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魏晉南北朝時代,從大陸避難到日本列島的“渡來人”對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文明輸入,其中據說是漢朝皇族後代的東漢氏更是人才輩出,在日本政治、文化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東漢氏的後裔丹波氏成為日本的醫學世家,與日本佛寺一起,保留了大量在中國已經失傳的中國古籍,不但對日本,對中國文化也是大功臣。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渡來人向日本輸入文化

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剛剛結束掃蕩六國、統一天下的事業,此時他迫切想擁有萬世不易的權力,經過三年的籌備工作,公元219年,徐巿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及百工技藝之輩海上求仙,其浩蕩的尋訪隊伍中不乏醫人,這應該是中國醫術傳入日本的開始。


在《漢書·地理志》中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的記載,可見兩國在西漢時期亦有交往。


到了公元三世紀的魏晉時代,當中原的漢帝國土崩瓦解,隨即大混亂與大分裂時代來臨,一時間腥風血雨,神州陸沉,漢靈帝的後代為避禍而東渡扶桑,如果徐巿後人還在,這將會是一場跨越秦漢兩個王朝的會面,中原故國已是滄海桑田,不知徐巿的隊伍會否有“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感慨。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渡來人進入日本線路


關於漢朝皇族移居他國一事,散見於日本的史料記載,作為東漢使主,他們受到天皇的厚待,並被賜予新的姓氏,或直稱“東漢氏”。據記載,隨之而去的人多數沒有繼續使用中原的姓氏,而是完全融入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大和民族。


他們擁有東亞大陸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巧,憑著足以碾壓當地人的智慧而迅速崛起,最終成為新的貴族並衍生出新的姓氏,如原田氏、高橋氏、大藏氏、丹波氏等,以至到了後來“恩寵偉大,威視極盛”的程度。君家洛陽已是兔從狗竇入,松柏冢累累,可劉氏的一支血脈卻在海上島國開枝散葉,代代不絕。


到了公元十世紀,劉氏東遷的隊伍已逐漸繁衍壯大、其中的大藏氏一直活躍於政治領域,後因戰功被任命為徵西將軍,封地原田城,成為今天日本社會中赫赫有名的原田氏。而另一支後人丹波氏,卻被歷史推出政治的急流,憑藉漢方醫術佔據日本醫界潮頭一千多年。


在這六百年幾經更迭的歲月裡,中國與日本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從六朝隋唐開始,中醫古籍源源不斷流入日本。


公元552年,中國贈日本《針經》一套;562年,釋知聰攜《名堂圖》等醫書一百六十卷東渡日本;公元608年,隋煬帝大業四年,日本推古天皇遣藥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來中國習醫,學成後帶回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等重要醫書,該書總結了隋以前的醫學成就,是第一部病因病候學專著。


公元623年,盛唐之世即將揭幕,這是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交流最為密切的時代,日本留學生惠齊、惠光、惠日等來唐朝學醫,後醫有所成歸國。


公元652年,孫思邈《千金要方》成書,公元682年,孫思邈的《千金翼方》成書,兩書被譽為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在日本流傳甚廣。


659年,《新修本草》成書,這是第一部國家意義上的藥典,一經問世便迅速傳到日本,701年,日本仿效唐朝關於醫藥的制度,規定《千金方》為醫生必修醫籍。


公元752年,王燾的《外臺秘要》成書,此書彙集了從漢到盛唐的諸家醫藥成就,漢唐之前的醫藥成就,大備於斯,此書對朝鮮和日本醫學都有很大影響。


公元753年,應日本之邀,鑑真和尚隨遣唐使團的船隻東渡,鑑真的師祖道宣與藥王孫思邈交往甚密,兩人在醫術和佛學上相互影響,鑑真在佛、醫上的造詣都頗深,他在日本傳授佛學、醫術及鑑別藥物真偽的辦法,其中日本常用中藥“奇效丸”,據說就是鑑真得自道宣。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鑑真東渡

