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快成了全民都会讨论房价了,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我叫米小圈


房子、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不为过,在人们一生中有几次大的投资?恐怕房子算是首位了,十几年来房价在人们需求中节节攀升,92%的人和家庭有了房子这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也是个奇迹,让西方看到了中国市场之大,吸尽了他们的眼球。在中国由房子延生出的工作、收入、家庭、娶媳妇、亲戚关系、银行资金、地域发展、人口流动、人才吸引等等,人们对经济发展有良好预期才买房子,区位发展好房价就上涨,年轻人谈恋爱问房子,人与人见面也问买房了没有,亲戚之间借钱也为房子,房子就像饭菜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涨了降了喜怒都写在了脸上,完事后继续努力工作多赚钱还房贷,虽然忙累但还算有追求,幸福并快乐着。


1144092431


现在几乎快成了全民都会讨论房价了,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我是谦秋说,这种情况似曾相识,等小街小巷,小村小路的老百姓都开始讨论一件事情,我觉得机会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我似乎又看看2007年的大牛市是的情景,我老家乡下的年轻人都在讨论股票,甚至看到别人赚了几百、上千万,眼红到不行。

当下房地产市场还是非常热闹的,确实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会谈到房子。中国人喜欢房子,这是有国民性的,觉得有房子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所以但凡有能力,都会自己买一套房子,甚至还给子女准备一套。

特别是过去20年,房地产呈现出慢牛格局,蛮多老百姓已经形成惯性,觉得买房子既保值,更重要的是增值。

不过当下我确实感到一些担忧。还能不能增值,能不能保值?

首先,国家明确房住不炒,这是大原则,所以未来只有不涨了,甚至是出现拐点了,才会缓解追涨的气氛。

其次,各地方政府,出台限购限售政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新房,二手房买卖有门槛了。这也会增加交易的难度。但好处是交易时间拉长了,大家对边走边看,更加理性一点。

再次,人口净流入程度不同,各地房价出现分化是大概率事件。今年我们还能看到深圳还有一定的涨幅,其他地方基本上是维持,或者微跌了。主要是深圳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外来人口众多,购房需求相对旺盛。

最后,房地产也是有周期的,正好是20年,如果从2000年开始算起,那明年正好是一个上升周期。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为负,都会加剧房地产的调整态势。聪明的投资者,应该需要重新调整家里房地产的比重。


谦秋说


全民都在讨论房价,有三个原因,我国居民主要财富都是房子,而房子突然变得交投清淡,出现无人接盘的情况,而这时候,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应该说以上的三个原因将在2019年深刻影响着房价走势。

我国家庭77.7%的财富是房子

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披露,我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而美国这一数字为34.6%。人民网2019年6月15日文章《美媒体:高达90%的中国家庭能承担买房成本远超美国》提到,如今美国人的拥房率不及65%,且这些住房一半以上的所有权归银行所有。而高达90%的中国家庭能承担买房成本,远超美国。

中国家庭户均资产161.7万,这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劳动所凝结的,但是我们家庭的资产结构、现金流和负债情况都不太理想。

居民的负债近年开始快速增长,从2007年负债占可支配收入比不足35%,转眼在2018年负债达到90%。意味着现金流已经被负债拖垮,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消费不足。

房产已难以变现

现在楼市最缺的就是接盘侠,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500万亿人民币,而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到2018年7月,全国住户存款余额68万亿,在扣除各种贷款后,净存款额只有22万亿。而这22万亿中有多少愿意成为接盘侠呢?

曾经极为火爆的燕郊房价,目前只有巅峰时期的50%到40%,今年年初,似乎又将火爆一把,但是到了四五月份就已经熄火了,四月份二手房环比上涨1.4%,五月份二手房就转身环比下跌了0.25%。而且现在最麻烦的是交投越来越清淡,无处寻觅接盘侠,毕竟能买得起房的人早就上车了。

楼市政策也在转向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管理层的重要表态,意味着房地产在中国经济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这是管理层对年初房地产反弹势头给予了及时且精准的打击。

同时中国社科院出台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已经大于带动效应,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负。这是直接把房地产从经济舞台的C位直接要给pass掉的节奏。

