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还能找到什么工作?不用担心用人单位年龄上的限制?

San彼岸


很多人说35岁太大了,HR,公司怎么怎么了,我想说,现在退休是65岁,你现在即使40岁了,都还有25年的工作时间,你急什么,大家拼的是谁走得稳,走得远,年轻人谁能说自己不老?30年河东,30年河西,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不同意那些楼下那些说妥协和降维找工作的,这些人都是混得不好,被当成了螺丝钉的人。我这里推荐几种职业,是不分年龄,不分阶层的,而且越老越吃香。


01 新媒体的崛起,最适合30-45岁的人做


回过头来看,这几年新媒体行业发展势头一波比一波强,从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知识付费平台,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职业发展和赚钱轨迹:


很多人在抖音坐拥上千万的粉丝,仅通过广告就可以每次6位数的收入。他们所有的逆袭,都是新媒体带给他们的。


为什么30多岁及以上的人适合做新媒体?


第一,30多岁的人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输出

30多岁的人已经有丰富的社会打拼经历,不管你是农民工、厨师还是普通的打杂员工,在新媒体写作中,可以有很多可以写的,说的,而且比一般刚进社会或工作经验不多的人更有说服力。


第二,30多岁的人理解能力和技能树更适合做新媒体

新媒体工作,包含设计能力,包括平面,视频,三维等一切数字化的设计能力,可以把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一个内容创业者,让你赚到你想都不敢想的钱。而一般的普通年轻人不可能同时有多种能力,30-40这个阶段的人,即使也没有很多种能力,但在理解能力上比年轻人更有优势,可以选择重点的知识和项目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提升。



02 新媒体工作,是倒逼成长的绝佳方法


我一直鼓励大家坚持做新媒体工作,包括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写作、策划运营,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很难,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而且这样可以倒逼自己成长。


比如运营过抖音的人就知道,如果你今天没有学习,没有成长,没有对一件事进行深入的思考,你就会不知道做什么选题和策划,也不知道分享什么。不是么?


如果你每天都有的分享,而且分享出来,大家还给你点赞,参与讨论,说明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又有新的进步。不是么?


因此,一天下来,你有没有的分享,分享的好不好,正是检验你今天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如果今天懒了,没怎么学习、思考,就没的分享,但是我又想坚持每天分享,我就不得不赶紧抽一个小时进行学习,或者针对某一个事情深入的思考一番,这不就是通过分享倒逼自己进步么?如果没有这个,我可能当天就放过自己了。


用输出倒逼输入,设计绝对是你逼着自己每天成长、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



03 设计、写作、运营是最抗攻击性的技能


35岁以上的人,我不建议你去找那些滴滴、快递甚至是保安这类的工作,这些工作没有技能复利,你越干越不值钱,而且收入很少,我建议你直接找新媒体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基础,就先学习平面设计,视频设计,写作和运营方面的工作等(线下运营也可),因为它们是抗攻击性最强的技能。


怎么理解这些工作的抗攻击性?


就拿平面设计来说:

第一:设计技能是一项底层技能,它是一项普适技能,我一直倡导“设计+”,它可以为所有技能赋能,而且门槛也不高,不管你是老板,白领还是农民工,保安,保洁员,还是收费站职工等,都可以学。

第二:设计技能是一项高保值技能,无论你多大年龄,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科技如何发展,各行各业如何变迁,设计这项技能都不会贬值,它只会越来越贵。

第三:设计技能具有极强的时间累积性,也就是说你越早学就越好,一旦形成,别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你,时间就是壁垒,你要尽快开始学习设计,享受时间的复利。


说了以上三点,希望你已经重新认识了像设计这类的工作,类似的还有写作,运营策划,会计,摄影师等等,这些工作是人人可受益,工作越久就越吃香,根本不怕出来找不到工作,大多数情况还是工作来找你!


彪悍猫先生


35岁还能找到很多工作,不要让外面谣传的35岁这道坎,成为自己无法跨越的鸿沟。

年龄的增长,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找工作并不全然看年纪,只要综合能力达到要求,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工作。

01

35岁只是一个坎,并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我有个朋友,今年36了。最近刚换了一份令他满意的工作。

我跟他开玩笑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换工作,不怕没人要啊。

他说,我现在换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说我担心没人要吗?

我知道他是很有底气的。毕竟,他的实力就摆在那里。

985/211双一流大学毕业,之后保送了研究生,出来后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工作。

之后也换了3、4份工作。每一次只要一更新简历,猎头就会找上门,他都不需要主动投递简历,反而是从猎头推荐的岗位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面试。

请问这样的人,会在乎所谓的35岁这道坎吗?企业会在乎他已经35岁了吗?

