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經過歷史的洗禮,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日本藝術家將社會心理與個人心理傾注於對貓的繪畫創作中。不少日本畫家對貓的特徵進行簡化或再創造,保留基本的生物特徵,更多的融入畫家社會和個人情感。

日本許多貓題材的繪畫作品在經過流傳,其中所投射出的情感引起社會群體的共鳴。那麼,日本盛行的"貓文化"究竟包括那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貓文化

一、貓與自然

宮崎駿的《龍貓》在 20 世紀 80 年代經濟急速發展的日本為大眾描繪了日本鄉村的恬靜安寧的生活。動畫電影中的色彩純淨,空氣清新,草地柔軟鮮嫩,森林中樹木茂密,鳥語花香。

與傳統的繪畫不同,動畫電影將靜止在畫面上的美麗一幀一幀串聯起來。在這裡藝術形象不僅是視覺形象,是綜合藝術形象。龍貓這個擁有貓的神秘性格與慵懶生活態度的虛擬形象穿梭在森林中,它是森林中的神靈,保護自然的使者。在宮崎駿的筆下貓是藝術家對自然的敬畏。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龍貓

同樣,在佐野洋子的繪本中,貓在被放逐在自然後獲得幸福也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主題。浮世繪中呈現過貓為主角展現日本自然風光的作品,一隻短尾黑白花斑貓臥在床邊安靜閒適的凝望窗外。畫面的遠處是日本著名的富士山,近處是一片綠色的農田以及用線條簡單勾勒的一行耕種的人。

無論是浮世繪的變現手法還是到了現代動畫電影的表現方式,崇拜自然無論作為神道教徒的思想信仰還是作為一個地理位置特殊,資源匱乏的地塊對日本人來說都是亙古不變的主題。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繪本中的貓

二、貓與情趣

貓作寵物,形象可愛,四肢柔軟而敏捷,性格多變。雖不易親近人,但當它與主人建立信任後,也會毫無徵兆的黏在主人身邊撒嬌磨蹭。

浮世繪美人圖使觀者感受到被"挑逗"的感受,是花紅柳綠的江戶時代的真實寫照。貓在美人圖中的作用就在"逗"上,看似美人挑逗了貓,實際卻是藝術家挑逗了觀者。在繪本《活了一百次的貓》中佐野洋子的畫風以及色彩的跳躍運用,讓全本的插畫生動活潑,頗具童趣。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貓在其中的表現鮮活又包含感情。貓與貓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貓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的差異,讓"愛"變得極為複雜。貓在日本人看來是與其平等的夥伴,因此在畫作中貓增強了觀畫者的情感波動,更易引起心理觸動。

同時,貓與趣味之間的關係,也體現在了日本人擅於將貓的符號元素進行加工,設計成為趣味十足的藝術衍生品。這種設計的觀念並非當代產生,自江戶時代已產生端倪。歌川國芳的《貓飼好五十三疋》以及後來歌川芳藤模仿他創作的作品皆被製作為兒童把玩於手的貓形遊戲卡片。趣味不僅是觀畫者看到的,更是體會得到的。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三、貓與神秘

日本人將貓的本能神化為魔力並渲染為詭異的神秘。這種神秘通過流傳故事和繪畫傳播,因此,"神秘"成為貓在日本的一層複雜的意義。

神秘感是不為人知卻可以給予人害怕又好奇心理暗示的一種主觀感受。神秘具有雙面性,即恐怖與驚喜。貓的神秘來源於無法辨識其蹤跡的感覺。

"它們行動起來悄無聲息,毫無預兆,並具有完美的精確性,它們如此低調而不著痕跡的行動好像在暗示著,它們可以魔法般地出現或消失。它們可以在近乎黑暗的情況下看清物體,即便是在它們看似打盹的時候,也可以聽到人類無法聽到的聲音。"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藝術作品中貓表現的神秘善惡共存。黑貓是出現在藝術作品中頻率較高的形象,它通常代表神秘力量。在《魔女宅急便》中的黑貓吉吉就是一隻全身烏黑的貓,具有魔法,陪伴主人飛行,它可以揣測主人的內心,給予她安慰與幫助。這種黑色的神秘感表達的是可愛的、無害的。邪惡恐怖的神秘則是另一種感受,例如歌川國芳的《岡部的貓女巫》。

民間故事中,化身為老嫗形象的貓女巫四處出沒恐嚇在當地寺廟工作的未婚女子。畫家將此類故事的一場歌舞伎表演畫下來,畫面中一個有著碩大貓耳和貓爪的表情邪惡的女人跪坐在舞臺中央,她身後蜷伏著一隻怒目而視的大貓,女人兩側各有一手持武器伺機捉拿女人的武士,武士身邊各有一直直立後腿跳舞的貓,而貓的頭部各扎一塊方巾。藝術家通過不同主題的繪畫為貓渲染的神秘感已被濃縮為日本人對貓的藝術符號所指概念。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岡部的貓女巫》

