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是怎么被后人得知的?

张于戈G


秦始皇去世,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秦始皇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秦朝的天下走势,便也因为这一场惊天的宫廷政变发生了改变,秦朝悲催的二世而亡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件事是三人合谋的,自然天下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可是为什么,史书上却言之凿凿地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呢?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秘密呢?

(李斯剧照)

有人说,应该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中的一个,把这个话说出来了。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李斯曾受到过赵高的严酷迫害,乃至于被迫害致死。但是,他就算被迫害致死,他也不会把这个话说出来。因为这是他干的丑事之一,他怎么可能说呢?而且,临死前,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把他的冤屈留下来,让世人知道他是被赵高迫害死的。如果他把那个话说出来,还有人同情他吗?

赵高自己也不可能把这个说出来。他是主谋,后来的一切,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他能拆自己的台吗?而且,他也没有说这个话的机会。因为子婴是发动突然袭击,把他给杀掉的。

胡亥当然也不可能说这个话。他和赵高的情况一样,要是把这个话说出去了,他不就成了“谋逆者”吗?虽然他最后是被赵高给害死的,他和李斯的情况一样,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话,也只可能是对赵高的控诉,不可能自己拆台。

更为重要的是,三个人如果说过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司马迁给记载下来。要知道,这是证明他们三人发动宫廷政变的铁证啊,司马迁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做这样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三个人是把这件事藏得密不透风,没有传出来的。

(胡亥剧照)

既然三个人都没有传出来,那么,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司马迁是猜测的。因为他是一个“黑秦者”,再加上所有人都死无对证,同时,秦朝也没有相关的典籍留下来。历史不过就是被那些所谓的史官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史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已。

不过,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人类历史上的史学巨著《史记》,就没有意义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必然是有根据的。他绝对不可能进行主观性猜测。

我认为,司马迁之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他从秦始皇的遗诏中,发现了破绽。。

秦始皇去世前,是留下遗诏的。这个遗诏上说的是:“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很显然,这份遗诏司马迁是看到了的。

一来,当初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萧何是抢救性地把一些典籍拿走了的。这些典籍,很可能就包括这份遗诏。二来,当时这份遗诏是发到边关,给了扶苏和蒙恬的。他们两人看见过,王离等人自然也看见过,留了下来。

我认为,司马迁肯定认为,这份遗诏是假的,是有破绽的。所以才认为,这是赵高几个人的篡改。

(赵高剧照)

那么,这份遗诏有什么破绽呢?

其一,扶苏和蒙恬镇守边关,手握大军。秦始皇却让他们死,难道不害怕他们拥兵造反吗?如果拥兵造反,而国内又空虚没有防备。在这时候发出这样的命令,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二,秦始皇是在临终前发出的遗诏,他在遗诏中,不可能不说一说自己的病情。而这份遗诏什么也没说,完全不合常理。

其三,秦始皇可能对蒙恬狠,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狠。杀自己儿子的事情,秦始皇是干不出来的。历史上,秦始皇对宗室人员都没有这么心狠手辣过,何况是对自己儿子。

其四,胡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秦始皇应该比谁都清楚。他如果想传位给胡亥,早就立他为太子了。一直到死都没这样做,只能说他对胡亥不满意。秦始皇不满意胡亥,假如也不满意扶苏,他还可以立其它儿子啊,但是在遗诏中,他只字不提。

有这四点破绽,足以说明,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

除此以外,秦始皇去世后,胡亥、赵高的一系列操作,他们对秦始皇其他儿子们的残杀,对朝中大臣的残杀,都足以说明,他们确实是篡位的。

因此,司马迁就断然地这么写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操,这么简单而又幼稚的问题,也来回答?常言道,租贼的三年不打自招。等把这个事情落实好了着,已经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自然的喝上个酒一高兴就说出来了的,不用说他们说捏些事,就是我去嫖娼,等喝酒时也会朝同伙们吹呼一番的。大同小异