企业关注的,永远是招进来的人,能不能够给自己带来效益,而不是这个人年纪有多大。

为什么企业会在乎35岁?无非是你还不够优秀,企业就拿35岁作为借口,不让你进来罢了。

02

35岁,又还能找到什么工作?

对35岁而言,具体能找到什么工作,本质上而言还是看自己能耐。

能力特别强的人,35岁已经是公司高管,或者自行创业。

有些能力的,35岁再不济,也是一个基层管理者,或者是高级技术人员。

能力再次点,那也是稳定下来了,不会再频繁的跳槽。

可如果还在跳槽,能做什么?能做自己专长的事。

对于年龄而言,工作一般就三种情况:越老越吃香、和年龄无关、和年龄有关。

那自己能找的,必然是越老越吃香或者和年龄没多大关系的职业。

越老越吃香的很多,比如医生、核心岗位工程师、甚至教师。

和年龄无关的一般是基础性岗位,只要身体没有病痛,能够接受平平的工资,一切好说。

明确了方向,再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合适自己的。

03

在35岁能有更多选择可能的前提条件

毫无疑问,想要有好的选择,必然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不然选择权就在别人手里。

首先,明确目标。

想要过得舒坦,在年轻的时候就得努力,自己得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如果只是随机的走一步看一步,毫无规划,就会给自己带来很不要麻烦。

其次,积累沉淀。

目标明确,就要用时间去沉淀,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业务水平。这是自己出去谈判的核心资本。

最后,适时出击。

能力有、方向有,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合适的时候选择走哪一步。

比如目前已经没办法实现自己下一个阶段目标,那就要开始准备寻找下一个平台,继续成就自己。

总之,35岁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到了35岁,却没有能力做出选择,只能被动的执行。

我是@次等大叔 ,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擅长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专业书籍《从零开始学招聘》全网售卖。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来说下我的经历和感受,我35岁,年后离职,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今年真正招聘的公司也特别少,开始还挺有信心,找同岗位同行业,因为我是IT行业商务,两个多月了开始发慌焦虑,然后就是开始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都想尝试,也是想着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标准一次次降低,最近刚找到工作,本来想小心翼翼的好好珍惜机会,可是得到消息部门组长对呀我不太满意,也可能公司和工作模式不同,本想着尽快上手,可是业务不多,分给我的也很少,也有点觉得能力不太达到组长的预期希望的,同组的一位同事也在背后给我穿小鞋,现在内心很煎熬,不知道是在试一下还是趁早辞职再找,这个年纪真的很尴尬,其实是很想努力做事,但是给的机会太少,现在压力特别大,很焦虑,所以如果能找到工作或者有工作的,不管是跳槽还是离职一定慎之又慎,伤不起


夜凉如宇


题主你好。

从你的问题中,我感觉你是一个没有在某一领域进行长期工作的人。如果我说错了,那你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35岁择业真的难吗?

可能是因为我身处的城市级别比较低,造成了人才稀缺的环境,所以我在35岁之后,任然可以找到自己所想要的工作。

16年,我正好35周岁,那是我第一次进入上市企业,拥有了完备的员工福利,在这之前是没有企业给我交过保险的。之所以我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因为自己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和能力。

年龄歧视真的存在吗?或真的那么普遍吗?

最近在头条上,总是能看到关于35岁的年龄歧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对于500强企业来讲,你的年龄确实比较大了,因为他们有实力招聘到更多年轻的,有激情,更有精力的人。

但你的工作经验是白给的吗?任何行业都是大公司,也有小企业,那么你的经验和能力,是否对于那些小企业是其所需要的呢?

35岁起码工作经验也有10年,创业不可以吗?

一个朋友,从03年开始在酒店打工,从服务员,做到酒店副总,后来因为家庭的问题,在17年辞职了。因为之前一直从事的都是酒店业,所以他非常清楚其每一道程序和流程所需要的东西,又因其行业内的各种人脉,就开了一家仅对酒店进行一次性用品供应的公司。

记得有人跟我说,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里待了7年,及时你能力比大多数人都要差,你都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精英。