不但傳法,還傳授醫術


《醫心方》總結中國醫學

2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轉折點,國力的漸衰使他失去了往日萬國來朝的盛況,隨後大唐逐漸失去了魅力,會昌滅佛更讓唐朝主動放棄了世界帝國的定位。公元894年,日本文聖菅原道真的一紙文書將這空前龐大的遣唐使活動送入終點而開始自己的文化獨立之路。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會昌毀佛令唐朝形象大跌

菅原道真終止了日本官方派遣的遣唐使


整個唐朝,日本派出的正式遣唐使有十多批,大量的經史文獻、生活器具等源源不斷的流入日本,唐朝的各個領域如典章制度、醫藥、天文曆法、建築等均通過遣唐使的作用而深刻影響著日本本土文化的發展。


其中中國醫藥東傳日本的歷史之久,規模之大,在世界醫藥交流史上均屬罕見。據九世紀末藤原佐世所撰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記載,當時有漢籍1579部,相當於唐代藏書的二分之一,其中醫方書就達160餘部,這還是經歷火災後的殘餘,可以說在現代醫學傳入日本之前,其傳統醫藥領域全部由中國輸出。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政權紛立的時代。而此時的日本醫事制度及醫學教育完全採用唐代的辦法,其後學醫者也完全採用中國的醫學典籍,它的醫學體系已逐漸成熟,時代在等待一個契機。


公元912年,東遷劉氏的第八代孫丹波康賴出生,因為醫術精湛,他被賜姓丹波宿禰,累遷針博士。他成長在被輝煌和典雅籠罩的平安朝,這大概是日本歷史上一個精緻華美的時期,這個時期沒有戰國時代的沙場和烽煙,卻有《源氏物語》般洋溢著典雅與柔情的風氣,浪漫與萎靡並存的社會是文化滋生繁衍的溫床,此時的日本是古代文學發展的頂峰。


與之前交流時的頻繁和虔誠不同,至北宋時期這種交流似已冷卻下來,日本停止瞭如飢似渴的文化輸入行為,開始了自己的創作與革新。


公元982年,丹波康賴已是70歲高齡,《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臺秘要》《新修本草》等漢唐醫籍伴隨著他的行醫生涯,他翻閱最多的應該是王燾的《外臺秘要》。


這是一部集歷代醫論和醫方的的醫方大全,系統收集了唐以前的經驗效方,計古方五六十家,著作數千百卷,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古書益多散佚,惟賴燾此編已存,彌可寶貴矣”,徐大春評價曰:“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紙質保存不易,天下一理,日本也有戰爭,也有動亂,也有水火災害、時間風化,亡佚於其中的書籍何其之多,孫思邈以醫術稱道於世,王燾卻以收羅廣博使醫家著作免遭沉淪而功著天下,《外臺秘要》豐富的內容和嚴謹條理的編纂方式使丹波康賴有所觸動,跟王燾相似的官方背景也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量珍貴典籍,於是他選擇了王燾走過的路。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廣搜醫籍,博採百家,刪繁就簡,去蕪取精,編纂出彪炳後世的大型醫學總集《醫心方》。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丹波康賴的鉅著《醫心方》


此書三十卷,引用書籍粗略統計約280種,在廣泛收羅各科驗方之外,針灸腧穴、本草食療、服食辟穀、房中養性、醫德修養、服藥方法等無所不包,所摘錄內容完全按照古書原本,即使是明顯的錯訛也不加改動,這種審慎的態度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古書原貌。


他所引用之書,大部分現已亡佚,同時在《隋書.經籍志》或《日本國見在書目錄》等公私藏書目錄中未被採錄者亦多,故其文獻價值極高,有關醫家的傳記資料、歷代醫政、醫事素材、名醫醫論、醫案記載、儒釋道中養生療病內容等,都是醫史研究中不可忽視的方面。對於探討中醫藥文化東傳及中日兩國醫學交流史來說,《醫心方》更是不可或缺的史料來源。


在編纂方式上他模仿《外臺秘要》的體裁,按症列方,其後他的子孫丹波元堅校刻作序日:“每卷各為一類,下分子目。其所引證,上根據之農、黃、扁、張之經,下貫穿之唐以上各家之著。其所論列,起《治病大體》,訖《食物》。每門上載症候,下列其方。遇有可註明者,附以案語。”它與《外臺秘要》兩部著作均以“取材宏富”、“各題名號”而被稱道。