统一711


看了各位的回答,有人说是李斯说出来的,这不可能,因为说出来也是死罪。我分析,应该是赵高的亲信说出来的。赵高玩完后,有的人为了邀功,向子婴坦白了这件事,子婴也需要杀赵高的充分理由。我们有一种电视剧里的思维定式,虽然密谋的只有三人,但三人不可能跑到深山里去密谋,应该是在营地密谋,很可能是在帐中密谋,秦始皇身边是有许多人的,又不能遣开这些人,我估计,秦始皇身旁至少有个卫队长吧?他不知道一点。秦始皇死后,每天都有人按时送吃的,这些人不知道,还弄来些臭鱼,去弄的人不知道。如果秦始皇不死,谁敢弄这些臭鱼?秦始皇身边还有作记录的人,秦始皇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记录的,也是知情人。其实,杀了扶苏之后,胡亥等人就放松警惕了,消息就开始扩散了,为什么?都要留后路哟。胡亥后来为什么杀了那么多人,估计是为了掩盖真相,这些人都与宫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知道真相的可能。



朵朵佬爷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倒在了第五次巡游的路上。也就是在这次巡游中,赵高伙同李斯一起篡改了遗诏,逼迫公子扶苏自杀,并改立公子胡亥为太子。胡亥上位以后,听信奸臣赵高的话,屠戮忠良,加重税收,最终使得秦朝二世而亡。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事情,如此隐蔽,为什么会被司马迁所知晓,并被记入史册之中呢?

猜想一:李斯说的

在赵高三人篡改遗诏的过程中,有三个参与者,分别是赵高、李斯和胡亥。胡亥和赵高不必多说,他们两个为了为这件事保密,不仅诛杀了秦朝的王室血脉,还将李斯也给杀了。

因此,唯有李斯有机会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而李斯将这个秘密公布出来的理由也很简单。

当初,李斯之所以和赵高合谋,篡改遗诏。就是因为李斯觉得自己比不上蒙恬,一旦扶苏上位,自己的地位会不保,所以选择了扶持胡亥。

然而胡亥上位以后,形势却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胡亥宠幸赵高,李斯连胡亥的面都见不到,还要受到胡亥的责备。

因此,此时的李斯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选择了说出真相。至于这个真相说给了谁,那就不得而知了。

猜想二:后世诋毁的

每一个朝代,在取代前朝的时候,都会尽力地抹黑对方。比如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就搞了一个五德始终说。因为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所以秦朝能够取而代之。

也许这种言论听上去很蠢,但是古代的平民就相信这个,因为当时的君权神授思想深入人心。殊不知,这只是统治者用来迷惑百姓的手段罢了。

汉朝也不例外。尤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本来还是一个平民。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性,汉朝就会竭力的抹黑秦朝。其中就包括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赵高篡改遗诏之类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汉朝才能表明自己得国之正,才能收买人心。

事实上,秦始皇选择胡亥为太子的概率并不小。

首先,扶苏因为顶撞秦始皇才被赶离咸阳,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这本身就说明了秦始皇对他的不喜。

其次,《史记》记载,在秦始皇死前其实是遇到过三次预兆的,它们分别是荧惑守心,陨石坠地和玉璧传言。这三件事情,都预言了秦始皇将死。因此才有后来的秦始皇厌恶说死。

而秦始皇的第五次巡游,本身也是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势才作出的反应。如果秦始皇真的想要立扶苏为太子,那么早就应该有所准备,而不是将胡亥带在身边。

猜想三:巡游路上的大臣们泄露的

在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的过程中,秦始皇死了那么久才被发现,本身就很奇怪。更别说赵高命令随行官员们各自装载一石鲍鱼的古怪行径和遗诏上命令扶苏自杀的古怪旨意了。

因此,赵高和李斯两人自认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随行的大臣们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只不过碍于李斯和赵高两大权臣在场,这些大臣们为了保命不得不将此事深埋在心中。

当后来秦朝被起义军消灭以后,这些大臣再将此事和盘托出,也是很有可能的。

结束语

无论此事的真相是什么,都并不妨碍后人对扶苏的惋惜和对胡亥的痛恨。


品茗论史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路上病逝于沙丘,秦始皇作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去世也没有定下他的继承者,太子乃国之根本,现在秦始皇都去世了,帝国还没有太子,就一定会产生祸乱,这个祸乱首先从赵高开始。

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的近臣,官职是中车府令,掌管秦始皇的车驾行驶和所有的印信玉玺,通俗地说就是管理秦始皇每天的行程,车驾走到哪里,在哪里休息,赵高是需要在秦始身边服伺的,另外还有秦始皇所有对外发布的部分诏书由赵高代写,经秦始皇过目后,再从赵高那里拿来玉玺盖上印章,成为具备法律效力的诏书,可以这么说,秦始皇的一举一动,赵高都是了如指掌的。