两种不同的金属挨着放在一起,还会相互渗透,更何况是人。经过7年的耳濡目染,及时在笨的人,看到的也会比非行业人员多,再则就是各类资源的积累。

总结

其实35岁可选的范围很大,关键在于自己在这之前所做的铺垫。

好好的自我整理一下,总是会有比别人更加优秀的一个点的,合理的利用它就好了。

不要被所谓的普世现象影响你,网络不是万能的,而且还可能把你带跑偏,行动起来要比多看电脑/手机好。


明晨江华


其实我也是这样尴尬的年龄,特别是在想要提升和换工作的时候,很迷茫。总感觉现在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今年也是很不巧,原本年前都几乎谈好的,也令我满意的offer,但是疫情发生了,所以也不了了之了。。。但是,就是因为疫情这段时间,我也不断在充实着自己,不能让自己停下来,更要去尝试新事物,提升自己。准备好,再出发。

其实很多用人单位也是很挑剔的,特别对于女性工作者来说,特别是未婚未育的,更加难。35岁这个年龄,更适合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我个人觉得还是要不断完善,会有好的机会。


独善其身LU


我是一名90后,有时候也会经常想除了我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能干点什么,每个月固定工资收入四千多,每天都在重复性的干活,再加上这次疫情无法出去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现在做副业的团队,是关于社交电商和闲鱼无货源的,有专业的团队,老师负责带队,学习全程还不用花一分钱,我从刚开始的每天几十到现在有时候每天还能上百,真的很感谢自己能遇到这么好的团队,等可以去工作了,自己的固定收入再加上做副业的收入,每个月也能有一笔不少的存款了


阿昊ah


时代的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这是很多大龄职场人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得出的深刻结论。

以前很多人本以为自己的职业很稳定,他们所在的单位也很稳定,但是万万没想到,等到某一天,他们也会被公司残酷的裁掉。

而对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我来说,我对35岁这个年纪就会感到特别的敏感。

因为这几年,我已经听到过有很多的公司在拿35岁左右的人说事了。就最近的一个案例来说,甲骨文公司一下裁掉了900多人,而且大部分人都还是各大名校的精英。同时在中国研发区中,大部分是37岁左右的工程师,他们的年薪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而在之前,我也已经听到京东的在淘汰三类员工:第一类是不能拼搏的人,第二类是不能干的人;第三类是性价比比较低的人。

此外,我甚至还听到一些公司的HR说:一个人过了35岁,即便他要的薪资再低,公司也不能要他。

为什么很多公司对年龄限制的这么严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回答。如果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来考虑,当一个人到了30岁以后,他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家庭、生活、老人、小孩和其他琐碎的事情瓜分无几。所以很多公司也知道,一些35岁的人他们就没法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面,这样他们的工作绩效必然会受到影响。再加上一个人过了35岁以后,他的学习能力比不过年轻人,他们要的薪酬还更高,同时一些人还不好管理,所以公司在综合考虑以后就会多招一些年轻人进来。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公司首先考虑的就是性价比,当年轻人的性价比比工作几年的人高出很多的时候,公司必然会选择年轻人。很多人虽然工作多年,但是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这也必然导致他们在和一些年轻人竞争的时候会毫无优势可言。

如果不用担心年龄的限制,35岁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其实过了这个年龄段以后,你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寻找一份相关的工作,或者对行业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像我们所说的一些低端的销售人员,一些业务咨询人员,或者说是一些体力活。这些工作的要求相对较低,你去面试成功的概率也会更大。

但是如果你在35岁之前已经在某个行业里面工作了很多年,已经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了,那你选择的余地就会更大一些。毕竟很多公司并没有对年龄要求的非常严格,如果说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已经超出了公司的预期,那公司也会破格录取你。

很多事情都事在人为,不要因为年龄限制而把自己卡在门外。


职场逻辑1


35岁找工作,更多是妥协,而不是选择。

而且大部分人到35岁,并没有混到相关的一技之长,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也没有创业的积累和方向,似乎弹指间年龄就从25岁就到了35岁。

35岁再找工作尤其难,在职的也难,企业裁员35岁以上是被重点关注的。

一、HR桌子底下的隐性歧视

“中层以下的职位,包括中层,35岁一定不要,30岁到35的挑着选,要那些带资源,带客户,带可估量的收益的。”

“35岁的,少拿工资也不能要,夫妻小孩老人各种事情,精力跟不上,不能安排出差,不是人力资源,是人力成本。”

“30以上的,和年轻的,年轻的哪怕条件差一点,只要不差太多,选年轻的。”

“25以上的女性求职者,一定要问清楚婚育计划,不稳定因素太大,别招进来舒服养胎的。”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熟悉,也许让人非常反感,的确也非常现实。

这些私底下的隐性招聘歧视,HR是从来不会在台面上说的,

HR从来都是大义凛然的告诉你:“我们公司不存在就业歧视,不存在年龄限制,我们招聘优秀的员工。”然后就微笑着把你35岁的简历扔到垃圾桶。

二、下面说说一些适合35岁以上中年人的工作:

