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田园诗更是千古流芳,语言优美细腻,意境丰富多彩。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积雨辋川庄作》[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终南别业》[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喜欢这些诗的原因在于,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其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我读过后心旷神怡,精神喜悦!


春夏秋冬L


王维与同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均以五言诗描摹自然景物名世。诗作形象生动,立意新颖,意境清幽,艺术风格比较接近。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很多,名篇佳句尤为传诵的如:《山居秋暝》、《汉江临泛》、《终南山》等。

《山 居 秋 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秋日傍晚的山景。

其中的"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中"浣女",指洗衣服的女子。这两句诗是用散文句式来表达的。应是"浣女归而竹暄,渔舟下而莲动。"

最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说的是春草任其凋枯,王孙亦可自留。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诗人王维是反其意而用之。

王维(701~761) 字摩诘。原籍太原府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唐代诗人、画家。幼时通音律,工书画,善属文,多才多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时被迫接受安禄山授予的官职,乱平后因此贬官。后来官至尚书右丞,故有"王右丞”之称。

王维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前期以边塞诗为题材,其中虽然也有仕途坎坷的感叹,但抱负犹存,未失豪迈欢乐之心。如:《少年行》、《老将行》、《使至塞上》、《陇西行》、《陇头歌》等均为其代表作。

王维的后期作品多为描写隐居幽栖生活,表现闲适情趣,宣扬佛教禅理(注①)的山水田园诗。宋代文学家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① 王维早年受其母亲影响颇深,信奉佛教,其名和字,源出《维摩诘经》中的人物~维摩诘居士。故又有"诗佛"之称。

配图及部分文字源于网络,如侵秒删。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各位王维的铁粉,注意命题。山水田园这张专辑的话,他一共就收录了三五首诗。

1、《青溪 / 过青溪水作》

唐代: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2、《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翻译: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4、《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译文: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5、《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唐代: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种豆南山下,相煎何太急。


謀略國學


久居闹市,城市的喧器繁华让我向往陌上花开的田园风光。

“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乌不惊。”王维简朴直白的诗句,仿佛置身于花红柳绿的大自然中。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高度赞美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喜欢王维(摩诘)的诗,喜欢他的淡墨吟作,清新自然,读来如沐春风,回味悠长。

1⃣乌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呜春涧中。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浅显易懂,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蕴含着很深的意境。他的山水田园诗不胜枚举,《新晴野望》,《辛夷坞》,《鹿柴》,《书事》,《桃源行》,《送元二使安西》……每一首都使我爱不释手,让我陶醉其中。





晓涵佳佳之外婆宁群


王维能诗善画,且精通音律。他的田园诗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细读之,可静心,可平气。师佛之名,名不虚传。

我最喜欢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明明有浣女和渔舟,怎么开篇就说空山呢?因为山中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的活动痕迹。“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就是比如。“空山”二字点明此处犹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空气清新,令人神往。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写景如画,挥洒自如,生动自然,一气呵成。

诗的后半篇写到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人们。

环境与人类活动是那么和谐自然。诗人是那么高洁,他在貌似“空山”之中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淳朴自然,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总之,这首诗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推荐多读。

常读常新,果然可静心,可平气,童叟无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