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三生在校学习时间,仅有2个月:培养自律的习惯有多重要?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1258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这转眼已经3月中下旬,全面开学的脚步似乎仍遥遥无期。

截至到3月18日,全国31个省宣布开学的地区仅有7个,其中最晚宣布的陕西省还是这样通知的:“3月30日,高三年级开学;4月7日,初三年级开学;中小学其他年级,不得早于4月7日……”

对于大部分省市的高三、初三生来说,这最后关头在校学习的时间,大约仅有——甚至不足2个月。而这么长的在家学习时间,相信最后今年高考依然能考出高分,在这种情况下受益的,一定是那些懂得自律的孩子。

那自律的孩子究竟是如何做到自律的?希望这篇文章的3个观点,能对你有所启发。

今年高三生在校学习时间,仅有2个月:培养自律的习惯有多重要?

01 自律的基础: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首先,一般能够做到自律的人,一定是认同自己所在做的这件事的价值的,或者说认同自我的价值。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比如:学习学不进去,其实是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学什么?”

缺少了对一件事价值上的认同,就很难迸发出一股努力的劲出来。

而孩子的小时候,这样的价值观往往需要父母来帮孩子来塑造,包括不能过分地打压批评孩子的成绩排名,想要让孩子变得自律,首先你得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而不自暴自弃。

尤其是到了这样的关键时期,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高考的目标、学习的目的,等等都是支撑孩子自律下去的动力。

今年高三生在校学习时间,仅有2个月:培养自律的习惯有多重要?

02 自律习惯的养成,需要“他律”的铺垫

正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的前提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自由,否则自由就会变成放纵一样。自律说到底其实也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养成的前提,则是“他律”的铺垫。

比如:老师从小教我们要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父母要求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养成好之后,孩子就容易懂得如何自我约束自己。

曾有一位心理专家给我说,如果你从小注重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你就会发现孩子越大越让你省心!那些长大后能自律的孩子,多半是家长小时候注意培养习惯的结果。而对于学习来说,就是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阅读、复习、预习这一类学习的好习惯。

不过请注意,这样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孩子主动的参与“习惯制定”;否则一味地压制,就会导致孩子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随心所欲。

今年高三生在校学习时间,仅有2个月:培养自律的习惯有多重要?

03 教会孩子“延迟满足”自己,锻炼自律的意志

中国有句古话讲究:“做人要懂得先苦后甜”。

这句话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人总要经历点苦难,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另一方面也在告诉我们要懂得延迟满足自己,不要去追求那些“快乐感”来的太容易、并且很短暂的东西,比如:甜食、游戏、抽烟……等等这些你所不能控制的,最后都会反过来控制你自己。

孩子小的时候,一些无理的要求,父母要懂得坚定的拒绝;而对于我们的同学来说,学习时候要懂得给自己建立一套延迟满足的奖赏机制。

比如:今天多读了一章阅读,那么晚上就可以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多做完一道数学题,下次就可以少做一道……

在家学习的时候,你也要这样设定好自己的目标,才能帮助自己达到更“快乐”的自律。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