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鱸魚苗供應量衝擊10億尾,90後“漁二代”有“祕密武器”

正值春耕備耕時節,也是一年中鱸魚育苗的關鍵期。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湖旺水產種業基地負責人、1996年出生的小夥子費晨陽每天都忙得停不下來。

基地300多畝魚塘間沒看到幾個工人。只見費晨陽拿出手機,點進魚塘在線監測系統,屏幕上顯示溶氧量、溫度值正常。原來,魚塘內裝了溶氧量傳感器,能實時監測數據,一旦有異常就會自動發出警報。

影響魚苗孵化的關鍵因素是水溫和溶氧量,水溫以23℃至26℃為宜,育苗基地大都使用傳統加熱棒,魚苗孵化率不穩定。湖旺較早引進了自動化恆溫儀,可讓魚苗繁育比常規提早一個月。這個時差精準擊中了客戶需求,湖旺目前銷售火爆,日銷魚苗2000多萬尾,訂單已經排到4月底。

記者 王藝潼 見習記者林婧 通訊員 陳暢 曾蘭蘭 策劃 李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