魏晉的自然風氣促進了養生學的發展,在唐朝時養生類書籍已蔚為大觀,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專闢食治、養性兩卷,《醫心方》在這基礎上大加以闊充,延年、益智、導引、服石、房中等等生活各方面皆有涉及。


由於歷史太過久遠,伴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服石這種古人認為養生延年、神仙不老的養生術,目前已趨向消亡,在服石著作亡佚殆盡的今天,《醫心方》中所保留的大量文獻資料便具有格外珍貴的史料價值。此書一經問世便因其巨大的醫藥和生活價值而成為權貴們的私藏,後成為日本宮廷醫學的秘典,人間莫得而窺。


丹波氏與日本佛寺保護中國醫典

3

幾度春秋接踵,此書歷經兵燹戰亂而若存若亡,1789年,他的子孫丹波元德尊奉父親遺命整理謄抄《醫心方》,而後儲之醫學、傳之後世,但此本殘缺脫半,後學始終不能窺其全貌。


1819年,他的後人丹波元胤,時任的日本德川幕府江戶醫學館督事,追隨著祖先的光輝開始著述的旅程,廣泛收錄中國曆代醫籍約三千種,上自秦漢,下至明清,惟道光以後及未傳日本之書不予著錄,整部著作分為醫經、本草、食治、臓象、方論、史傳、運氣等九類,並根據所掌握的資料註明卷數、存佚情況、歷代序跋、有關考證的大致情況並附評論,後來的皇漢醫學叢書本就是根據此書刊印,名為《中國醫籍考》。


到了1854年,日本朝廷訪得《醫心方》全本,隨即醫官丹波元堅和丹波元昕奉旨校勘,可惜書未完兩人便相繼去世,他們的兒子承襲父職繼續校勘的事業,最終使這本書已全樣刊刻問世。


八百年的歲月流轉,這個家族的醫藥使命始終沒有中斷,他們用幾代人不懈的堅守為漢方醫學和目錄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光緒年間,此書傳到中國,國人據此輯復出部分房中學著作。20世紀50年代,人民衛生出版社據安政本《醫心方》影印,但由於影印本不加註釋整理,研讀者仍有望洋興嘆之感,後經華夏出版社校訂排印,是目前最為全面的點校本。


迄今《醫心方》歷經滄桑已有千載,它成為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醫籍而被政府視為國寶,其具有的學術價值也逐漸為人所重視,在輯復亡佚文獻,校勘現存古籍等方面,都有著其他圖書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醫傳世文獻總歸為四類:傳世文獻、輯佚文獻、出土文獻、海外文獻。傳世文獻指那些自問世以來一直流傳至今的古代文獻;輯佚文獻多是中途亡佚,後人從別書整理輯復而得,如《神農本草經》;出土文獻顧名思義就是“出土”而得,如馬王堆醫學文獻,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概它以後也會成為傳世文獻的一部分;而海外文獻的主要存放地就是日本。


很多古代文獻的善本中國已不復存在,雖然日本也歷經時代的顛簸動盪,可總體文獻保存情況要好於中國,很多經典醫籍的殘卷及重抄本由私人家傳或古寺收藏而得以倖存。


日本醫聖竟是漢靈帝后人,日本因他而挽救了大量中國古籍|文史宴

沒有會昌毀佛

日本寺廟保存了大量中國古籍


如康治本《傷寒論》,原為唐代寫本,後經日僧重抄流傳至今,不經宋人校勘,保留了古書的原來面目。國內早已亡佚的《新修本草》也於19世紀中葉在日本古寺被發現,後經國人輾轉抄錄歸國得以刊印。靜嘉堂文庫至今仍保存著宋版《外臺秘要》,這是目前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版本,通行各地的《備急千金要方》也是根據日本嘉永二年的江戶醫學本影印,明代唯一的官修藥書《本草品彙精要》原本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流入日本,後歸杏雨書屋私藏,至今秘不示人。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