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歷史的車輪最終證明,線下終將屈服於線上。

前不久,蘇寧易購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10.03億元-113.03億元。同時還披露,四季度家樂福中國業務扭虧為盈。

這就意味著 ,家樂福被蘇寧收購半年後,如今整合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不過,這可能僅僅是開始。

3月10日,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與天貓總裁蔣凡通過淘寶直播隔空“雲簽約”,宣告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三天後,國美也正式對外宣佈,國美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成為店中店。

也就是說,在疫情面前,高傲的線下門店終究還是低下了頭!


01

從“宿敵”到“握手言和”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

在此之前,京東和國美其實是宿敵般的存在。

時間回溯至2011年。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在那之前,儘管京東和國美的主營業務都是3C家電,但畢竟一個線上一個線下的平行發展路徑,即便互相看不順眼,也並沒有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不過,隨著國美自建電子商務網站,正式進入到線上領域,雙方的競爭瞬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2012年8月14日上午十點,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通過微博宣佈:

“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內保持零毛利,任何客戶到國美 、蘇寧購買大家電,拿出手機用京東客戶端比價,如果便宜不足10%,京東立刻降價或者現場發券,確保便宜10%以上。”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在這場“三國大戰”中,又以京東和國美的硝煙最為濃厚。

僅僅十個小時後,國美作出回應:

“廢話不多說,從明天9:00開始,國美電器電子商城全線價格比京東商城低5%!”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而且,國美還以“老大”的身份宣稱:

“我就是從價格戰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我在打價格戰的時候你還在中關村。”

在那之後,京東和國美便成為了一對死敵。不過,與京東一年上一個臺階不同,國美的線下門店不斷被擠壓,而且還受到線上業務的衝擊,如今市值僅剩下20億美金。

連京東的零頭都算不上!

如果說在這次疫情之前,國美尚且能“苟延殘喘”,那麼在線下門店閉店超過一個月的打擊下,國美只能低下了頭。

尤其是,在蘇寧易購選擇了天貓之後,京東成為了唯一的選項!


02

“握手言和”的背後

京東和國美各自有何考量?

2017年,劉強東在央視財經的一檔欄目表示:

“京東在宿遷市的電商佔有率已經是第一,超過了任何友商,但我發現還有國美、蘇寧的門店在那裡,這是我們京東的恥辱。”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也就是說即便到了2017年,在劉強東的眼裡,圍剿國美的鬥爭還在繼續!

那麼,為何突然間就“握手言和”了呢?

先說國美。

第一、經過8年時間的較量,國美已經認清現實,早已經不屬於主流電商平臺。

2008年,黃光裕以430億元的身家,第三次登頂胡潤百富榜榜首。其執掌下的國美,憑藉1300多家門店和1000億的營收規模,百倍碾壓京東。

即便後來國美遭遇了危機,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昔日的老大哥豈能向小弟屈服?

但如今,8年時間過去,國美早已經無法與京東相抗衡,甚至還被蘇寧易購甩在了身後。很明顯,國美已經認清了這一現實。

第二、在線下門店歇業、客流量恢復尚不明確的背景下,在流量的壓力下面子已經不值錢。

與蘇寧不同的是,國美始終沒有成功的搭建起屬於自己的電商平臺。正因為此,在電商的衝擊下,國美只能節節敗退。

而這次疫情,讓線下零售按下了暫停鍵。結果就導致,國美的門店瞬間成為了負資產,門店不僅沒有客流量,而且還需要為此支付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

結論就是,與其說國美向京東屈服,不如說是向流量屈服。


再說京東。

為什麼要接納一個不斷走下坡路的品牌呢?

一方面,能夠豐富京東的SKU和專供於線下的高端產品;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順勢將國美的數千萬用戶收入囊中。

最重要的是,通過國美能夠加快京東對線下的佈局!


03

用“京東+國美”的模式

對抗“天貓+蘇寧”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

“得益於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協同發展,蘇寧佔比為22.8%,位居第一;京東和天貓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8%和8.8%。”

國美官宣入駐京東!昔日宿敵之間究竟有何考量?


其中,國美和五星電器位列第四和第五位,市場份額分別為5.8%和1.2%!

由此可以大膽預測:


儘管目前雙方的合作模式是國美旗艦店入駐京東,但下一步雙方即有可能通過入股的方式,加強在線上合作的同時,深化在線下門店的合作。


因為,這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極其現實的選項。

時間回溯至2017年。

在阿里巴巴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後,京東也隨之提出了“無界零售”的概念,即通過智能化手段重塑整個零售系統。在供應鏈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需求端提高用戶的體驗滿意度,最終實現新消費場景的構建!

這也是為何,在過去三年時間裡,京東一方面加緊對生鮮市場的佈局,另一方面則通過便利店的形式,迅速滲透市場。

不過,如果京東想在線下的影響力超越蘇寧,那麼勢必需要藉助於國美的力量!

根據財報顯示,目前國美在線下擁有超過2000家門店。而從阿里改造蘇寧的經驗來看,雙方只要合作得當,那麼勢必能夠激發線下門店的活力,實現新一輪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