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凝聚你我力量”消费维权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据悉,中消协于今年2月底至3月初通过“3小时公益”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展本次调查,最终获取6502个有效样本。


重要结论


总体来说,多数受访者对当前消费环境表示放心,对未来一年消费总体充满信心。值得高兴的是,90.2%的受访者遇到消费纠纷会采取维权行动,这说明面对经营者失信或违法违规行为,受访者普遍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然而在尝试过维权的消费者中,仅三成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这与维权过程复杂有很大关联。

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受访者的线上消费比例明显增大。受访者表示,商品类消费中,线上消费比例增大排在前三的消费类型是日用百货类、食品类和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服务类消费中排在前三的是公用事业类(水、电、气、暖等)、快递业务和网络订餐。可以发现,疫情期间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占比增加较多,这将促进日常生活类消费加速向线上消费方式转移。


受疫情影响,大众对野生动物买卖大多持负面态度,90.0%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禁止野生动物买卖,其中77.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禁止野生动物买卖。不过,受访者对于野生动物的认知不是很清晰,8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区分野生动物,46.3%的受访者认为“野味”是野生动物,这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也迫在眉睫。

调查结果


1.消费行为特征

58.2%的受访者在2019年线上消费比例在50%以上

与上一年相比,70.6%的受访者线上消费比例有所提升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限制野生动物消费行为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2.消费环境感知


约六成受访者对当前消费环境表示放心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品质不如意”是受访者对商品/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服装类和中介服务类消费感受差,保健品和医疗类问题凸显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服务“打折”和商家跑路是预付卡消费最大隐患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3.消费维权行为


质量不合格、货不对板等消费纠纷较多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90.2%的受访者遇到消费纠纷会采取维权行动

农村地区消费者对消费纠纷的认知敏感度较低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仅三成受访者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投诉后无反馈是维权结果的痛点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受访者对当前维权途径感受一般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维权过程复杂严重影响受访者对维权途径的感受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4.社会共治认知及感知


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社会共治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受访者认为改善消费维权需要加强“完善立法,加强监管”方面的工作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互联网是消费者获取维权信息的主要渠道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推动实现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对改善消费环境有效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5.消费水平与消费信心


41.0%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水平表示满意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消费水平在中等及以上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近半数受访者对未来一年消费总体充满信心

中消协调查| 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为提升消费维权专业力量,提振消费者维权动力,中消协提出四点建议:充分发挥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协同共治平台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及各方力量,构建新时代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力量供给,逐步提高消费者维权获得感;网络交易平台有必要更主动积极地与消费维权机构建立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加强野生动物交易监管,引导构建科学饮食消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