01 降维打击、降维选择

比如你是中年IT男,35岁以后的码农,去投一线互联网公司,面试机会都不会给你。

国内的现实就是基本没人会要你了,除非你技术过硬,在行业内有知名度。

一线互联网公司、大公司不要你,普通研发公司也不要年纪大的,

那可以降维打击、降维选择,去小公司或者去传统公司任管理岗位,这类公司只要你有稍微过得去的技术,也是个可以养老的地方。

02 进工厂

95后、00后不愿进工厂,现在35岁到45岁的年纪,没有技术进工厂还是可以选择的路,而且这个年龄可以到55岁。

35岁到45岁,眼神和反应速度不比年轻人差,工作效率不会差。

而且这年龄段上夜班身体也可以熬得下来,干活也比年轻人实在。

有上进心的,还可以继续学习,当技术员。

有些地方,50岁的还招不够人。

03 工地、清洁、保安

35岁做保安和清洁还有点早,40岁以上的更合适一些。


现在年轻人很少进工地,在建筑行业,工地上不说45岁,60岁的人都一抓一大把。

45岁正值壮年,高强度的工地中年人耐性和耐力比年轻人还强。

工地现在的工资也比许多办公室的白领、大学生要高得多。

3000元你雇不来一个农民工,你可以雇来一个大学生。

04 试试小吃

学校门口、工业区门口三轮车卖早餐,开个早餐店、开个卤煮店等等。

吃喝住行,在吃上面做点小生意,也是许多人的想法,这个也是可行的。

比如卖周黑鸭一类的卤煮,鸭货利润有60%以上,素菜利润更高;

像其他卤菜猪耳、猪头肉、猪蹄、烧鸡、鸡腿这些,选择更多,受众更广,利润也在5成上下,

好处还有损耗小,库存放冰柜,基本2天卖完。

不过,加盟的就不要去碰,大部分加盟品牌骗加盟费。

05 熟人介绍

许多地方的人,40以后就不外出工作,依靠熟人介绍一份工作,既能顾家,也能领一份工资。

比如介绍到店里卖货,到饭店打杂,到家庭作坊帮忙,到事业单位做闲职杂职,到私人施工队帮忙等等。

06 跑滴滴、代驾、快递、骑手

这一类,各种年龄的人都有,而且,有些人以滴滴、代驾、骑手为下班后的副业,也是一份额外的收入,而且和白天上班不冲突。

07 学一门手艺

皮具护理、月嫂、家具破损修护、专业清洗、裁缝等等,这类生活服务类行业是值得深耕的一个行业,服务手艺值得试一试。

学好一门手艺,服务好客户,是一个可以吃一辈子饭的工作。

08 少数人的创业

老板不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些有积累,有准备的人中年人可以走的一条路。

谨防没有准备的创业,许多人在职时也开始准备自己的创业过程,成熟了再直接辞职出来专职创业。

创业更多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结语

人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不在年轻的中年人的确更应该想想自己的路。

欢迎说说你的求职路,你的人生经历。

神彩梧桐


我们公司在招销售的岗位上对于35岁左右的会比较谨慎,因为觉得这个年纪的销售一般都是到了领导的岗位了,不会再从基础销售做起,不然就是转行过来的,所以就考虑得比较多。


35岁来说的话,已经有了大概10年的工作经验。其实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有取决于之前10年的经验是怎样的。

有些人是在一家单位,重复着做着同样的工作。一个经验用了10年。这样的人其实再去找工作的话是比较难的。用人单位会怀疑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如果再去应聘一个基础的岗位的话,会比较难。比如助理工程师。


35岁要谨慎转行,做自己擅长的工种

35岁之后其实再转行的话,成本和付出挺大的。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已经不相信你可以在一个基础岗位工资上做得很好,之前有一个来面试,32岁,之前是软件工程师。来应聘的岗位是销售,虽然公司也给了他机会,最后招进来。但最后发现,他无法去脱离之前的工作模式,工程师和销售需要的是不同的思维方法。销售很多时候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但是那个工程师并没有这个视角。结果做不到1个月就走了。


通过猎头或者朋友介绍

到了35岁,再跟之前毕业的时候一样投递简历再去面试,其实这样竞争很激烈。因为同样的工作经验下,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比较年轻的。通过猎头和朋友介绍,不单纯速度上会比较快,也会比较贴合自身的行业。拥有比较多的主动权。


我是小媛,欢迎关注小媛笔记,以上仅供参考。

小媛笔记


这就是最近社会上热炒的"35岁焦虑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