赵高

所以当秦始皇病逝时,赵高肯定是一个知道的,而不像胡亥和李斯,胡亥是是秦始皇的儿子,有事情或受诏的时候,才能见到秦始皇,李斯是丞相, 同样是受诏时才能见过秦始皇,所以沙丘政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赵高,对于赵高到底是主动谋害秦始皇,还是在秦始皇去世后才开始阴谋的,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

但是,秦始皇身边肯定不止一个赵高, 还有服伺秦始皇生活起居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肯定也是知道秦始皇的情况,但身份低微,也不敢擅自外传信息,估计也只能被赵高协迫,赵高在想到计划之后,首先说动了胡亥,以皇帝位置引诱胡亥参与,胡亥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然后赵高又找到李斯,以丞相之位和荣华富贵说动了李斯,李斯同样无法拒绝。

沙丘政变

于是沙丘政变就这样开始了,虽然根据出土的《赵正书》说秦始皇是在李斯和冯去疾的支持下,主动传位于胡亥的,根本不存在沙丘政变,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沙丘政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秦始皇有贤能的长子,为何要传一个懦弱无能的幼子呢?

沙丘政变的核心参与者就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些身份低微的太监和宫女就算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但是对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的细节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沙丘政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同时司马迁知道的话,那一定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泄漏出去的,这是一定的

所以怀疑对象就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

李斯

沙丘政变谁得到的利益最大?当然是胡亥,其次是赵高,最后是李斯,原因很简单,胡亥从公子到皇帝,一步登顶,皇帝是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当然就是胡亥利益高大,其次是赵高,因为赵高之前的官职是中车府令,现在拥立了胡亥,肯定会升官发财,但实际上赵高的野心远不止这些,赵高的野心是要做皇帝。

利益最小的其实是李斯,因为他本来就是丞相了,只是想保住丞相位置,所以三人按所得到的利益最大最不会泄露秘密的原则来看,李斯是泄露秘密最大的怀疑人

胡亥

再来看当时的情况,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明确地把扶苏作为他们起义的旗号之一,陈胜还说了扶苏本来是秦始皇的继承人,但由于劝谏被秦始皇发配到边疆,陈胜还说胡亥本来不应该继位,是胡亥杀了扶苏才继位的。

陈胜说的这些话都被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陈胜不是一个农民吗?他怎么知道扶苏的情况和胡亥的情况,看上去陈胜对沙丘政变了如指掌,细思极恐,沙丘政变一年前才发动,一年后陈胜全知道了,作为一个农民,陈胜凭什么知道朝廷中发生政变的细节?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泄露出来的。

再回过头看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的情况,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教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不仅所自己的兄弟姐妹给杀了,而且把朝中不听话的大臣也杀了一批,最终赵高开始把争夺权力的矛头对准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三人中的两人赵高与李斯开始权力斗争。

陈胜吴广起义

赵高凭借掌控皇帝的优势,因为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对胡亥很了解,再加上赵高是内官,掌控了朝臣面见皇帝的权力,赵高利用这个让李斯得罪胡亥,最终在权力斗争中,李斯处于下风,还因此被捕入狱,权力斗争对李斯非常不利,李斯当然不肯坐以待毙,他想出一个惊天的办法:这就是陈胜的起义

陈胜和李斯是同郡不同县的老乡,李斯是河南上蔡人,陈胜是河南商水人,两个县是相邻的,口音都是一样的,李斯的儿子是秦朝三川郡的郡守,李斯与赵高在朝廷进行政治权力斗争时,肯定会对敌方进行全方位监控,于是赵高捕捉到一条信息:李斯的儿子李由与陈胜有书信来往。赵高将这条信息上报给胡亥,胡亥还派了人去调查李由,结果李由在与刘邦的战争中,被曹参所杀,李由战死。

李由战死,监狱中的李斯再无外援,不久也被赵高所杀,但李斯所引发的政治动荡还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李斯将沙丘政变的内容泄漏给了陈胜,陈胜知道了扶苏的事情和沙丘政变的内幕,所以打着扶苏的旗号起兵,与李斯联合逼迫赵高,但陈胜又怕没人支持,所以还打出了项燕的旗号。