同时各路资金都在自觉收紧对房贷的输血,7月13日,银保监会约谈警示了10家非北京注册信托公司,北京银保监会约谈了辖区内12家信托公司,总体要求是“房住不炒”的总要求,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信托监管要求。

银行对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上调15%-45%,从资金的杠杆面直接控制房价。

总结语

过去大势强劲,闭着眼睛买房都有赚,而现在交投清淡,有价无市、房市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寒风凛冽,冰火两重天。更糟糕的是部分高杠杆投机客当年炒房一时爽,现在断供泪两行。每次退潮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谁在裸泳。

早在去年的时候,天下会会天下就提醒,再不把房产出手,就要当心房子砸自己手里了。如何在大趋势面前保住自己的财富,欢迎关注“天下会会天下”,耐心把天下会会天下过往的文章通读,你也能在大趋势中闪展腾挪,快人一步。


天下会会天下


富人早就买过,甚至买了很多。中等收入的在这些年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房价下,大都愉快的还着房贷。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剩下的贫困户,低保户是着实也支撑不了这个市场,只有望楼高兴叹,除了个别人中了什么体育,福利大奖除外,多余的房子还是需要等富人们,中产去消化,不能只进不出,总得找人接盘,财富全变成了房子,竭泽而渔,楼市休矣。


传奇2998


现在无论是网络报刊,还是在街头巷尾,甚至是在地铁里,都有人在讨论当前房价的走势。这其中有人赞成目前高房价的情况,认为中国经济离不开房地产。但也有人觉得房价太贵,泡沫太大,穷人即使是透支一辈子的努力奋斗也买不起。

那么,为什么现在全民都在讨论房价,几乎每个人都成房地产专家了呢?第一,房地产有赚钱效应,早些年通过抄房致富者大有人在。同时,各城市里很多地方的老房子都动拆迁了,拆迁户也上演了一夜暴富的美妙神话。现在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你家动迁了吗?或者你有几套房,准备什么时候出手等等。房地产始终有很强的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民众的眼球,一直成为焦点话题。

第二,国内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最多的,一会房地产政策收紧了,一会受经济下行影响,房地产调控放松了。现在人们手里都有房产,而且居民家庭资产中,房产占到了77%,只有23%才是金融资产,所以,房价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政策,大家也是特别的关心,并且热烈的展开讨论。

第三,最近十年,各地房价大幅上涨,有的已经翻了5-10倍,远远出乎了大家的预料,也已经超出当地居民的承受范围,人们关心房价何时能够去投机化,回归居住属性。因为,很多市民都要买房,既怕现在不买房,以后更加买不起,又怕现在买房买在高位上,不小心做了接盘侠。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房价便成了焦点话题。

第四,随着房价轮番上涨,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达到450万亿,相当于美国+欧盟+日本的房地产总值之和。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不言而喻。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凡是过度依赖房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这意味着,未来房价继续上涨的空间被封杀了,很多炒房者都要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下一步究竟是该抛售房产,还是继续持有?

第五,现在房地产过热,而实体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如何才能平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为,房价过高不仅挤压力购房者的消费能力,使得国内消费增速大幅下滑,而且还使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业,而实体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必须要给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降降温,退退烧了。

全民讨论房价恰恰说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过热了,该降温了。并且还要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回归居住属性。人们之所以如此讨论房价,这既是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房地产又有很好的赚钱效应,更是房价近年来大涨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大家当然要重点关心房价的事情了。更何况,房价波动关乎国民经济起落,以及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控,所以大家现在都关心房价,人人都成房产专家也不足为奇。


不执著财经


再把房产过度开发,当成支柱产业,中国就会错过大崛起的机会。房子已经压垮了人们的辛福感丶进取心丶自尊心、自豪感,对社会有一种认输感,无责任感。很多佛系青年的出现,无所谓,随风飘,成为标配。


