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水腫怎麼辦?常用利尿劑的種類有哪些?

腎臟是身體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當腎臟患病時,致使水分不能排出體外,瀦留在體內時,稱為腎病性水腫。水腫是腎臟疾病最常見的症狀,輕者眼瞼和麵部水腫,重者全身水腫或並有胸水、腹水。水腫的程度可輕可重,輕者無可見的浮腫,僅有體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瞼稍許腫脹。重者可全身明顯水腫,甚至有胸、腹腔積液,致體重增加數十公斤。

腎臟病水腫怎麼辦?常用利尿劑的種類有哪些?

利尿劑,是有液體瀦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分。利尿劑分為幾種,不同的利尿劑利尿的原理或者作用的部位不一樣,副作用大同小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臨床常用的利尿劑種類。

1、噻嗪類利尿劑

主要作用於髓袢升支後壁段和遠曲小管前段,通過抑制鈉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鉀的排洩而利尿。常用氫氯噻嗪25mg,每日3次口服。長期服用應防止低鉀血癥和低鈉血癥。

2、瀦鉀利尿劑

主要作用於遠曲小管後段,排鈉、排氯,但瀦鉀,適用於低鉀血癥的患者,單獨使用時利尿作用不顯著,可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常用氨苯蝶啶50mg,每日3次,或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20mg,每日3次。長期服用需防止高鉀血癥,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慎用。

腎臟病水腫怎麼辦?常用利尿劑的種類有哪些?

3、襟利尿劑

主要作用於髓禪升支,對鈉、氯和鉀的重吸收具有強力的抑制作用。常用呋塞米(速尿)20~120mg/d,或布美他尼(丁尿胺)1~5mg/d(同等劑量時作用較呋塞米強40倍),分次口服或靜脈注射。在滲透性利尿劑應用後隨即給藥效果更好。應用襟利尿劑時需謹防低鈉血癥及低鉀血癥、低氯血癥性鹼中毒發生。

4、滲透性利尿劑

通過一過性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可使組織中水分回吸收入血。此外,它們又經過腎小球濾過,造成腎小管內液的高滲狀態,減少水、鈉的重吸收而利尿。常用不含鈉的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澱粉代血漿(706代血漿)(相對分子質量均為2.5萬~4.5萬),250~500ml靜脈滴注,隔日1次。隨後加用檬利尿劑可增強利尿效果。但對少尿(尿量<400ml/d)患者應慎用此類藥物,因其易與腎小管分泌的Tamm-Horfall蛋白和腎小球濾過的白蛋白一起形成管型,阻塞腎小管,並由於其高滲作用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誘發“滲透性腎病”,導致急性腎衰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