李斯

原本是陈胜与李斯联合进行一场与赵高争权的政治斗争,利用兵变压迫赵高屈服,救援李斯,没想到的是却因为秦朝的高压统治下,各地贵族与农民纷纷不满压迫,结果陈胜一起头,天下全部震动,这出乎了李斯与陈胜的意料之外,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在陈胜大军到来时就没事,刘邦和项羽大军到来就战死,这也太巧了。

陈胜绝对不是个普通人,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怎么也不是普通人,况且连朝廷中沙丘政变这样极高机密都知道,说明陈胜绝对不是普通人,再加上陈胜与李斯儿子李由有联系,便不难想像李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唯有李斯才是那个泄露沙丘政变的唯一人选

所谓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很可能缘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引发的,却一不小心引发了整个天下的反秦战争,最终葬送了整个大秦王朝,却是李斯和赵高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因为李斯的泄露,才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沙丘政变的阴谋,包括司马迁也知道了,才能写进《史记》。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是情义无价,分享问题看法。

序言:

沙丘之变,是赵高一手策划而成,是秦朝最大的谜案之一,也是大秦帝国走向灭亡的巨大转折点。

一、沙丘之变。

210年,秦始皇第5次外巡在沙丘病逝。当时秦始皇在临死前,召集身边跟随的左丞相李斯中车福利赵高,传达遗嘱。要求长公子扶苏返回咸阳扶灵,这个意思就是任命扶苏作为太子职位。

不久秦始皇驾崩,他的遗嘱,却被赵高、胡亥和李斯密谋,篡改为了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并假借秦始皇的名义,罗列扶苏和蒙恬过错,责令扶苏、蒙恬自杀而亡。扶苏看到来使的圣旨,万念俱灰,认为秦始皇当初让他到边疆,就是对他死了心。如今,非但没有对他恢复信任,反而变本加厉地斥责他,让他自裁,自觉活着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不停蒙恬向上辩驳的劝阻,一意孤行地选择了自杀以谢皇恩。

扶苏自杀,蒙恬被逮捕入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著名的沙丘之变。

二、胡亥继承皇位,只当甩手掌柜。

胡亥本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自幼母亲早亡,秦始皇终日在外带兵打仗,没有时间照顾他。就安排了赵高照顾他的生活,并教他读书识字。赵高对于胡亥来说,他的身份是老师、仆人、心腹和最信赖的人。胡亥从小就对赵高的话言听计从,无所不应,也养成了对赵高的依赖心理。因为是幺儿子,秦始皇对胡亥也是格外的溺爱,胡亥但凡与兄弟姐妹闹矛盾,秦始皇都不会批评他,而说是别人的错。这样,胡亥从小就养成了一个自私跋扈、极端偏执的性格,在他的心里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

胡亥当了皇帝之后,并没有想过好好地干一番事业,只是认为要好好地享受皇帝的威风和特权。他对朝廷的政治从来也不关心,都甩给了李斯、赵高,特别是对赵高更加的信任和重用。胡亥终日只顾吃喝玩乐,到处游走显示自己皇帝的威风,正事不干一件。

胡亥的心里,一直对自己不明不白的皇位耿耿于怀,整日心神不宁,担心事情败露,被其他人赶下皇位。赵高看出了胡亥的心思,就又向他进献了惊天阴谋。

三、赵高一手遮天,李斯被灭九族。

赵高这个人,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小人。他密谋让胡亥当皇帝,其实是为了他自己的私欲。因为他知道,胡亥从小就对他百依百顺,离不开他。胡亥当皇帝,必然更加地依赖他,这样他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权力。

赵高看出了胡亥的心思,就向胡亥建议,铲除胡亥的兄弟姐妹,一绝被夺取皇位的后患,胡亥当然同意赵高的意见。这样的情况之下,赵高就在咸阳杀害了胡亥的十几个兄弟姐妹,并且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还杀害了蒙恬、蒙毅、冯去疾等开国忠臣良将。

这个时候的李斯,亲眼看着赵高肆意杀戮,认为别人的死活与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还是当丞相保持权力和利益就行,所以并没有进行阻止。同时,他还觉得自己是胡亥上台的核心拥护者之一,胡亥、赵高也不会对自己下手。出乎李斯意料之外的是,赵高为了达到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目的,李斯是他最大的绊脚石,所以就对李斯也下了黑手。