骑士悠然行


在香港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当菜市场的大妈都开始讨论股票的时候,那就是他即将暴跌的前夜,这句话不光在香港就在欧美的金融圈也有类似的话,房产其实早就被大企业和有钱先富起来的阶层作为一种钱生钱的投资品,只有后知后觉的人才把它作为刚需,高点接盘的几乎都是这类人群。房产价格几连跳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我们还处在二战之后全球经济恢复期,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正好在2010年之后进入爆发期,现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其实应该属于全球通缩期,未来经济大循环就应该处于这个阶段,所以房产在未来并非最好的投资了,有的专家说的是对的,就是房产将进入阶级分层阶段,也就是多级分化,所以未来的投资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水平,闭着眼睛任何人都可以赚钱的时代终结了。


霍霍66433280


现在不是几乎都快成了全民都在讨论房价了,事实是现在已经是全民都在讨论房价了,这种现象意味着房价还会冲高并且短期的顶部即将来临了。

全民投资之时也是聪明资金撤退之时

有一个买菜的大妈,她每次买股票都能赚钱,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大妈是股神。后来有人和大妈聊天得知,其实大妈根本不懂投资,但是她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如果人人都去投资了,那么就是她抛出的最好时机了。

大妈每天出门买菜都经过证券交易所,当她看见交易所交易所门口冷清的几乎没人的时候,她就会买一些,等到交易所人头攒动的时候她就会卖掉了,这就是她的投资秘诀。全民投资之时,就已经不是投资的时候了,相反这时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接盘侠总有最后一波

我们回到房子,大家都开始探讨买房子的时候,很多本来没钱的人也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来买房投资,因为他不懂市场,只是看到大家都赚钱了,所以自己也想来分一杯羹,其实这时向上的力量已经开始枯竭了。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如果房价要想上涨,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买房力量,这时房价的上涨才会有动力。既然大家都开始讨论房价,开始买房子了,也就是基本等于全民开始投资了,大家都已经投资了,谁还会来接盘呢?

所以,全民讨论房价之初基本就是卖房子最好的时间了,因为这时已经是最后一波接盘侠开始行动了,如果你想继续等新的接盘侠,估计就要等下一轮了。所以,全民讨论房价,意味着房价即将见顶。


老亮说房


全民讨论房价,本来就不奇怪。有房的没房的,对于住房来说,都要占到普通居民资产的100%以上。对于炒房的目前肯定也纠结,究竟是卖掉兑现还是继续拿着,或者继续增加投资。

对于房价,目前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基本在20-30之间,而对于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在40-50之间,也就是个人年收入的20-30倍或者40-50倍。对比西方国家的10倍左右平均水平来说,超过3-4倍。而我国居民收入则是西方国家的20%左右。

而房价从15-16年开始,各地房价都普遍大涨。以我所处城市为例,房价均价上涨超过30%,而我自己所处楼盘,从15年的不到1万均价到目前居家1.4万。隔壁小区学区房,房价从9000涨到目前的1.5-1.6万,涨幅高达50%以上,仅仅是三四年的时间。

而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在17年投资的投资性房,涨幅也基本在20%以上,如果有人买他们肯定会选择卖掉兑现。而在卖出之前,每套房租金月收入也在2-3000的水平。

因此说,房价,肯定牵扯多数人的关注,尤其是没买房的和投资住房的人,他们主要的担心就是房价是否持续上涨,是否该及时买,还是该兑现。

从美联储降息来看,我国必然跟随,而一旦降息,一来通胀持续上涨,二来,银行贷款利率必然下调,而购房者成本相对下降。也会刺激楼市成交趋旺。

从地方政府来看,加快推新地拍卖,加快大型开发商的招商,以及加快新区的建设,都在逐步推高房价。没买房的人看到这些现象,肯定心里纠结着急,明明知道,在新区和新地不断拍卖的背景下房价要出现大跌或者下跌比较难,但是房价始终上涨也不理智不现实,因此,纠结是难免的。


屠龙刀fei0598


全民讨论的事情意味着对他有需求。。

全民讨论得事情意味着你不可能随意得到。

全民讨论意味着他可能会变成奢侈品。。

全民讨论意味着你对现有得状况不是多满意。

全民讨论意味着你想要一个更好的。。

全民讨论意味着。。这个事情不是你说了算的!!!!

洗洗睡吧!!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