四、貓與日本歌舞伎

貓與女性之間的關係一直存在。貓天生具備的嬌弱身段、走路時的優雅步伐、尖細的叫聲尤其具有女性獨特魅力。它的聰明與魅力甚至是很多女性難以企及的。西方繪畫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開始將貓的形象放置在作品中,意在強調畫中人物的魅力。貓與人物之間的關係,通過眼神交流和肢體姿態的連接彰顯出來。

弗朗切斯科·巴基亞卡的作品《抱貓的年輕女人像》中一位身著金色華服的褐發女人,懷抱一隻褐色虎斑貓,如出一轍的側身斜視著觀者。眼神中都透露出警覺。女人高挑細長的眉毛又表露出一絲性感。貓的出現,暗示觀者將思想由眼神中的警覺轉移到了女性誘惑的感受中。強化了圖像對男性的衝擊。

其實,貓在日本人眼中並非指代普通女性,而是妓女。貓喜歡乾淨,每天都會用爪子為自己清潔面部以保證自己的美麗,母貓更是如此,擅於用叫聲與氣味主動勾引異性,在性上一直處於主動。

這與妓女的職業性質十分吻合。法國作家阿方斯·圖斯內爾在其《情感動物學》中解釋了兩者之間的共性:

這兩種動物在本質上都討厭婚姻,她們都熱衷於保持自己的容顏,都溫柔動人,渴望被關愛,都熱情敏感,優雅順從,她們都把黑夜當做白天,都在用放蕩的聲音震撼著那些正派人的神經。他充滿忿恨地認為這兩種無恥的動物總是享受著悠閒快樂的生活,從而進一步表明了他的敵意。懶惰輕佻。整天冥想或者睡覺,卻還要裝作一副要捉老鼠的樣子……當遇到有關享樂、玩耍、性愛或是夜晚偷情一類的事情,就會表現的樂此不疲。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人對妓女的態度相比與他國在道德倫理方面少了更多的說教。他們認為妓女與妻子並非對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妓女是男性在婚姻受控於父母與社會關係的壓力之外的純享樂系統,而妻子則是一生的責任。但是藝術家依舊找到貓和妓女之間的關聯。

貓擅於勾引異性的能力和它的聰明才智和日本藝妓利用美貌和狡黠的方式迷惑男性的能力十分相似。同時,他們矯揉造作的姿態,多變的心情,魅惑的眼神讓藝術家捕捉到了。尤其在江戶浮世繪畫師筆下表現精準。"貓與藝妓"主題的浮世繪佔據"貓"主題作品的精彩部分。他們將貓形象與活躍於夜間。搔首弄姿的藝妓同等看待,意在表現享樂而非家庭正常秩序與禮儀。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繪畫中的貓

我們從畫作中所能閱讀出的貓與藝妓之間的關聯,更多出自男性的觀點。他們認為女性的獨特魅力之下,深藏著極具毀滅性的愛的方式,她們是自我中心主義代表。

貓的獨立,隱藏的兇殘貓爪為男人眼中的女性尋到了喻體。出於女性觀點,她們確實像貓。以日本藝妓為例,她們雖身處花紅柳綠,卻通過自己的身體賺錢養活自己。並未奢望婚姻所帶來的生活保障。她們掙脫日本傳統的性別職能劃分的承傳,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生活。

貓在日本所指的女性更多是藝妓,但卻不可混淆,男性與女性始終處於對立面。女人如貓,男性眼中的個人主義是女性眼中的獨立自主。兩性之間的觀念差異,在日本這個等級劃分嚴格的國家,女性與貓藝術符號的指代關係,相比於其他國家,更為複雜與豐富。

日本的“貓文化”:以貓隱喻自己,在貓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本貓文化

五、結語:貓與日本文化

貓被日本人崇尚為大自然的神靈,希望以此庇佑自身的民族。傳統的傳承和神化的形象,是日本貓藝術符號背後所指概念充實的基礎。佛教中的負面形象的扭轉、神道教神社中的供奉,為日本貓文化的傳播提供養分,這為日本貓藝術符號奠定了厚重的思想基礎。

一個日常詞語成為符號,並非一朝一日的官方定義。它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思想的積澱、文化言傳、群眾基礎都可能影響著這個詞語背後的象徵意義。日本人經常將自己比作貓,在畫作中以貓隱喻自己,正是他們在貓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