赵高向胡亥进言说:李斯一直对自己的丞相之位不满足,到处宣扬没有他,胡亥就当不了皇帝。赵高的话,抓住了胡亥内心深处的最耻辱的痛点。不久,胡亥抓住李斯的一个小问题,就免去了李斯的丞相之位,让赵高把他关进监狱等待亲自审问。

四、李斯揭露惊天阴谋。

李斯被赵高抓进监狱,并没有想到是赵高阴谋坑的他,总是觉得自己帮助胡亥获得了皇位,胡亥只是一时的生自己气而已,过段时间,就会把他放出去。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之下,李斯在监狱里,就经常给胡亥写信,表明自己的忠心,还提出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措施和方案。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所有的书信,全部都被赵高所没收,并没有到胡亥的手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胡亥终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心里也没有李斯的影子。李斯被关押最后的日子里,赵高去看望李斯,明确地对他说,你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心,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对不起先帝,你永远也别指望胡亥会放你出去,明天就会把你全家处斩。

这个时候的李斯,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抓捕关押,一切都是赵高在背后捣鬼。当天晚上,他就把沙丘之变的事情,偷偷地告诉了狱卒,说明了这个惊天的阴谋。

次日,李斯被诛灭九族,整个咸阳城的老百姓和当官的人,没有一个为他的死叫屈,也没有一个人去为他送行,都痛恨李斯在赵高残杀无辜的时候,没有出面阻止,认为他死得罪有应得。之后,民间便传遍了沙丘之变的故事,秦朝也迅速走到了灭亡的终点。

结语:

善恶终有报,只是时间没有到。沙丘之变的故事,从司马迁的《史记》记录分析,应该情况属实。秦始皇雄才大略,虽然对胡亥非常溺爱,在病危的时候,绝对不会传位胡亥,他应该知道胡亥并没有治国的能力。

秦始皇,虽然对公子扶苏顶撞自己很生气,但是把他安排到蒙恬的身边当监军,就有锻炼和培养他的意思,一是让他与军队人员搞好关系,熟悉军队的管理内容,建立自己的威信;二是通过基层一线的锻炼学习,了解民间疾苦,可以更全面地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将来好接替自己的皇位。

秦始皇没有提前做好继承皇位的人员安排,才给了赵高、胡亥的可乘之机。秦朝沙丘之变的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借鉴。从汉朝开始,在位的皇帝,基本都会提前立太子,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以绝隐患。

情义无价,真诚分享。欢迎关注点评,感谢有您。


情义无价品历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高篡改遗诏本不是一个人所为,而是与李斯临时起意之合谋之事,而赵高本身就不可能是一个人,赵高自然有自己的强大的政治势力,身边有许多人与他是一条船上的,因此篡改诏书这种事,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至少会有身边的同党慢慢的得到一些信息。

同样李斯是宰相,身边也会有许多同伙或是同僚,是李斯一派的,李斯在后面自然也会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但何况最终两人翻脸,李斯没必要再隐瞒这件事,自然会向外界散发这种信息了。

所以当时在朝廷中最后知道真相的人就比较多了,史书也就记载了下来。


管庸书舍


秦始皇驾崩于巡游的途中,当时胡亥,赵高,李斯等陪同,为了各自利益,他们三人合谋篡改了遗诏,胡亥称帝后,也兑现了承诺,封赵高,李斯为左右丞相。后面赵高关系出现裂痕,为了独揽大权,赵高通过诬陷等手段除掉了李斯,李斯死前把这段历史泄露了出去,这段历史一直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汉代,被司马迁用《史记》记录下来。


永恒的明哥Vlog


三个人密谋,后来还两个联合起来杀了另外一个,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但是李斯还有其他儿子和家人,也可能后来事成之后对家人说了,赵高被子婴杀的时候也有说出来的可能,胡亥就更不要说了,做了皇帝得意忘性才敢说了,司马迁综合三家遗留下来的说法才敢确认确定有这么回事


飞鱼营


可能是为了反秦的需要而杜撰的。扶苏已经不受待见,远戍边疆,如同清康熙的十四阿哥一样,有兵权又怎样,你不会被选为继承人的。秦始皇把胡亥带在身边,有着明显培养他的意思,同时希望李斯能承担辅佐重任。但无奈身体不给力,胡亥只能匆匆上位。后来起义军为了名正言顺,也有打起扶苏的旗号,但都是为了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