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棗強新年意向植棉面積減少近15%

“一年之計在於春”。距離2020年棉花春季播種時期越來越近了,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國內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全球呈現蔓延趨勢,人們恐慌心理加重,近期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更是一片哀鴻,大有肅殺之氣,世界經濟發展嚴重受阻。在這樣的形勢下,河北省棉花主產區之衡水市棗強縣,2020年棉農棉花種植意向有何變化,筆者進行了電話採訪,據反饋今年當地棉花意向種植面積至少較2019年下降近15個百分點,棉花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一、面積下滑嚴重

棗強縣是河北衡水四大棉花主產區之一(其餘三個分別為冀州區、故城縣、景縣),該縣棉花種植區域多集中在肖張鎮、馬囤鎮、王均鄉、張秀屯鄉等地,常年棉花種植面積在30萬畝左右。近10年來,在費工費力、生產和比較效率低的衝擊下,棗強縣棉花種植面積嚴重滑坡,目前種植區域僅限於北部的肖張鎮、馬囤鎮、王均鄉,面積不足以往的半數。

儘管當前棗強縣已被列入疫情防控低風險區域,但是筆者仍只能通過電話聯繫,據附近一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的負責同志,輾轉聯繫到馬囤鎮東趙莊村、東客市村的15戶棉農,手機採訪並瞭解一下今年他們的意向植棉情況。

根據調查情況,2020年這15戶棉農意向植棉面積為203畝,較2019年實播面積減少35畝,減幅14.71%,為近五年來當地棉花種植面積最少的一年。這15戶棉農中,有11戶棉農意向減種,佔比73.33%;有4戶和去年面積持平,佔比26.67%。

二、減種原因分析

筆者瞭解到之所以今年他們意向植棉面積有如此大的減幅,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1.疫情後續影響沒有消除。一是3月16日,衡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繼續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要求所有居住小區、村莊繼續實行封閉管理。受此影響,做為籽棉流動的主力軍——棉販的活動繼續受限,棉農存棉售賣不了,不能變現,其心理忍耐力下降,因此對今年的棉花種植有些微詞;二是近期鄭棉期貨連日大跌,當地棉企心有餘悸,對後期市場發展的恐慌心理沒有解除,不敢重新啟動籽棉收購,籽棉流動的傳導中斷,從而加劇了棉農的不耐煩心理;三是以當前鄭棉期貨主力合約CF2005近日結算價11500點計算籽棉收購價格(衣分率38%、棉籽價格1.18元/斤、損耗率2%、費用600元/噸),當為2.75~2.80元/斤,較當地疫情前籽棉收購價格下降了0.50~0.60元/斤。這個價位嚴重挑戰了棉農的心理底線,他們不能接受,自然種植興趣下降。

2.傳統因素使然。內地棉區在缺少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棉花生產長期以來機械化、集約化程度極低,生產效率低下,投入和產出比不高的頑疾從來沒有得到過有效解決。近年來“三農”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產權制度改革、土地託管、各類專業合作社等新生事物和新興產業,唯獨涉及棉花內容偏少。另外,棗強縣的傳統產業如皮毛、玻璃鋼、燈具、燈杆、電線/電纜等發展穩固,吸引了當地較多的勞動力輸入其中。加之近年來當地調整農業結構和加快脫貧步伐,有力地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了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區建設,建起了以現代農業園區、養殖園區、採摘園區、新型社區、玫瑰風情旅遊區為主的田園綜合體,效果顯著,效益明顯,極大地助力了鄉村振興。這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奪了棉花的風頭,讓人嘆息棉花的往日風光不再。

3.棉農綜合收益低,部分棉農賠本。2019年度前期,當地籽棉交售價格呈現低開高走的態勢,疫情前更是到了3.30~3.50元/斤的高價錢,無形中提高了棉農的胃口,甚至部分棉農產生了惜售心理,認為年度後期籽棉價格有更大的上漲空間。事與願違,隨著2020年春節過後國內疫情的發展,當地棉企地產棉銷售停滯,銷售報價更是跟隨鄭棉期貨價格和國儲輪入成交價格在風雨飄搖中大幅震盪下挫,籽棉收購報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更何況當地棉企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開工收購和加工籽棉的跡象。據這次受訪棉農透露,到目前為止少數棉農家中還存有20%以上的籽棉沒有出售,雖然已賣出籽棉的價格尚可,但這部分棉農的綜合畝均收入僅為(平均畝產)500斤×(平均售價)3.20元/斤×(售棉比例)80%=1280元,以上計算結果不包含未出售的籽棉部分。只是2019年當地棉花直接種植成本(土地平整、灌溉、棉種、化肥、農膜、播種、農藥、採摘)多在750~800元/畝,如果計算上種植期間的人工投入以及部分植棉大戶包地費用500元/畝/年,這部分棉農只有賠錢了。

4.生產資料價格略漲。到目前為止,河北省已經連續19日無疑似和確診肺炎患者出現,春耕春種方面急需的生產資料方面的物流得以解禁,只是到達鄉村農戶的最後一公里還沒有真正得以疏通,棉農所需的如化肥、種籽、農藥、地膜等生產資料,需要自己組織車輛到鄉鎮一級集散地自己採購和運輸。據受訪農戶介紹,今年的生產資料實際銷售價格和去年相差無幾,上漲部分基本上是物流成本增加,同比上漲8~10%。

5.棉花補貼落實工作滯後。當前各級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棉花補貼落實工作自然要順延一下。據悉,時值今日棗強縣仍有少部分棉農手中的“一卡通”還沒有收到2018年的棉花補貼款(220元/畝左右),而2020年河北省棉花種植補貼政策(涉及補貼程度、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兌現時間等)也沒有出臺。補貼款到不了手,補貼後續政策不公佈,棉農心中總是無底。所以,盼望各級地方政府在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也將棉花補貼方面的工作儘快落實一下,好讓棉農早作打算。

來源:中國棉花信息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